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和灵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综合疗效观察

2010-06-02许广宗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诺和降糖药空腹

许广宗

我院于 2006年 1月至 2008年 1月对 11例T2DM患者采用诺和灵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例患者来自本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根据 1997年 WHO的诊断标准[1]确诊为 2型糖尿病。其中男性 32例,女性 24例,年龄 36~71岁,平均 54.6岁。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 A、B、C组,A组 17例,B组 11例,C组 28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单独采用皮下注射诺和灵治疗,睡前(大约晚 10点左右)采用皮下注射诺和灵 30R治疗,早、晚餐前 30min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 0.4 U/kg,根据 4次/d尿糖检查,于 3天后复查并调整诺和灵用量疗程为 10天;B组:在A组的基础上,每日早餐前口服格列吡嗪 5mg。疗程 10天;C组:每日早餐前口服格列吡嗪 5mg。疗程 10天;进入治疗期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罗氏血糖仪自测血糖,4次/d,包括空腹及三餐后 2 h[2]。

1.3 观察项目及疗效评定 观察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含量,照美国 DCCT强化治疗控制标准。理想:空腹血糖 <6.4 mmol/L、餐后 2 h血糖 <7.8 mmol/L;一般:空腹血糖 <7.8 mmol/L、餐后 2 h血糖 <11.2mmol/L;不良:空腹血糖 >7.8 mmol/L、餐后 2 h血糖 >11.2mmol/L。

1.4 统计学处理 用 SPSS 11.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均值 ±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 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 A组 17例,理想 13例,一般1例,不良 3例,总有效率为 82.4%;B组 11例,理想 9,一般1例,不良1例,总有效率为 90.9%;C组 28例,理想 12例,一般 6例,不良10例,总有效率为 64.3%。B的理想率和总有效率与 A、C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注:﹡治疗前或相比,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FPG(mmol/l) 2hpg(mmol/l) HbA 1c(%)A组(17) 治疗前 9.5±2.4 17.5±2.9 9.4±1.2治疗后 7.9±1.8 10.7±2.3﹡7.6±1.5 B组(11) 治疗前 9.4±2.6 17.4±3.5 9.2±1.5治疗后 6.6±1.5﹡△ 8.5±2.7﹡△ 6.3±1.6﹡△C组(28) 治疗前 9.5±2.3 17.6±2.5 9.5±1.3治疗后 8.9±1.2 16.5±2.7 8.6±1.8

3 讨论

T2DM患者的治疗原则,首先应予饮食、运动疗法。若饮食、运动疗法不能使患者血糖达到要求,再加口服降糖药。本文中睡前注射诺和灵 30R,其达峰时间在注射后 5~8 h,恰在黎明时血糖水平最高的时间段,从而可理想的降低空腹血糖水平[3]。本文结果表明采用诺和灵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独诺和灵治疗与单独利用降糖药治疗,表明诺和灵能协同降糖药的疗效。综上所述,当 2型糖尿病患者经联合、足量的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控制欠佳时,应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使胰岛 β细胞得到休息,改善 β细胞功能,机体自身对血糖的调控可得到恢复。而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 30R操作简单、快捷,不需要住院,因而容易使患者接受,依从性好。

[1]陈丽云,武晓泓,蔡娅,等.传统胰岛素治疗对 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江苏医药,2007,33(10):995-997.

[2]李新禾.诺和灵N联合口服降血糖药治疗 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04,11(2):233.

[3]刘永煌,刘开燕.诺和灵 N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3):3605-3606.

猜你喜欢

诺和降糖药空腹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应用诺和笔注射胰岛素后针头停留时间的观察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空腹喝水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健康宣教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诺和笔应用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