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有效

2010-06-04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条腿正方形青蛙

欧 荣

面对如今农村的中学生,数学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大一部分学生尽管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且能听懂,学习也认真,但在做作业时仍然感到困难,很费劲。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对数学学习没有信心,甚至放弃。

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做了一些有效尝试。

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如今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般都比较娇弱,再加上父母亲及爷爷奶奶的过度溺爱,生活自理能力相当差,生活经验亦相当匮乏,对生活中相关问题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格外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镜头一】: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截一个几何体”。上这一节课时的困难在于课堂时间有限,且农村学校教学用具短缺,班额偏大,使得后排坐的学生常常看不清楚或不能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因此,笔者的做法是:课前让学生分成4人小组用土豆或萝卜作材料,先切一些正方体,再用一个平面(如菜刀)去截这个正方体,并仔细观察截面的形状,然后各小组带上作品在课堂上交流、探讨,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就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的道理。

【镜头二】: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数怎么不够用了”。这一节主要是引入负数,从而将所学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笔者提前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见到的数,比如-1,-3,-2.6,-……,并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上的刻度,听、看天气预报里的零下温度的表示(如-8℃)。这样,当上课引入负数时,学生就有心理准备,容易接受,且能深刻领会实际生活中用负数表示某些量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改善传统授课方法,追求课堂教学实效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授课已不能适应新生代学生的发展需求,更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善传统授课方法,重新塑造自己。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广阔的学术视野,还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更新知识结构,熟练运用多媒体,更要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

【镜头三】: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字母能表示什么”。这一节主要是学习字母表示数,笔者的简要教学程序是:

组织活动一:唱儿歌《青蛙》。笔者先领唱: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然后学生接着一直往下唱: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当唱到9只青蛙那句时,学生开始有些乱了,大家唱的眼睛数、腿数不一致了。笔者马上叫停,顺便问:“有任意只青蛙时该怎么唱?”有学生回答:“任意只青蛙任意张嘴,2任意只眼睛4任意条腿,任意声扑通跳下水。”(其他学生大笑)从而引出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解决的问题。

组织活动二:用火柴棒搭正方形。笔者先说明搭法,然后拿出准备好的火柴棒,让学生按照4人小组在桌面上搭正方形。在动手的过程中,有小组发现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搭2个正方形需要7根火柴棒,也有小组不找规律,尽管搭正方形。笔者提示让同学们找规律,“搭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这时,大部分学生马上意识到正方形搭不完,需要找规律,而且有小组很快就回答:“4+99×3根”。笔者又问:“如果用n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搭n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各小组顿时激烈讨论,5分钟后,各小组长发言了,共有:3n+1、4+(n-1)×3、4n-(n-1)三种形式。笔者再问n个究竟是几个?(无数个,任意一个,任意……学生的回答乱成一团),笔者提示再回想刚才儿歌中的“任意只青蛙”那一句时,学生马上反应过来:n表示任意一个数。“既然这样,那么儿歌又该咋唱呢?”有几个小组长马上抢唱:“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笔者及时总结,“这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好,我们今天就学习字母能表示什么, 同学们现在思考字母究竟能表示什么?”(异口同声回答:“表示任何数”),“那么会用字母表示前面学过的加法、乘法交换律吗?”(在大家异口同声回答“会”的声音中,我们结束了这节课)。

在新课程创新课堂实践中,笔者越来越感到:我们要避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要本着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合作、探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发挥到最佳状态。

三、改变教学用语,渗透情感教育

老师“板着脸孔”自顾自的讲课、“老师总是对的”、“老师是权威”……,这样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尽量用友善的语气,本着与学生交流、合作、探究的原则,使自己溶于学生之中,在学生的思维体系中灵活地解决问题。特别对某些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 “一棍子打死”,即使是一点点进步,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倡议,都映衬着情感教育。

笔者对所带两个班级做过一次书面调查:“不喜欢怎样的老师上课?”96%的学生写道:“不喜欢愁眉苦脸的、不喜欢板着脸孔的、不喜欢大吼大叫的、不喜欢动不动就骂人的、不喜欢偏好学生而不顾差生的。” 笔者当时有些诧异,这不正反映出孩子们在课堂上非常需要和老师进行情感交流吗?的确,学生喜欢平易近人、知识渊博、谈吐幽默的老师,因为他们能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接受并掌握知识,既然这样,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准确掌握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笔者平时经常深入到学生之中与他们交谈,了解学生的情况,上课时更加仔细观察学生的听课表情,从学生的听课表情来判断其理解程度,并适时提问或上讲台板演以加强巩固。对每天课后的作业先精心挑选,然后让学生做。批改时,对每一本都慎之又慎、详上加详。对有错误的学生,采用面谈的形式再讲解。对每一单元的学习还及时进行小测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笔者认为,只有熟知学生基本情况和其心理状况的条件下,才能统筹规划,有的放矢地施教。

当然,有效地学习方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因人而异。曾有一段时间,笔者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学生在日记里能直接反映出他们的真实想法,方便笔者对症下药,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比以往更有效。

五、换位思考,拟定教学方案

许多老师都认为,课堂上已经讲解过的例题,当作业中出现同类的题目时,学生自然就会。其实不然。事实上,许多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是在老师引导的前提之下才弄明白的。若离开了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则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困难重重。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使教学更贴近学生。我们千万不能认为只要老师讲过的东西学生就应该会,要充分估计学生掌握、落实的深度和广度,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有效。

猜你喜欢

条腿正方形青蛙
重构正方形
超级变变变
不会算账的蝉
按属性分类
移火柴
小青蛙捉虫
鸡兔同笼
谁能叫醒小青蛙?
画图解题
青蛙便签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