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寒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综合治理途径研究

2010-05-09马正炳苏呈文

草原与草坪 2010年3期
关键词:补播碱草封育

马正炳,苏呈文

(青海省黄南州草原站,青海隆务 811300)

为探索出高寒地区退化草地“综合治理、持久见效”的新路子,青海省黄南州草原站泽库县根据国家科技部立项下达的“黑土滩”退化草地综合治理研究课题,于2001~2002年在泽库县高寒地区“黑土滩”大面积发生的典型地段,进行了综合治理研究,以期为该类型退化草地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技能。

1 项目区概况

泽库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中南部,是一个以藏族为主聚居的县。畜牧业是该县经济的主体,但生产水平不高,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县之一。全县草地总面积65.2×104hm2,可利用草地面积61.87×104hm2。牧民人均收入1 016.40元,各类牲畜年末存栏数78.95万头(只、匹)。全县中度退化草地有17.33×104hm2,重度退化草地有4×104hm2,中度以上退化草地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4.48%。70%以上的“黑土滩”退化草地分布在宁秀、和日地区,项目区冬春草地平均产可食草产量2127.3kg/hm2,不可食草和毒杂草产量为784.8 kg/hm2[1-3]。

选择退化严重并具有代表性的2块“黑土滩”退化草地作为试验区,试验地块Ⅰ位于尕群扎龙沟,海拔3 970m,地势缓坡,受益牧户3户;试验地块Ⅱ位于小泽库滩的杂迪,海拔3 780 m,地势平坦,选择中度退化草地做为重耙补播、人工点播地区,轻度退化草地做为封育区。该地区降水频繁,水量充沛,多风,试验区4~8月(牧草生长季节)的月平均降水量281.5 mm,月平均气温5.6℃,月平均最高气温12.7℃,月平均最低气温2.7℃,月蒸发总量688.8 mm。5~6月牧草出苗(返青)时对地温观测,日平均地温5 cm处6.66℃,10 cm处4.75℃,15 cm处3.89℃,20 cm处3.11℃。牧草生长期为100~120 d,无绝对无霜期。

2 供试材料选择

从青海铁卜加牧草良种繁育场引进适合高寒地区生境条件、气候特征和抗逆、抗病虫害的4种多年生大田供试品种垂穗披碱草(Elymrs nutans)、老芒麦(E.sibiricus)、普通早熟禾(Poa trivialis)、星星草(Eragrostis pilosa)和16种多年生小区供试品种。即:冷地早熟禾(P.crymophila)、早熟禾(P.annua)、星星草(Eragrostis pilosa)、紫羊茅(Festuca rubra)、西北羊茅(F.kryloviana)、高羊茅(F.arundinacea)、羊茅(F.ovina)、洽草(Koeleria cristata)、发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紫大麦草(Hordeum violaceum)、老芒麦(E.sibiricus)、细茎披碱草(E.dahuricu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沙生冰草(A.desertorum)、冰草(A.cristatum)。并对试验品种进行种子净度、发芽率的检验测定。

3 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和研究方法

3.1 前期灭鼠

2001年春季,采用人工投饵的方法投放青海生物制药厂生产的C型生物毒素与燕麦拌饵料,在项目村进行大面积集中连片灭治地面鼠工作,面积5.56×104hm2,平均灭效95%。项目种草开始前,采用人工用弓箭捕捉地下鼠的方法,在试验区又进行了地下鼠防治,两个试验区共捕捉地下鼠3 500多只,完成面积0.33×104hm2,地下鼠害控制面积达0.63×104hm2,平均灭效达92%。

化肥为美国产二铵(N含量18%),中国合肥产过磷酸钙(P含量12%)。

3.2 研究方法

大田试验处理Ⅰ耕翻单播多年生牧草,2001年5月下旬进行人工撒播,单播牧草品种分别为垂穗披碱草、老芒麦、普通早熟禾和星星草,播量分别为37.5、52.5 、15、15 kg/hm2,面积 41.73 hm2,耕深 15 ~20 cm,混施化肥分别为30和120 kg/hm2,播后进行复磨,播种深度2~3 cm。

处理Ⅱ为耕翻混播多年生牧草处理:2001年6月上旬进行人工撒播,混播牧草品种分别为垂穗披碱草、老芒麦、普通早熟禾和星星草,播量分别为:15、15、4.5、9 kg/hm2,面积28.09 hm2,耕深15 ~ 20 cm,混施化肥分别为30、120 kg/hm2,播后进行复磨,播种深度2~3 cm。

耕翻播种技术操作程序为:耕前施羊板粪(基肥)-深翻-施无机肥(二胺、过磷酸钙)-轻耙-镇压-撒种-复磨。

重耙补播(混播)多年生牧草:面积186.67 hm2,(包括人工点播),耙深5~10 cm,补播牧草品种为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2001年6月中旬进行人工撒种,播量分别为12和22.5 kg/hm2,播后进行复磨,播种深度3~4 cm。重耙补播机械程序:重耙-撒种-复磨。

小区试验地处理 选择在试验地块Ⅱ附近,播前进行人工除草、平整土地。小区由北向南设置为长方形,每小区面积2 m×4 m,供试牧草进行条播,行距为15~30 cm,16个品种,3次重复,采用间比法排列,在每个重复的第1个小区和最后1个小区设对照,每2个对照之间有排列数目相同的供试品种4个。第1、第2重复采用逆向式排列,第3重复采用随机法排列,第1重复施二胺 7.5 g/m2,第2重复施磷肥7.5 g/m2,第3重复不施肥。

4 结果与分析

4.1 牧草第1年生长情况

供试的16个品种,除高羊茅、洽草两种牧草未出苗外,其余品种和大田牧草基本完成出苗,出苗率达70%以上,植株发育良好,对当年牧草的越冬和翌年的发芽打下良好基础。翻耕地当年牧草高度比补播草地高2 cm,说明草地耕翻可有效改善土壤通透性,施肥后大大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改善了土壤结构,有效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牧草生长的第1年,90%为苗期,只有少部分进入分蘖期(表1)。

表1 2001年试验地播种牧草出苗、株高度Table 1 Height and seedling of grazing in the experimental field in 2001

续表1

4.2 牧草生长第2年物候期及产量

从表2看出:第2年,个别品种表现一般外,大部分品种有较强的越冬能力。生活力以早熟禾属和羊茅属表现弱,其余品种都较强,显示了对该地区的适应性;由于海拔较高,年积温低,昼夜温差大,牧草生长天数相对较短,8月底已进入枯黄期,供试品种个别牧草虽然进入了种子乳熟期,但因受到霜害,子粒无法饱满。全部品种未完成生育期,不能结实。产量表明,小区品种细茎披碱草和冰草出苗率好,分蘖多,营养枝生长茂密,产量也高,其他品种效益不明显。

表2 2002年试验地物候及产量Table 2 Yield and phenology of the experimental field in 2002

4.3 不同肥料供施小区品种的产量

表3表明:个别牧草产量结果不明显,绝大多数牧草施肥后增产明显,个别品种增产幅度较大。牧草生长高度没有明显的差异。牧草施肥后大大促进了分蘖和营养枝的生长。

4.4 重耙补播牧草和天然草地封育后草群结构变化及增产

从表4看出,经过2年的治理,重耙补播和天然草地封育,草地高度、盖度和产量都增加了1倍以上,表明重度退化的“黑土滩”草地采取补播封育进行治理是很成功的,值得大力推广。天然草地封育后,不仅提高了高度、盖度和产量,也减少和抑制鼠害危害[3]。

5 结论

通过试验分析,初步得出如下结论:选择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草种,是治理“黑土滩”较理想的牧草品种。在重耙和耕翻前,施有机肥(羊板粪)和无机肥(二胺、过磷酸钙),可大大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4]。

表3 2002年小区牧草不同肥料供施产量对比统计Table 3 A contrast of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on yield in 2002 kg/m2

表4 2002年补播、封育草地草群结构及增产Table 4 The structure and increase production of reseeding and enclosed meadows in 2002

通过引种选育出的细茎披碱草和冰草,在高寒地区生长旺盛,适应性强,可进行大面积的试种、推广。

“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后,进行围栏封育、防除毒杂草等保护措施,有助于巩固治理成果[5]。

[1] 阿不力孜,张磊,张希山,等.普通红豆草品种区域比较试验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9(2):51-56

[2] 叶红霞,张海林.三种披碱草属牧草对比试验[J].青海草业,2007(3):12-14.

[3] 桑永燕,宁洪才,屈海林.禁牧封育3年后退化草地生物量测定[J].青海草业,2006(3):7-9.

[4] 逮庆章,王鸿运.人工种草治理"黑土滩"模式的构思与探讨[J].青海草业,2007(3):18-22.

[5] 辛总秀.青南地区草地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J].青海草业,2000(3):24-26.

猜你喜欢

补播碱草封育
补播时间和补播草种对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的影响
原生草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封育和放牧对牧草甘青针茅营养成分的影响
羊草混播披碱草的好处及栽培技术
不同封育措施对荒漠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西藏3 种野生披碱草农艺性状分析
补播对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退化沙化草地人工补播植被重建研究
封育对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