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光是金 财富就在身边

2010-05-14丽英博文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左撇子影楼口哨

丽英 博文

人们常常会听到有人在慨叹:“这年头钱越来越难赚了,机会越来越少了。”其实,事实证明他们的这种说法并没有多少道理,只是,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在我们的身边生意机会从来都没少过,而少的只是人们发现商机的生意慧眼和捕捉最佳机会的智慧。眼光是金,有心处处皆有生意可淘金。

慧眼识商机一:“左撇店”别样生财

2004年夏志强大专毕业后,便去省城找工作,但屡屡受挫,最后他饥不择食才找了一份每月只有600元工资的推销奶制品工作,他很是不甘心。

有一天,他到一家大型超市推销奶制品时,无意中听到一位顾客抱怨说,我们这种“左撇子”买“左”手用品真难,就连这么大的超市也买不到,如果在市里能有一家专门为“左撇子”服务的商店,那该多好呀。

听了这位顾客的话,夏志强忽然眼前一亮:在我的身边不是也有不少“左撇子”吗,他们不是也经常会为买不到“左撇子”用品而犯愁吗,“左撇子”用品市场一定有“钱”途。

于是,他决定不再推销奶制品,决定自己去创业!在辞去工作后,他便着手自己的左撇子生意。当他在省城繁华地段租下30平方米的小店后。却让他遇到了难题:哪里才能购进“左撇子”商品呢?他决定到网上去查。没想到竟有惊喜地发现,在国内果然有几家生产“左撇子”用品的厂家。于是,他马上便于对方取得了联系,很快他便拿到了一些专门为左撇子设计的鼠标、转盘电话、剪刀等“特种商品”,在经过3个月的紧张筹备后,2005年8月1日,夏志强的“强强左撇子方便店”终于在欢快的锣鼓声中顺利开业了。“强强左撇子方便店”刚一开张,马上便引起了轰动。每天进来购物或看稀奇的人群,简直要把方便店都要挤爆。光顾专卖店的多数是“左撇子”,但也不乏一些“右撇子”。一位做服装生意的“右撇子”女老板不仅买了一个“左撇子鼠标”,而且还买了一个“左撇子铅笔刀”,原来,她的儿子是“左撇子”。

可是在十余天后,“强强左撇子方便店”的顾客便开始少了下来,怎么回事?夏志强一征求顾客意见,原来,很多顾客反映主要还是他的“左撇子方便店”里商品还不够丰富,比如他的店里没有“左撇子”弹的吉他、“左撇子”用的削皮器等,这些都是他们向往已久的产品。于是,夏志强便根据顾客的意见,找到了一些乐器、五金生产厂家,请他们在生产右手产品的同时,也为“左撇子”制作一些同类产品。不料,这些厂家竟对“左撇子”用品一无所知。于是,他就耐着性子为他们讲解“左撇子”用品的情况,以及市场前景多么诱人。很快有3家厂家被他说动了心,他们先后开发了几十种“左撇子”用品。因夏志强的“左撇子方便店”内“左撇子”商品如今比较全了,能满足更多“左撇子”顾客的需求了。所以,他的生意便又渐渐火暴了起来。到2007年,2年左右的时间,夏志强便从“左撇子市场”赚到了6万多元的纯利润。

为了使更多人真正了解自己的“强强左撇子方便店”,打出自己的品牌,以更好地服务于“左撇子”,使自己从中“谋利”,2007年3月夏志强还专门请了几位电脑“高手”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左撇子”网站。他在网上不仅推广“左撇子”商品,同时还公布了热线订货电话,没想网站一开,果然见“效”,随后,便有很多“左撇子”通过网站,知道了热线电话后,把电话打了过来,有了解情况的,有定货的,店内的出“货”量开始每天比过去增加一倍,并仍呈现出上升趋势。现如今,“强强左撇子方便店”每天的纯收入都在300元以上,“左撇子生意”给他带来了滚滚钱财。

慧眼识商机二:“口哨”吹出新财富

邢晓英虽是个女孩,但小时候就像一个假小子,非常爱吹口哨。2005年她职业高中毕业后,便被安排在一家床上用品公司当工人,每天与刺绣打交道,不善于女红,男孩子性格的她很是苦恼,当然,在下班后,当她吹起自己钟爱的口哨,一天的不快便烟消云散了。

2006年元宵节的那天,市里在广场举行庆元宵活动,那天正赶上她轮休,于是,她也跑了去看,当一支由农民组成的锣鼓队上场后,他们精湛的表演,很快便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看着锣鼓队的精彩表演,邢晓英想:锣鼓是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口哨不是也同样如此吗?别人成立锣鼓进行表演会大受欢迎,我何不成立一支口哨队进行商业表演,肯定也会受到欢迎,从而为自己寻找一条新的“发财”路呢?

想到就干,第二天,邢晓英便很快找到了几个没有工作干得好姐妹,但姐妹们都心有顾忌,女孩子吹的什么口哨,怕被人看笑话,经过她苦口婆心的劝导,终于姐妹们答应了她的请求。她决定真正大干一场,于是,在床上用品公司辞职后,便把自己的“好姐妹口哨队”很快成立了起来。在口哨队成立后,她亲自担任“教头”,开始训练姐妹们吹口哨。训练了一段时间后,邢晓英便开始寻找自己的第一个客户,正好市里有一家大型商场搞开业庆典,于是,邢晓英马上找到了这家商场负责庆典事宜的经理,经过协商,经理答应了她的要求,在庆典当天,她的口哨队上台表演5个节目,报酬500元。

庆典当天,按事先安排,当轮到她的“队伍”上场时,邢晓英便让12个队员齐刷刷地站成两排,随着她的手一挥,一阵阵清脆跳跃的口哨便整齐地从队员们口中迸发了出来。一首节奏欢快的《恭喜发财》用口哨形式表现出来后,因耳目一新使人群中不时发出阵阵掌声与喝彩。一时间商场门口人流如潮。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表演结束后,负责庆典的经理又额外奖励了她300元。

这次成功的表演,为邢晓英的“好姐妹口哨队”赢得了好口碑,很快便有几家新开业的酒店、品牌服装店的老板找上了门,在经过几场表演后,本地的几家媒体记者便“慕名”前来采访,很快她的“好姐妹口哨队”便在当地声名鹊起。主动找她的商家更多了,并且一些举行婚礼的新人也开始找她们表演,图个新鲜,热闹。

然而,口哨队的演出多了,观众便出现了“审美疲劳”。2007年8月的一天,一家大酒楼搞周年庆典,因在请她们的同时,也请了舞龙队去助阵,因此,她的“口哨队”当天并不显得很出“彩”。为了让自己的“口哨队”再放异彩。几天后,邢晓英便请来了民间艺人,教大家学扭秧歌,队员可以边吹口哨边扭。当再次表演时,她的新招很快便得到了好评。

尝到甜头后,邢晓英紧接着又出新招,让队员们边吹口哨边跳现代舞,边吹口哨边表演魔术……当然她的“口哨队”出场费也在一次次水涨船高。而生意也是越做越火。

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邢晓英的“口哨队”也由最初的12人扩大到了现在的22人,并且在她的带领下先后参加大大小小不下300场演出,当然,也为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如今,吹“口哨”便为她“吹”来几十万元财富,使她成了响当当的小富婆。

慧眼识商机三:“粗粮馆”另类创富

在一家企业食堂做炊事员的陈宇良,由于企业的破产,使他失去了“工作”。为了生计,同年8月他背井离乡去省城闯荡,但究竟自己该干什么呢?他最先想到了利用自己会做饭菜的特长,在省城开家餐馆。

来省城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发现一处新开发的高档住宅区附近餐馆不多,自然竞争对手肯定就会很少。而他又认为能在这里买得起房的都是“有钱人”,而且这一带刚开始开发,相对也就会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于是,他便着手很快在此处盘下了一个门店。一个月后,他的“老陈美味食馆”便正式挂牌营业了。

因为在这里餐馆很少,附近的居民又大多是“有钱人”,开业后,店里总是天天顾客爆满,一个季度下来,他一算账,自己竟然纯收入万把元,想着自己以后可以大把赚钱,他每天心里都美滋滋的。

可是他的这种如意美梦没做多久,就被打破了。2005年10月,此处的开发已接近尾声,整个楼盘的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周围便出现了不少上了档次的酒楼,现在身处此地,他的餐馆真是“鸡”立“鹤”群,他的生意开始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那段时间,陈宇良很是苦恼,他在苦苦思考着出路,人也憔悴了不少。

一天晚上,因为生意不好,陈宇良早早地打了烊,一个人因为心情郁闷去街上走动,走着走着,一首《农民对城里人的抱怨》的歌飘到了他的耳朵里,寥寥几句,却很有意思:“

俺们刚吃上大米白面你们又吃粗粮了,俺们刚除完草你们又种草了……”

一瞬间,突然一个新的大胆念头在他的脑海中盘旋。对就开个“粗粮馆”,让城里人有一个换口味的地方,一定有市场。

很快他便将店面重新进行装修,不久,一个具有非常鲜明农家特色的农家院落就“落”成了。万事俱备,陈宇良便将餐馆更名为“新口味粗粮食馆”后,又重新营业了。

为了打开局面,在刚开业的几天内,陈宇良让厨师每天晚上用玉米片、黑米、红豆、花生米等熬上一锅清清爽爽的八宝粥,让服务员守在紧挨着的几家酒楼门前,等客人从里面消费出来后,便热情地把八宝粥奉上,让他们免费品尝。这些人尝了那八宝粥后,都赞叹不已,于是,在他们的真诚感召下,很多人就又很愿意进陈宇良的粗粮食馆去看。陈宇良趁机塞给人家一张宣传单张,介绍起店里的特色菜来,很多人都觉得这东西新鲜,说要带家人们来尝尝鲜。

他的这一招非常奏效,很快“新口味粗粮食馆”就被附近居民所接受,一下子便又开始热闹非凡起来,为了更加吸引顾客,紧接着他又推出了自己的粗粮三大系列,其中一个是粗粮系列,有“玉米面饼子”、“茭子面壳壳”、“小米粥”等,另一个是山野菜系列,什么“苦菜”、“芥芥菜”、“山蘑菇”等,还有一个就是风味小吃,什么“酸菜饺饺”、“葱油大饼”、“莜面鱼鱼”等。

果然,通过这么一“改”,以“粗粮食馆”的独具特色,陈宇良的“新”餐馆很快在这一带站稳了脚跟,并且牌子迅速打响。甚至到了晚上,在自家的停车场每天都把小车停的满满的。

就这样,陈宇良的“新口味粗粮食馆”生意越做越大,到现在,他在省城已经开了多家分店,“粗粮食馆”让他找到了赚钱的新财路。

慧眼识商机四:帮人辞职巧发财

张学勤大学毕业后,因专业不是很对口,他先后在几个企业打工后,不久就会辞了职。虽说,在几年中,随着辞职次数的增加,他学到了一定的辞职经验,但没有真正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对口固定工作,他又感到很是苦恼。

一天,又是他“胜利”辞职的一个日子,感到很是无聊又苦闷的他去找自己远在外地的朋友去玩,好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那个朋友叫刘江涛,当时正在一家小影楼做首席摄影师,他的朋友想跳槽到外地另一家规模较大的知名影楼去做摄影师,可是该小影楼正是缺人之际,影楼老板一直不同意。张学勤说:“你与老板斗气似的每天混日子,不是个办法,这样不仅对你辞职起不到好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到你的个人声誉,一旦你走出去,即使去了另一家知名影楼你也不会有好日子过,现在你要想轻松辞职,只有一条路供你选择,那就是更加勤奋地干好辞职前的最后一个月。”

朋友刘江涛觉得张学勤说得在理,第二天,便一改此前吊儿浪当的工作作风,工作时十分的敬业。影楼老板终于被他感动了,不但没有扣他的工资,就连违约保证金也全部退给了他,并且最后老板还亲自摆了一桌酒席,为他饯行。为此,刘江涛对张学勤佩服得五体投地,高兴得一个劲地叫他“辞职专家”。

没有想到,刘江涛一个劲喊“辞职专家”,却一下激发了张学勤创业灵感。他想,在日常生活中,辞职这种事实在是太普遍了,可是很多人都把辞职看得简单化了,在辞职时不注意技巧和方法,结果落下很多遗憾和尴尬,有如此需求,我何不专门做辞职顾问,教那些不知道如何面对辞职问题的人呢?

回到住地后,张学勤说干就干,很快便去当地媒体做了广告,第二天,便有人跟他取得联系,让他出谋划策,因是他的第一单,所以,他免费为该顾客做了辞职指导,在他的指导下,很快,他的第一个“顾客”便顺利辞了职,为了表示感谢,该“顾客”还为他送了一块匾,上书:“辞职者福音”,随后,跟他联系的“顾客”便开始越来越多,特别是经他指导后,成功的概率都非常高,他在当地的名气也开始越来越响了,于是,找他辞职的人也更多了,他已经达到了平均每周会接到十几单业务,即使按每单50元计算,每月他都会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2007年新年这一天,张学勤又开辟了一项“附加业务”——职业分析:帮顾客分析他是否适合从事目前的工作,分析他究竟辞职离开好还是留下好。这本是张学勤针对有意辞职的人开展的一项附加业务,没想到后来许多不打算辞职的人也上门请他分析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光此一项,每月就可以为张学勤带来五六百元的“额外收入”。到现在,张学勤每月的收入都能达到3000元以上。“辞职顾问”使他在帮助别人辞职时让自己发了财,并且终于满足了自己的心愿,让自己找到了一份对口的工作。■

猜你喜欢

左撇子影楼口哨
哦, 那让人魂牵梦绕的口哨
不要纠正左撇子习惯
夏日的绿口哨
钓鱼
国际左撇子日
左撇子
一只口哨
婚纱摄影中的玫瑰陷阱
中小私营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和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