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与管理

2010-05-19

文教资料 2010年32期
关键词:博客舆情师生

张 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在于影响人格,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时期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情感最为丰富的时期,只有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才能找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当下,一股浩荡的“微博流”正席卷互联网界。微博客,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是最近新兴起的一个web2.0表现形式,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系统。其特点在于这个“微”字,一般发布的消息是只言片语,每次只能发送140个字符。作为微博客的重要使用群体——当代大学生,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正因微博客而悄然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微博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李岚清同志在第九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师生在享受因特网传播信息便利、快捷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影响的能力”。高校应当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此充分发掘思政教育的情感价值,促进学生对教育的认同,主动发挥微博客等网络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稳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一、微博客的特点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其他网络工具 特点 微博特点高校新闻网 信息内容完整权威,互动性较差自由度高师生通道电子邮件 封闭式,传播能力较弱 开放式,信息内容简单,互动性较强、平民性强,传播能力较强短信 信息封闭,一对一 信息公开,一对多,互动性强教师博客 内容信息丰富完整,互动性较差,更新速度慢内容信息较短,互动性较强,更新速度快即时通讯工具(QQ/MSN)信息封闭,注重好友关系,交互式信息传播信息公开,注重单向关注,广播式信息传播,跟随性强高校BBS 公共空间,以话题为中心 个人空间,以用户为中心

“这年头,没个围脖,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句新浪微博略带调侃意味的宣传语,道出了微博客在网络传播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价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其它载体如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等相比,微博客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大学师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成长的环境、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远不能满足思政教育所需要的思想交流和心灵碰撞,而微博客却能极大程度地缩短人们之间的时间及空间距离,在教育者和教育主体之间形成快捷、便利、生动、开放的沟通途径。

二、微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在网络条件下,微博客的迅速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拓展了工作空间,丰富了工作手段。作为一种新的网络载体,微博客若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构筑起思想共享平台、舆情监测平台、教育引导平台和信息传播平台,将能有效全面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1.思想共享平台。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代,很多大学生倾向借助网络来宣泄情感、表达自我。微博客的基础功能特别单一,即一句话描述用户当下的心情、状态、所见所闻所想,符合“小即是美”的哲学。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及心理诉求的贴近性,微博客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同一区域或同一领域学生的共鸣,形成同辈群体环境。同辈群体中大家的地位平等,有着较强的内聚力,相互影响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微博客“加关注”功能的使用,有利于形成同辈群体社区,拓宽同辈群体之间对话交流,建立分享思想的平台,能有效减少学生对正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和防范心理。从这点来看,微博客不仅是一种信息的分享,更是一种思想的共享。

2.舆情监测平台。

在互联网日益成为舆论主阵地的情况下,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同时,网络舆情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涉及社会稳定、校园安全、学校声誉、师生权益、管理决策等内容。微博客“平民性”使得每一位“草根”同学都拥有了自己的“嘴巴”,可以发表意见,表达诉求,一定程序上代表着部分学生群体的意见与主张。引导和形成符合社会价值导向的网络舆情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可借助微博客有效开展网络舆情工作,减少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使思政和维稳工作更具主动性和前瞻性。

3.教育引导平台。

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之间良好的互动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深入,师生总是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而选择相应的态度和行为参与其中。这种互动频率越高,师生彼此之间的心理相容性就越高,微博客便是实现这种双边互动功能的良好平台。微博客的平民性及自由性,使交流双方地位平等,学生处于放松的精神状态下,没有直接面对师长时的畏惧和排斥情绪,个人想法就会真实地呈现。辅导员可以通过这些动态记录,更全面、真切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将党和国家的声音最大限度地传播,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使思想政治教育能深入到各个环节和角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同时也可以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通过“标题+链接”形式、“短信息”或“短信息+链接”等形式在微博上发布,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快速接受、分享和学习。

4.信息传播平台。

目前高校的新闻网上信息丰富,内容权威,但是缺少评论和留言功能,导致互动性较差。高校构建校园微博客网络系统,可由学校官方微博客、学校社团微博客、教师微博客、辅导员微博客和学生微博客等各种角色成员的微博客组成。高校新闻网作为校园媒体,也可以借鉴传统媒体的形式,在学校官方微博客上以“微博化传播”形式发布信息,如每一位“加关注”的同学可以通过“跟帖”功能,对信息发表意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以学校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学校的各项事务当中。每一位校园微博客社区的“草根”同学可以通过一键转发的形式,将校园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最大化。

三、微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管理对策

网上良莠混杂的信息,增加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辨别真伪的难度,一些人在网上发表的不负责任的信息和议论易于产生某些思想混乱,敌对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煽动,可能影响高校和社会的政治稳定。微博客在传播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信息发布的便捷引起大量信息的冗余、即时性和个体性增大信息把关的难度、交互性和随意性加速不良信息的传播,等等。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同时又防止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错误的思想和信息,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但是网络不过是现代化的传播工具而已,只要方法得当,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完全可以做到趋利避害。

1.丰富德育内容,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伸,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博客传播拥有超强的交互性,但其本身的随意性又让用户可以随时在网上发布信息和修改信息,很容易地参与到网络媒体信息重组和进一步传播的过程中去,这两点都在客观上为不良信息的快速繁殖创造了条件,导致网络信息非常庞杂,其内容与教育者所宣传灌输的信息可能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种状况增加了教育者了解教育对象思想状况和日常行为的难度,学校德育的可控性减弱。为此,高校教育者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功”与“过”,提高青年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

2.健全管理办法,加强师生自律教育。

各高校要健全各类管理办法,并将其制度化,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规范网络运作,及时过滤不真实的信息,并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阻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防止垃圾信息、非法信息、骚扰信息及病毒信息的蔓延。要将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师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

3.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组织队伍建设。

高校一方面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所需要的人员编制和必要经费、设备等方面给予切实保障,并做好硬件与软件建设规划,抓好落实和检查。另一方面要对广大教职员工普遍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教育,建立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精通网络知识、熟悉网络语言、懂得网络游戏的思想教育者队伍,对校园微博客以正确的引导,使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相结合、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融为一体。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10号,2000-9-22.

[2]徐丽.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社会科学论坛,2007,(10).

[3]卢金珠.微博客传播特性及盈利模式分析.新闻记者,2010,(4).

猜你喜欢

博客舆情师生
舆情
舆情
舆情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