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58例疗效观察

2010-06-11袁芳陈丽霞黄国美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美拉唑非甾体埃索

袁芳,李 岚,陈丽霞,黄国美

(贵州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贵州贵阳550002)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随着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临床的应用,尤其是小剂量阿斯匹林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其相关性溃疡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质子泵抑制剂在NSAID相关性溃疡的治疗中疗效确切,我们观察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中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58例因腹痛伴呕血或黑便住院患者,病前有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史(需大于1月),除外肝肾功能损害者,经内镜检查确诊消化性溃疡并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5~90岁,平均65.4岁。病程5天~6年,平均为6.5月;其中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6例;Hp阳性21例。对照组28例,男14例,女14例;年龄37~86岁,平均65.62岁;病程5天~8年,平均为6.6月;其中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例,复合性溃疡8例;Hp阳性19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静脉滴注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40mg,每日2次;对照组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40mg,每日2次。两组静脉用药3d后改为口服制剂服20mg,每日2次共4wk。而对Hp阳性患者均改口服制剂同时加服阿莫西林胶囊1 g,每日2次和克拉霉素0.5g,每日2次,共10d。青霉素过敏者未列入本观察范围。

1.3 疗效观察 1wk内每日症状缓解情况,2~4wk症状缓解情况,4wk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4wk后溃疡未愈合者继续治4wk后复查。均于停药后4wk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根除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症状观察:A、 1wk内治疗前后出血、腹痛情况,48h内未再出血、腹痛消失为显效,48h未再出血、腹痛缓解或少量出血但腹痛消失为有效,48h仍有出血、腹痛无明显好转或出血停止但腹痛无缓解为无效。B、1wk后每wk观察腹痛、恶心、反酸、烧心、腹胀、嗳气6大症状出现情况及发作频率,无症状0分,症状轻微可忍受为1分,2分介于1~3分之间,症状显著不能忍受需药物控制为3分。发作频率评分标准:无症状0分,症状3~4d或以上发作1次为1分,症状隔天发作为2分,症状每天发作为3分。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血尿常规、肝肾功能。②溃疡愈合评定标准[1]内镜下观察溃疡愈合消失或疤痕形成,周围炎症消失为痊愈;溃疡愈合但仍有炎症为显效;溃疡面缩小>1/2为有效;溃疡面无变化或缩小<1/2为无效。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26例显效(86.7%),3例有效(10%),1例无效(3.33%),总有效率96.7%,无效的1例为十二指肠球后壁巨大溃疡并出血。对照组28例,23例显效(82.1%),3例有效(10.7%),2例无效(7.1%),总有效率92.9%。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B比较 (平均值)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比较

2.3 两组胃镜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后胃镜疗效

2.4 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比较 见表3

表3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2.5 不良反应 治疗组2例出现头晕、头痛,对照组2例出现腹胀、腹泻。两组均不需停药,未影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复查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重要发病因素,PPI制剂的应用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其复发率有下降。NSAID主要通过对消化道黏膜的直接损伤及抑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致消化道损伤。近年NSAID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中老年有心血管疾病及退行性骨关节病人群的应用中多有时间长、反复应用的特点。NSAID相关性溃疡的发生率逐年上升[2],我院近年因其相关性溃疡并出血入院患者也有上升趋势,并多为中老年患者,大多无典型消化性溃疡表现,而出血发生率高。有学者观察到埃索美拉唑在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黏膜损伤中的疗效最佳,作用时间长,能够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3]。我们对NSAID相关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并与奥美拉唑进行了对比照观察,结果显示两者在症状缓解率及溃疡愈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在HP根除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根除HP能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率和增加溃疡的愈合率[4]。埃索美拉唑是单一的S型异构体,与奥美拉唑或R型异构体相比,埃索美拉唑服后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我们观察到其在NSAID相关性溃疡的治疗中疗效显著,HP根除率高,可能与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均有很好利用度有关,在CYP2C19homEM基因型患者,埃索美拉唑优于奥美拉唑[5]。但因出血等因素我们观察的HP感染率可能与实际感染率有所不同,进一步观察1年及3年后HP再感染率及溃疡复发率,可能更有助疗效判断。埃索美拉唑在HP阳性的NSAID相关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79-83.

[2]吴嘉,刘晓红.非甾体抗炎药物相关胃肠道损害及防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2):141-143.

[3]袁德新,吕成倩,马骁.埃索美拉唑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黏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0):1816-1818.

[4]Malfertheiner P.Megrand F.O morain C.et al.Current concept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 cter Pylori in fection the Maastricht2—2000consensusReport[J].Aliment Pharmacia Ther,2002,16(2):167-180.

[5]张磊,许建明,梅俏,等.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对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09,29(9):545-548.

猜你喜欢

美拉唑非甾体埃索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