APP下载

论大同九龙壁的建筑艺术价值

2010-07-17师玉堂

山西建筑 2010年17期
关键词:方砖照壁琉璃

师玉堂

中国古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是人类文明与发展的象征,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与骄傲,几千年来,它在神州大地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

在古建筑中,照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有机的融合在古建筑群中。无论是寺庙、道观,还是皇宫、王府、民宅,凡是有院落的建筑群,经常会看到一座座建造华丽、雕刻精美的照壁,它既可以为建筑群锦上添花,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增添了建筑的空间感和神秘感。

在中国古代级别较高的建筑装饰多以龙凤为主,又以龙纹最为常见,天地孕育了万物,龙为万物之精灵,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龙的艺术形象,它是祖先崇拜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以龙为主题的照壁等级最高,它象征着权力、庄严与神圣,其龙的形态千变万化,就照壁上装饰龙的数量而言有一龙、二龙、三龙、五龙、七龙、九龙等。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之极,以九龙为题材是照壁中的最高等级。

1 大同九龙壁的建筑艺术

我国的龙壁很多,而现存的琉璃九龙壁仅有三座:大同九龙壁、故宫九龙壁、北海九龙壁。其中,大同九龙壁居三座九龙壁之首,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座照壁,它的建筑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造型最美,不愧为一件稀世珍宝。

大同九龙壁,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距今有 600多年的历史,比北京故宫九龙壁和北海九龙壁(建于清乾隆年间)早300多年(见图1)。整个壁身长45.5 m,高 8 m,厚 2.02 m,比北海九龙壁长25.5 m,高5.9 m,厚 1.42 m,大约两倍,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在大同代王府门前的照壁,比北京故宫的建成早28年,已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巩固其统治和国家安定,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修建了明长城,并设立边关重镇,将众皇子配去镇守边关,大同是“九边重镇”之一,当时四子朱棣镇守燕京,封为燕王,十三子朱桂镇守大同,封为代王。朱桂在大同城内东街北部建起一座王府,规模宏大,布局完整,据说占地面积近大同城的1/4,并在端礼门前建造了一座琉璃照壁——九龙壁,全壁采用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在乾隆《大同府志》卷六古迹中记载:“辽西京国子监在府城和阳街,明洪武八年建府学于此,二十九年改为代府,武宗幸大同驻跸焉!崇桢末毁于兵火,今存黄琉璃壁一座,上有九龙纹,土人谓之九龙壁”,壁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共雕有1 000多条大大小小的行龙(见图2)。

壁体东西两侧面分别书写:“旭日东升”和“皓月当空”,并衬以起伏山峦,增添了立体感。壁前建有一方低于地面的倒影池,长34.9 m,宽4.38 m,由石柱和石栏围绕,柱头雕有石狮、花朵,中部有一石桥横贯,九龙映于水面,微风吹过,九条巨龙在水中轻轻游动,其状妙不可言。

九龙壁的琉璃工艺也堪称一绝,琉璃最早记载是北魏时期,近年在大同北魏平城遗址中也发现不少琉璃残片,自古以来,大同一带就为琉璃手工业的发达地区,明初代王府前的琉璃照壁工艺如火纯青,丰富光亮的釉色如同彩色玉石与珠宝一样镶嵌拼砌成一座巨大的九龙壁。在色彩方面,九龙壁由于是王府照壁,按规定不能使用纯黄色琉璃,故屋面部分采用以黄色为主的杂色,壁体则以沉稳的青绿色为主基调,上为青山,下为碧水,在此基础上全壁采用朱、黄、绿、青、黑、白、赭不同色彩的琉璃釉色,使得整个壁面九条蛟龙呼之欲出。

2 大同九龙壁的设计意匠

大同九龙壁从创意规划,图案设计到砖坯挂釉,每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的智慧与技艺,尤其是壁身中部的九条巨龙,形神各异,无一雷同,使一面墙壁变成无限的宇宙空间。

龙的形象虽为想象,但在中国经历几千年的演化,古人却能将其形象塑造的活灵活现,宛如真的存在世间一样。这的确是中国人的智慧,相比较,欧洲的希腊神话没有脱离人形,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也只是人头与狮身的组合,中国龙的形象却抽象至此,令人叹服。

在构图方面,整个九龙壁身的背景图案的上半部分是蓝天,由行云、远山构成;下半部分是碧海,由流水、焦石组成,龙与龙之间是怪石嶙峋,蓝天碧海间一线隔开。九条龙时而在空中飞舞,时而在大海遨游,龙身周围灵气闪耀,天空中祥云流动,海水上游湍急,下游平缓,由西向东而去,溅起层层浪花。

今天我们无法找到古人设计九龙壁的任何资料,姑且通过想象还原,且作一家之言,全壁用426块方砖拼砌而成,每块砖的尺寸不等(61 cm~67 cm),所以方砖不是用模具翻制,虽然尺寸不一,可砖之间的接缝处却十分严密,说明九条龙应该是整体雕塑,然后像豆腐块那样逐块分割开,晾干后入窑烧制,出窑后再挂釉,再入窑烧。每条龙从上至下3.68 m,由6块方砖组成,九条龙的总长度为45.4 m,每行71块方砖。中部壁身面积为167.07 m2,如此大面积的浮雕,不用翻模,而是先雕好,再分割,在当时也鲜见。

3 大同九龙壁的现状

九龙壁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基本保存完好,由于风吹日晒、自然分化与人为破坏,九龙壁失去原来的光泽与色彩,并且部分构件缺失或受到损坏。尤其是建国初期,1954年8月的一次迁移,使得原壁向后移动28 m,对九龙壁产生一定影响。

目前壁体的部分构件已经缺失,在以前的修缮中重新补全,如:左起第三龙上边第一排两个小块云纹和两竖条,第二排两竖条,第四龙上边第一排小块云纹,第五龙上边尾部两竖条,第八龙上边两竖条,第二排四竖条,都不是原件,为修缮时补全的;东西侧面的日月图案应该为12块(各面6块),现只有8块,东面5块,西面3块,其他4块已损坏。

部分构件错位:壁身正面下部右起第七块方砖(上雕山石)应为第一块位置上,现第一块上雕云形方砖应该在西侧月下位置。

由于在修缮中两侧为现代烧制的普通灰砖,使得照壁的正面琉璃与侧面灰砖部分明显不同,根据现存大同明代同时期建造的观音堂前三龙壁推断,当时应该是琉璃方砖和包角半圆琉璃瓦,希望在将来的修缮中能恢复侧面的琉璃面砖,尽量恢复历史原貌。

[1] 柴泽俊.山西琉璃艺术发展概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4-16.

[2] 王 薇.对北京北海九龙壁的艺术价值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05-107.

猜你喜欢

方砖照壁琉璃
探访崇因寺残存一字琉璃照壁
灵秀俊逸的照壁山
思路不同 方法不同
法门寺里的琉璃
关于一次事故
比院子的大小
大山深处是琉璃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照壁
八角琉璃井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