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降压方治疗高血压病70例疗效观察

2010-06-29韦延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血压高血压

韦延忠

高血压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持续升高并伴有心、脑、肾及血管壁结构与功能的进行性损害,起病及经过缓慢,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比较,观察降压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恶性和急进型高血压,无严重脑、肝、肾等重要靶器官疾病。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性别、年龄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CCB)、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休息、合理饮食及对症治疗,8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降压方,组方:珍珠母30 g(先煎),丹参15 g,牛膝10 g,泽泻10 g,生山楂10 g,熟地10 g,枸杞子10 g,香附10 g,黄芩10 g,生大黄6 g~12 g,白芍15 g。加减:肝气郁滞者加郁金、柴胡;肝郁化热者加山栀子、丹皮;肝火上炎者加重大黄用量;肝阴不足者加生地、玄参;阴虚阳亢者加龟板;肝阳化风者加钩藤;痰湿重者加陈皮;瘀血重者加当归、桃仁、红花;阴虚及阳者加杜仲、肉桂等,8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血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8:00~10:00静坐10min后,用水银柱式血压计取坐位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3次,取其平均值。生活质量评定方法[2]: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包括采用信度、效度、敏感度均较高的医学健康调查量表(简称SF-36)。SF-36量表有 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共36个项目,得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差。安全性观测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生活质量评定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生活质量评定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压下降显著,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s) kPa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s) kPa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观察组 治疗前 70 21.4±2.8 13.6±1.2治疗后 70 16.7±1.91)2) 10.7±0.81)2)对照组 治疗前 70 21.6±2.7 13.5±1.1治疗后 70 18.3±2.1 11.4±0.9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定比较(±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定比较(±s) 分

组别 n PF RP BP GH观察组 治疗前 70 64.4±24.8 34.3±19.6 52.5±22.7 41.7±23.8治疗后 70 80.4±26.41)2) 66.3±32.91)2) 74.5±31.71)2) 53.8±27.51)2)对照组 治疗前 70 63.7±25.8 33.6±18.6 51.6±24.4 42.6±20.7治疗后 70 69.3±20.7 48.5±28.6 60.5±26.7 48.4±20.6组别 V T SF RE MH观察组 治疗前 43.7±18.5 62.4±27.6 41.4±12.4 46.4±15.8治疗后 58.7±21.51)2) 76.5±31.31)2) 66.4±25.41)2) 59.6±21.21)2)对照组 治疗前 44.5±17.6 64.6±28.4 39.6±11.8 45.6±13.7治疗后 52.3±18.2 71.3±27.4 43.6±20.3 53.3±16.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咳嗽、大便干结,治疗组出现3例,但仍坚持治疗,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1.23,P>0.05)。

3 讨 论

对高血压病的治疗降压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西药降低血压比较迅速、可靠,但降压治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仅药物本身可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一些非药物因素,如要求改变生活习惯、降低体重、限制钠盐、定时服药等,特别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因对所用药物期望值高,单纯追求降压效果,会对治疗的某些负面影响视而不见,忽略患者的主观感受,使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因此,在评价降压药物时,也必须考虑到生活质量这个重要评价指标[4],SF-36是为人群调查或健康政策的评价性研究而设计的一般健康状况参数,它也被用于临床实践和研究与某类疾病关联的结局测量,该表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生命质量标准化测量工具之一[5]。

高血压属于祖国医学“眩晕”“头痛”范畴,随病程发展可归属于“心悸”“怔忡”“胸痹”“饮证”“水肿”及“脑卒中”的范畴。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的病因病机与情志、饮食、肝肾阴虚、气血有关[5]。《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千金方》也指出:“肝厥头痛,肝为厥逆,上亢头脑也”,另外《景岳全书》有“无虚不作眩”;《丹溪心法》则提出“无痰不作眩”的观点;《医宗金鉴》认为“瘀血停滞,神迷眩晕,非用破血行血之剂,不能攻逐荡平也”,认为血瘀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本文降压方中珍珠母平肝潜阳、镇定熄风,有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6];丹参、牛膝活血化瘀,有扩张血管降低周围血管阻力,改善循环的作用;牛膝能引药下行,降低脑压;车前子健脾化湿利水,起到利尿降压之功效;山楂能活血化瘀,配合泽泻能够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弹性,净化血液;熟地、枸杞子益肾养肝;香附疏肝解郁,黄芩清解肝热,生大黄清热泻火,白芍滋养肝肾之阴。但是临床上高血压病往往病情错综复杂,非一个证型能够概括,本文同时对肝气郁滞、肝郁化热、肝阴不足、肝阳化风、痰湿、瘀血、阴虚等辨证加减施治,诸药合用则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升降有序,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由于本方用药侧重于调整机体的整体功能,故患者的主观感受、自觉症状,心理状态等生活质量反映的内容得到明显的改善,可能是其改善生活质量的机制,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在多方面也均有明显改善,较之单纯西医具有明显优势,中药还可以可改善血液循环,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消除临床症状[7]。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

[2] 徐明,钱云,张敬平,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6):533-535.

[3] 王金平,吴建龙.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与生活质量的关系[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11):876-878.

[4] 孙宁玲,徐成斌.今日高血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588-595.

[5] 赵文明,刘龙涛,李浩,等.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8,27(12):915-918.

[6] 李铭,史载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思路和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3):23.

[7] 扎瓦德,宋美扬,郭长青,等.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J].吉林中医药,2009,29(5):383-384.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