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增生的常用药物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0-06-02白晓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乳癖月经乳房

白晓黎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乳房疾病之首,占乳房疾病的 75%,且有一定的致癌倾向,能增加癌变的危险性。本病最常见于 30~50岁的妇女,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前乳房胀痛、刺痛,月经后减轻;间断性乳房隐痛;乳房胀痛且有肿块等。给患者精神和肉体上都带来较大痛苦。为了能够了解乳腺增生的常用药物临床疗效和常见的不良反应,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乳腺增生诊断标准 依据[1]《中药新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乳腺增生病诊断、辨证及疗效评价标准》、《中医诊断学》:年龄大多在 18~50岁绝经前的中青年妇女;单侧或双侧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膀,每随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体检:单侧或双侧乳房触及单个或数个肿块,呈块状、结节状或混合型。乳腺近红外光仪检查见血管增多增粗,局限性灰度改变。必要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其他乳房病。

1.2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 2005年 1月至 2010年 1月我院门诊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 48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乳腺增生诊断标准。年龄 26~48岁,平均 36.6岁。病程 3个月~4年,平均病程 6.8个月。

1.3 方法

1.3.1 分组 将 486例乳腺增生患者根据治疗采用的药物不同分为,乳癖消组 162例、新癀片组 160例、三苯氧胺组 164例,各组间年龄、病程、疾病程度上无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

1.3.2 治疗方法 乳癖消组:口服乳癖消,3次/d,3粒/次,月经期间停用药物。新癀片组:口服乳病消片,3次/d,4片/次,月经期间停用药物。三苯氧胺组:口服三苯氧胺,2次/d,10mg/次,月经期间停用药物。

1.3.3 观察内容:

1.3.3.1 疗效标准 上述 3组治疗 3个月。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规定的疗效评定标准。①临床痊愈:乳房疼痛消失,乳房肿块消失;②显效:乳房疼痛减轻或明显减轻或消失,乳房肿块变软,肿块体积缩小≥1/2;③有效:乳房疼痛减轻或消失,乳房肿块变软,肿块体积体积缩小≥1/4<1/2;④无效: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 =痊愈 +显效/总例数。

1.3.3.2 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3组病例均完成 3个月的治疗,中途无退出和失访病例。对 3组硬件疗效标准进行评定,具体见表 1。

表1 3组临床疗效(例,%)

2.2 不良反应 服乳癖消者 10例出现轻微胃肠道症状,不良反应率发生率 6.17%;服用乳病消片有 12例出现胃肠道症状,调整服药方法后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 7.5%;服三苯氧胺者出现不良反应 81例,主要表现为似更年期综合征,月经减少甚至停经,潮热出汗,烦躁,不良反应发生率 49.39%。经统计学分析,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乳腺增生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内分泌失调疾病。尤其是卵巢功能失调,即为雌激素水平过高、孕激素相对减少时,雌激素不断地刺激乳腺腺体致乳腺增生,长期反复而形成乳腺肿块[2]。目前认为社会经济地位高、高学历、早初潮、迟绝经,大龄初产或终生未育、未哺乳或哺乳不正常的妇女为本病的高发人群。

乳癖消中的主要成分为鹿角、蒲公英、昆布、鸡血藤、三七、赤芍、海藻、漏芦、木香、玄参、丹皮等,其中蒲公英、漏芦为清热泻火解毒药,蒲公英苦素、漏芦挥发油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病毒、解热、免疫调节等作用,对不同的乳腺主质、间质增生均有治疗作用;玄参、丹皮为清热凉血药,玄参能养阴增液、泻火解毒,既能清解血热,又能软坚散结;丹皮人心肝血分,既能泻血中实热而凉血,又能除血分实热而退骨蒸,具有凉血而不留瘀,行血而不忘形的特点,乳病消片[3]是兰大二院自制制剂(甘药制字 2004000823),由柴胡,红花,丹参,元胡,当归,淫羊藿等十五味中药组成,具有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炎和乳腺增生。

三苯氧胺是一种非甾体抗雌激素类制剂,其能通过改变雌激素和孕激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减少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并有促进黄体的作用,从而增加黄体期的孕激素,减少乳腺组织和周围纤维组织的过度增生,使增生组织复原[4]。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三苯氧胺组总有效率 90.24%明显优于乳病消片组总有效率 74.37%和乳癖消组总有效率73.45%说明三苯氧胺临床疗效更确切,治疗针对性更强。乳癖消组不良反应率发生率 6.17%,乳病消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7.5%,三苯氧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49.39%;三苯氧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总之,在临床治疗乳腺增生中选择中成药制剂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良好的优点,但疗效差。选择三苯氧胺对体内激素进行调控,能够有效提高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实践情况和对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确定使用药物的品种[5]。

[1]全新华.实用乳腺疾病诊疗与保健.武汉:武汉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6.

[2]吴祥德.乳腺疾病诊治.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0-222.

[3]杨红英.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 200例.福建中医药,2009,40(5):264.

[4]顾振鹏.乳腺癌患者长期应用三苯氧胺后子宫内膜的变化.滨州医学院学报,2002,25(3):200.

[5]宗林.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乳安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5):567.

猜你喜欢

乳癖月经乳房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名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乳癖67例
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