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

2010-06-01支胜利

中国药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精神分裂症

支胜利

(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需终生服药,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对临床药物的疗效、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两种常用药物,为探讨两药的治疗效果,笔者对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组用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进入临床研究前两周内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年龄在18~60岁之间;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大于60分;进入临床研究前有两周的药物清洗期。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或儿童,药物或酒精依赖者,有严重自杀企图、兴奋或躁动者,两周前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者,已知对试验药物过敏者。按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62例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18~59岁,平均(32.5±7.8)岁;发病次数1~7次,平均3.5次;病程1~400个月,平均21个月。利培酮组62例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17~59岁,平均(32.0±6.8)岁;发病次数 1~7次,平均 3.4次;病程1~406个月,平均21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次数和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给药方法

阿立哌唑(成都大西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初始剂量为5 mg/d,3 d后加至 10 mg/d,1~2周内加至 15~30 mg/d,平均剂量(21.5±4.3)mg/d。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起始剂量为0.5~1 mg/d,3 d后加至 2 mg/d,1~2周内加至 4~6 mg/d,平均剂量(4.8±2.5)mg/d。两组均以8周作为1个疗程。观察期间各组均分别应用单一抗精神病药,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但根据病情可以适量应用苯二氮类药物来改善睡眠,如果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时,可以应用普萘洛尔或苯海索等药物。

1.3 疗效评定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 1,2,4,6,8 周末采用 PANSS[1]、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2]。通过PANSS减分率来判定临床疗效,减分率不小于75%表示基本痊愈,不小于50%表示显著进步,不小于25%表示好转,小于25%表示无效,若为负值表示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数以X ±s表示,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分类变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PANSS评分比较:结果见表1。可见,两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得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下降。治疗后第2周,两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得分和一般病理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与治疗前比较,PANSS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下降幅度更明显。治疗后第2周和第4周,两组阴性症状得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CGI-SI评分比较:结果见表2。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CGI-SI评分均逐渐降低;CGI-SI评分从治疗后第2周开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但两组在任何时间段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X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GI-SI评分比较(X ± s,分)

不良反应比较:结果见表3。两组在用药初期均出现不良反应,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或对症处理,各种不良反应逐渐减弱或消失。

表3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临床疗效比较:阿立哌唑组痊愈2例,显效26例,好转2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71%,PANSS总减分率为(46±14)%;利培酮组痊愈3例,显效39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10%,PANSS总减分率为(48±15)%。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

3 讨论

由本研究结果可知,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状况等的作用效果基本一致,但治疗后第2周和第4周阿立哌唑组阴性症状得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这与夏静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速度要快于利培酮。两种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所不同,与苏旻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阿立哌唑可以通过选择性激动多巴胺受体A2和5-羟色胺1A型受体(5-HT1A)并阻断5-HT1A活动,一方面可上调多巴胺功能的不足或下调多巴胺功能的亢进,另一方面对组胺H1和H2受体无作用,从而出现了上述不良反应。而利培酮却可以拮抗5-HT2A和多巴胺D2受体,导致二者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率有所不同[5]。

总之,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用药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健康状况等进行选择,有针对性地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S0):267-276.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8-206.

[3]夏 静,杨 柳,王旭梅.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对照研究[J]. 四川精神卫生,2009,22(1):15-18.

[4]苏 旻,张小彤.利培酮口服液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1):175-176.

[5]Bounthavong M,Okamoto MP.Decision analysis model evaluating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risperidone,olanzapine and haloperidol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J].J Eval Clin Pract,2007,13(3):453-460.

猜你喜欢

阿立哌唑利培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