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50例临床观察

2010-06-29高旭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补阳脑血管病气虚

高旭清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发病率为110/10万人口,约占全部脑卒中的 60%~80%,脑血管病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据估计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用估计在100亿元以上,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入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 19例,年龄 48岁~71岁,平均64岁,病程最短 2 h,最长1周入院;对照组 50例,男 34例,女16例,年龄47岁~76岁,平均62岁,病程最短2 h,最长3 d入院。两组在年龄、性别、伴随疾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均在急性期,多以言语不利、一侧肢体不同程度瘫痪,偏瘫肢体肌力在0级~Ⅳ级,无意识障碍,入院头颅CT及入院后48 h复查头颅CT证实为脑梗死。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在一般内科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等措施。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神经保护剂、降纤治疗、溶栓治疗等。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组方:黄芪60 g,当归尾15 g,丹参12 g,地龙10 g,川芎15 g,红花10 g,桃仁15 g,元胡10 g,桂枝10 g,桑枝 10 g,鸡血藤10 g,葛根10 g。水煎服,每日1剂,7 d为1个疗程。气虚甚者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者重用黄芪 100 g~300 g;言语不利加菖蒲12 g、远志10 g;头晕肝火旺、口苦咽干、颜面红赤易怒者加菊花15 g、钩藤20 g、天麻10 g;头懵记忆力差者加决明子20 g、何首乌20 g;痰多脉滑者加南星10 g、半夏10 g;阴虚阳亢型大便不通、质红苔黄腻脉弦有力者加大黄、芒硝、麦冬、玄参等泻下滋阴润燥。

1.4 疗效评定标准 入院治疗3个疗程后均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最高45分、最低0分。轻型0分~15分,中型16分~30分,重型31分~45分。无效:积分改变小于10分;有效:积分改变10分~20分;显效:积分改变20分~30分;治愈:积分改变大于30分,生活自理能参加劳动。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

2 结 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往往在于患者素体气血衰弱,气虚日久运血无力以致血脉不通、经络阻滞。病位在脑,涉及肝心和脾胃,总属本虚标实,以血瘀为标,气虚为本,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宜标本兼治,补气行气,活血逐於,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本病,其功效为补气活血通络。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证实以补阳还五汤为代表方剂的益气活血法,具有扩张血管、抗凝、改善微循环、溶栓、具有加快血流,改善脑缺血局部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及氧自由基损伤、保护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综上所述,此方简便易行,经济有效,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猜你喜欢

补阳脑血管病气虚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