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性足病一例报道

2010-06-11黄晋美曾利平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摄片放射学骨关节

马 刚,邱 琳,黄晋美,曾利平

(贵州省遵义市骨科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56岁,因左足肿胀活动受限十余年、逐渐加重至左足变形、活动异常一年而就诊。患者有糖尿病史二十余年,否认外伤史。查体:患者身高155cm,蹒跚步态,左足及左踝肿胀,畸形,活动异常,痛温觉消失,以足部明显;X线检查:左足舟骨、骰骨、及距骨见不规则骨质破坏,且见碎裂改变,以足舟骨明显,相应关节对应关系失常;左足第2跖骨变短,头部园钝、有吸收,跖骨头关节面稍有硬化;第(如图1)3,4趾骨近节基底部陈旧性骨折,左足及左踝周围软组织肿胀。X线诊断:左足糖尿病性足病。CT表现:左侧距骨及其周围跗骨多发性骨质碎裂,骨质密度不均匀增高,周围软组织明显。CT表现左足糖尿性夏科关节。

图1 X线表现左足跗骨骨质破碎裂

图2 CT表现左中足部跗骨多发性骨质碎裂,密度不均匀增高

2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性足病又名糖尿病性夏科关节、糖尿病性骨关节病[1],是一种以疼痛或无痛性的进展性四肢骨破坏并丧失感觉神经支配的进展性疾病,最常见于糖尿病性神经病患者,糖尿病性神经病几乎总是累及踝和中足[2],大多数病人年龄均在40岁以上,患有十年以上的糖尿病史[2],在临床上,除非有明确的其他原因,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红、肿、热的症状,应考虑夏科骨关节病。夏科骨关节病一般可通过常规放射学摄片、磷酸盐骨扫描、磁共振成像和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夏科骨关节病变进行诊断。然而,早期诊断并非依据常规放射学摄片,而是借助特殊的影像学技术来辅助诊断。磁共振成像可显示出骨组织的破坏程度,有助于医生了解夏科骨关节病的自然病史,并对该病做出早期诊断和分类。夏科骨关节病可有以下不同程度的骨组织破坏表现。1期为骨髓水肿,2期为微小骨折和囊肿,3期为骨折和坏死,4期为关节半脱位和错位。对于1期和2期夏科骨关节病,常规放射学摄片可表现为正常。对于常规放射学摄片无法发现的夏科骨关节病变,放射性磷酸盐骨扫描可显示出放射元素的局部聚集部位,也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夏科骨关节病。对于3期4期普通影像学检查即可诊断。而本例患者是一较为典型的,临床上比较罕见的糖尿病性足病患者,其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均较典型。

[1]王云钊,兰宝森.骨关节影像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737.

[2]张春才,苏佳灿,张力成.禹宝庆矫形外科影像学精要[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430.

猜你喜欢

摄片放射学骨关节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1年总目次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64排CT诊断骨关节损伤的优势
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在桡骨头细微骨折中的诊断分析
X线摄影中心线对准被照体部位中心在提高DR摄影质量中的作用观察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