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变化及其评价

2010-07-04

对外经贸 2010年3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分析法绩效评价

刘 千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一、引言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很多银行受到严重打击,甚至有些银行宣布破产,有些被收归国有,这次危机也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强管理,在保证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其经营效率。本文试图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发生前的2007年和金融危机发生后的2008年的经营绩效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处理危机的能力,并且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绩效进行排名,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易红兵(2006)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得出的排名为浦东发展银行绩效水平最高,建设银行排名最后。秦志强,翟守强(2008)利用DEA的方法对我国内地商业银行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从各个层面看,都具有相对规模和技术有效性,而其他各家银行存在着相对的低效率。杨淑萍、赵秀娟(2009)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进行了评价,但其更注重指标体系的建立,对实证的数据并没有直接揭示。我国学者对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层次分析法、DEA方法和因子分析法上,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且对金融危机前后的银行绩效进行比较分析,希望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二、我国商业银行绩效比较及评价

(一)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为了考察商业银行绩效情况,本文选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所有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以沪、深股市的A股上市银行为样本空间,共有14家样本公司供本文研究。选取2007年和2008年两个年份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样本上市公司公布的各年年报,上市公司所有指标均来源于新浪财经。

(二)研究变量的确定

1.绩效指标的确定

对公司绩效的考评,应该是全方位的,用一个指标是不够全面的,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公司绩效进行评价,主要分为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总结出一个综合绩效指标,用此综合指标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进行评价。有关指标的说明见表1。

表1 绩效构成指标表

2.综合绩效指标的确定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主成分分析过程如下:

第一步,确定变量是否适合于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的前提是观测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如果原有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就无法从中综合出能反映某些变量共同特征的少数公共因子变量来。因此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需要先对有关变量作相关分析。表2为利用EVIEWS5.0软件计算得到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由表2得知这些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满足主成分分析的前提。

表2 各财务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第二步,提取特征向量。经EVIEWS5.0软件计算得到表3特征值和贡献率表,从表3中可以看出,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有四大特征根:3.892、2.471、1.432、1.291,它们一起解释了商业银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方差的90.86%,即前4个特征向量已集中体现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和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故选取前4个特征值,用 4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10个变量。

但这4个新变量的表达式还不能直接得到,经过处理得到表4表示的主成分与对应变量的相关系数表。

第三步,构造主成分函数。根据表4得出各主成分表达式分别为:

表4 主成分与对应变量的相关系数表

第四步,构造综合绩效指标函数。以各主成分的信息贡献率为权重构造各家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指标函数,公式如下:

综合绩效=(38.92%F1+24.71%F2+14.32%F3+12.9%F4)/90.86%

(三)结果分析

把2007年和2008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带入到综合绩效函数中,得到各银行的绩效及其排名(见表5)。

通过表5可以看出2007年和2008年各家银行的绩效变化情况,其中较早上市的股份制银行表现较好,不仅绩效绝对水平较高,而且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的绩效排名变化也不是很大。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稳居绩效排名的前3位。但是也应看到,大部分的银行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绩效水平在2008年大幅下降,大多数银行2008年绩效都负增长,其中华夏银行绩效水平跌幅较大,达到41.21%,但是整体绩效水平仍然排名第3。国有商业银行表现欠佳,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绩效水平较低,分别排名8、9和11,在整体排名中比较靠后,但其处理危机的能力较强,经历金融危机后,绩效水平不降反升,也让人们看到国有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还是较强的。总体来看,中国的商业银行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总体绩效水平较好。

表5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及其排名

三、结束语

本文用2007年和2008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实际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据此分析了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变化,得到结论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绩效水平不是很平均,较早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绩效水平较高,但其面对风险的处理能力较弱;国有商业银行绩效水平较低,但是面对风险可以较好处理,国际金融危机后绩效不降反升。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鉴于本文仅仅用2年的截面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检验,所选用的样本也比较有限,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易红兵.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6(5):52-53.

[2]秦志强,翟守强.基于DEA分析的中国内地商业银行绩效评价[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5):39-42.

[3]杨淑萍,赵秀娟.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J].求索,2009(6):35-37.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分析法绩效评价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