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粮中添加金霉素对肉鸡十二指肠的影响

2010-06-01王明成曹晓真何生虎

中国兽医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杯状金霉素肉鸡

王明成,曹晓真,何生虎

(1.黄淮学院农林科学系,河南驻马店463000;2.宁夏银川市畜牧兽医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4;3.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

金霉素具有促进肉鸡生长、预防病原微生物感染和疾病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促生长剂而在肉鸡生产中已广泛应用,在金霉素在肉鸡日粮中添加的量也远超过规定的40 mg/kg体重的添加量。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有效剂量的金霉素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量,改善肠道黏膜的结构,提高断奶仔猪采食量,降低腹泻率[1]。为探明动物饲料中适量添加金霉素促生长的依据,过量添加对肉鸡的十二指肠组织学结构的影响,为金霉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200只艾维茵商品肉鸡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30 mg/kg、40 mg/kg、50 mg/kg体重金霉素。基础日粮以玉米-豆粕为主,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不同浓度金霉素的基础日粮。从1日龄开始饲喂,按肉鸡免疫程序接种疫苗,严格遵守《商品肉鸡饲喂管理条例》,肉鸡0~3周时饲喂前期基础日粮,4~7周时饲喂后期基础日粮,49 d出栏。1.2 日粮配方 见表1。

表1 基础日粮配方

1.3 样品采集和保存 在艾维茵商品肉鸡达到49日龄时,各组随机采集10只鸡的十二指肠,并且每只鸡的十二指肠分成2份,一份用10%甲醛溶液浸泡,用于制作石蜡切片;另一份修整成大小为2 mm×1 mm×0.5 mm组织块,用2.5%戊二醛溶液浸泡,用于制作电镜切片。

1.4 组织切片的制作及染色方法 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脱蜡,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2-3],光镜观察并拍照。

经H.E.染色后,细胞核被苏木精染成紫蓝色,多数细胞质及非细胞成分被伊红染成粉红色。

1.5 电镜切片的制作 (1)预固定,在青霉素小瓶中预先放入2.5%戊二醛溶液,将修好的组织放入青霉素小瓶中。4℃条件下,固定2~2.5 h。(2)冲洗加入0.1 mol/L二甲砷酸钠缓冲液。更换3次,每次间隔2 h。然后过夜。(3)后固定在4℃条件下,1%四氧化锇后固定2 h。(4)脱水于4℃条件下,各种系列乙醇逐级脱水,30%-50%-70%-80%-90%-100%(Ⅰ,Ⅱ)。(5)包埋在100%乙醇和环氧丙烷混合液中5 min×3次,浸透组织块,置换用环氧丙烷与包埋剂比例为1∶1;浸透1~2 h。包埋液37℃浸透2~3 h,包埋聚合,37 ℃温箱过夜,纯包埋液包埋,在60℃烤箱中烤24 h,整修包埋头[4]。(6)切片,超薄切片(50~70 nm)。(7)染色以醋酸铀-柠檬酸铅双染色。(8)观察用日立H-600透射电镜观察,并拍照。

2 结果

2.1 光镜观察结果 禽类小肠绒毛中无中央乳糜管(centrallacteal)的结构,这点与哺乳动物不同[5]。而且黏膜下层不发达,很薄,有的部位甚至无此层(图1)。禽类无十二指肠腺,但在肌胃和十二指肠之间有一狭窄过渡区,含有类似于十二指肠腺的黏液腺体。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的杯状细胞明显增加(图2)。

2.2 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对照组十二指肠微绒毛完整。肠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核椭圆(图3)。试验组细胞内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微绒毛有部分脱落,线粒体嵴溶解,杯状细胞胞质中黏原颗粒(mucinogen granule)增加。细胞核固缩,线粒体溶解,嵴消失;内质网扩张,黏原颗粒电子密度低,有薄膜包裹;杯状细胞内众多黏原颗粒紧密相连,将顶部其他胞质挤到一侧(图4)。

图3 对照组十二指肠微绒毛完整,肠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核椭圆(×4 000)

3 讨论

图4 试验组(50 mg/kg)细胞核固缩,线粒体溶解,内质网扩张,微绒毛部分断裂(×5 000)

杯状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黏蛋白。黏蛋白是一种糖蛋白,释入管十二指肠内成为润滑性黏液涂布于上皮表面,对上皮具有保护作用[6]。十二指肠的主要功能是分泌黏液、刺激胰消化酶和胆汁的分泌,为蛋白质的重要消化吸收场所,部分脂肪、葡萄糖、氨基酸、甘油、水等也在十二指肠消化吸收[7]。杯状细胞的增多,增强了十二指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加速了部分营养物质在此的消化吸收[8]。本试验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金霉素后,试验组比对照组肉鸡的十二指肠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说明金霉素可显著提高肉鸡十二指肠杯状细胞的数量,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潜在的物理屏障,从而保护机体受到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但是高剂量的金霉素(50 mg/kg)对十二指肠的肠绒毛有一定的损伤,杯状细胞的细胞器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在动物日粮中应适量添加金霉素,才能够提高动物的肠黏膜免疫功能,增强黏膜的屏障功能。

4 结语

根据本试验结果可以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低浓度金霉素,可以促进十二指肠的消化吸收功能,但添加高浓度金霉素对十二指肠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尤其是超过50 mg/kg时,十二指肠的杯状细胞发生核固缩、线粒体溶解、内质网扩张的病理变化。因此建议生产实践中要适当添加。

[1]卢建军,许梓荣.日粮添加金霉素对断奶仔猪肠道核因子NF-κ B活化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6,37(9):933-939.

[2]张旭静.动物病理学检验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0-165.

[3]谭文雅.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9-41.

[4]王雪琦,路长林,孙学军,等.侧脑室微量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抑郁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5):481-481.

[5]华惠敏.禽组织胚胎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56-78.

[6]史玉兰,段相林.杯状细胞的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01,7(4):358-361.

[7]布卢姆W,福西特D W.组织学[M].佳木斯医学院组织学翻译小组,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420-565.

[8]李芙燕,陈耀星,王子旭,等.3种添加剂对肉鸡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分布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07,43(6):13-15.

猜你喜欢

杯状金霉素肉鸡
干眼中结膜杯状细胞及其分泌的黏蛋白的变化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改良Hale胶体铁组合染色用于杯状细胞染色效果
肉鸡腹水咋防治
小儿鼻出血,抹点金霉素眼膏
不同金霉素预混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中金霉素浓度的影响
大鼠结膜杯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饲料级金霉素新品的制备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