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环境分析*

2010-06-15张雪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矛盾性知识性家庭成员

骆 渊 张雪琴

随着电脑的普及,我国网民数迅猛增加 ,据 2009年 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 IC)发布的《第 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结果显示,截至 2009年 6月 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3.38亿人,网民规模较 2008年底年增长4000万人 ,半年增长率为 13.4%,10~ 19岁网民仍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网络开阔了青年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尽情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丰富的生活,但也使他们在行为方式、个人成长等方面受到负面影响和冲击。网络成瘾问题日益突出。网络成瘾是由于重复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控制的再度使用欲望[1]。David[2]认为行为冲动、时间混乱、快速亲密、抑制性降低可以预测网络成瘾。Kimberly Young提出网络成瘾具有以下 4个特点:强迫性的使用网络,对日常活动和人际交往丧失兴趣,生活被网络活动占据,上网冲动无法控制。网络成瘾可能引起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财经问题、职业问题和躯体健康问题。家庭因素是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部分家庭对孩子存在物质上的溺爱与精神、价值观上的强制。也有部分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成员缺少沟通与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而最终导致他们网络成瘾。本研究通过家庭环境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网络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因素特点,从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措施,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均系 2009年 1~ 7月广州白云心理研究所网瘾基地的网络成瘾青少年,符合美国学者 Young K S[3]编制的网络成瘾评定量表诊断标准,无明显躯体疾患,无药物滥用史,无精神疾病史 ,无人格障碍。随机抽取自愿被试 81例,获有效答卷 70份,有效应答率为 86.4%。其中男 66例,女 4例。平均年龄 15.0+2.1岁。

1.2 测量工具 采用邹定辉等修改的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4](第 3次修订版),该量表含有 90个是非题,包括 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 10个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该量表的每个条目采用“是、否”评分制:回答“是”评“ 1” 分、回答“否”评“2”分。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1.3 方法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按统一指导语发放问卷,由被试独立完成,并向他们讲明保密原则,消除心理顾虑,填答完毕后当场收回问卷。

1.4 统计处理 全部测试数据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环境状况 将网络成瘾青少年所报告的家庭环境状况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表明: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明显低于常模,矛盾性明显高于常模(P<0.001)。其娱乐性、道德宗教观、控制性与常模无显著差异 ,见表 1。

表 1 网络成瘾青少年 FES-CV各因子与常模比较(±s)

表 1 网络成瘾青少年 FES-CV各因子与常模比较(±s)

网络成瘾(n=70)常模(n=1364) t P亲密度 6.00± 1.43 7.7± 1.9 -9.915 0.000情感表达 4.07±1.73 5.8± 1.7 -8.357 0.000矛盾性 3.96± 1.66 2.2± 1.9 8.839 0.000独立性 4.76± 1.51 5.8± 1.4 -5.787 0.000成功性 4.59± 1.58 6.8± 1.7 -11.700 0.000知识性 3.90± 1.38 5.6± 2.1 -10.272 0.000娱乐性 4.74± 1.76 4.9± 2.0 -0.748 0.457道德宗教观 5.04±1.40 5.3±1.4 -1.539 0.128组织性 3.39± 1.47 6.7± 1.8 -18.896 0.000控制性 3.87± 1.68 3.6± 1.8 1.355 0.180

2.2 双亲高低文化组家庭环境各因子差异性比较 将网络成瘾青少年父母的文化程度划分为 2组,高中(中专)以上为高文化组,以下为低文化组。对比 2组间家庭环境各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父亲高低文化组间,家庭环境中的组织性因子有显著差异(P<0.05),在母亲高低文化组间家庭环境各因子无显著差异,见表 2。

表 2 父亲高低文化组的 FES-CV差异(±s)

表 2 父亲高低文化组的 FES-CV差异(±s)

高文化组(n=31) 低文化组(n=39) t P组织性 4.21± 0.89 3.33± 1.41 -2.730 0.010

3 讨 论

家庭环境从广义上是指子女生活在其中并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家庭主客观条件的总和,家庭环境也可以分为家庭物质环境和家庭心理环境,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狭义的家庭环境,即家庭心理环境,是家庭中带有一定主观性质的环境因素,它包含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因子。家庭环境因素可以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妨碍其人格的形成,导致其不良的应付方式,产生不良的行为[5-6]。

本次调查显示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成员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比正常明显偏低。亲密度、情感表达属于家庭环境的关系维度。家庭成员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鼓励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情感可以降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概率,这与李涛[7]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独立性、知识性属于个人发展维度。家庭成员自尊、自信、自主,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有浓厚的感兴趣,可以使青少年不易迷恋网络。成功性指将一般性活动,如上学和工作变为成就性或竞争性活动的程度。家庭成员有较强追求成功的动机能够控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组织性属于家庭系统维持维度,组织性较高的家庭,可以使孩子受其影响,养成一种生活、学习都有目标、有计划的好习惯,使得他们接触网络也仍能按部就班的生活、学习 ,不至于轻易沉迷网络。

调查表明,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这与彭阳[8]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显示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更高,这种矛盾性可能致使青少年体验到更多的人情冷漠、焦虑、孤独等负性情绪,增加了成瘾的危险性。有研究表明,上网成瘾的大学生比非成瘾的大学生明显表现出孤独、抑郁和焦虑的人格特质[9]。

本次调查还显示父亲文化程度的高低对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的组织性有显著影响。可认为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较能有组织的安排家庭活动,能够培养个体的组织协调能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较为良好的环境。

信息时代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大多比较忙,没时间陪伴孩子,交谈也不多,亲子沟通缺乏;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较高,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严格,家庭亲子之间理解不够、关系紧张,家庭环境矛盾性突出,亲密度、娱乐性、独立性、知识性降低。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缺乏关爱、缺少相互支持和帮助,情感难以表达,独立自主的意识差,自尊、自信程度低,子女易形成消极的人格特质。这些问题促使他们从网络聊天室、即时消息和网络游戏中寻求更多自信和社会关系,继而恶化真实世界中的一切。因此,为了有利于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康复,有必要积极开展家庭咨询和家庭干预工作,改善家庭环境,提高父母与子女相处的内在质量,减少家庭冲突、彼此攻击和敌视的现象。

[1]林绚辉.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0(1):26

[2]David G.Is internet addiction real? [J].MonitoronPsychology,2000,4:31

[3]Young.K 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mew clinical disorder[J].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6,1(3):237-244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2-124,134-142

[5]李惠民,许波.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影响 [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82-86

[6]Reinhern H Z,Paradis A D.Children and adolescent predictors of major depression in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J].AM J Psychiatry,2003,160(12):2141-2147

[7]李涛,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J].心理科学,2004,27(3):662-663

[8]彭阳,周世杰.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418-419

[9]江楠楠,顾海根.大学生上网行为、态度和人格特征的研究 [J].心理科学,2005,1:49-51

猜你喜欢

矛盾性知识性家庭成员
《大大方方的输家》:一部先锋性与矛盾性并存的小说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知识性与素养性
波特小说中矛盾的宗教观
试论于连的形象及其矛盾性格
论批评界权威与大众读者对柳永词作经典地位之确立
老年人受家庭成员侵害维权体制改革新论
幸福的家庭
谜中谜
空中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