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漱溟对林彪的不寻常态度

2010-04-23张建安

世纪 2010年2期
关键词:梁漱溟林彪接班人

张建安

梁漱溟

对于林彪,梁漱溟在建国前后均没有任何评论。但在1970年讨论“宪法草案”时,梁漱溟出于公义,不能不提出自己的观点。

公开反对林彪作为接班人写进宪法

当时的林彪,正是最得意的时候。在1969年4月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中,已十分引人注目地规定了:“林彪同志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1970年,林彪的名字更进一步地写进“宪法草案”中,支持声响彻全国。在全国政协军代表征询政协委员们的意见时,经历过多次运动后的政协委员们,没有一个敢于提出对“宪法草案”哪怕是字句上的些微意见。

在这样的情况下,梁漱溟却在最后一次学习会上十分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据我的浅见,近代的宪法最早产生于欧洲,首先是英国,其重要出发点之一是为了限制王权。换句话说,就是为了限制个人的权力太大。有了宪法,则从国家元首到普通公民,都得遵循,且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而不允许把任何一个个人放在宪法之上。如有把个人放在宪法之上,则宪法的执行便必定不完善、不彻底。因此,我认为,现在的‘宪草’序言中,写上了个人的名字,包括林彪为接班人,都上了宪法,这是不妥当的,起码给人有个人高于宪法的感觉。接班人之说,是中国的特殊情况,而宪法的意义是带有普遍性的。不能把特殊性的东西往普遍性的东西里边塞。但我声明,我不赞同把个人的名字(包括接班人)写进宪法,并不是反对选择某个人当接班人。中国历来有自己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现象。接班人之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客观存在,而不在于某个人的好恶,或赞成,或反对。”接着又说:“这次‘宪草’的条文比先前那部宪法少了许多,条文少不见得就一定不好,但有的重要条文少了却不甚妥当,比如设国家主席。一国的元首,不能没有。设国家主席是一回事,选谁当国家主席合适是另一回事。现在的‘宪草’没有设国家主席这一条,不知为何?”

这些观点从现在看来是客观而公允的,但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一语而惊四座,且带有巨大的政治风险。短时间的沉默后,很快就有人表示:“在小组学习中竟然出现这样‘恶毒攻击’的言论,绝对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批判!”还有人紧跟着说:“这种反动言论要在外头讲,当场就会被革命群众批倒斗臭,砸个稀巴烂!”气氛非常紧张,但梁漱溟是经过深思熟虑而说出这样的话的,心中自有坚强的定力,绝对不会因为这样的指责恐吓而改变态度。这次学习会上,军代表正巧有事没参加。主持小组会的召集人之一于树德马上宣布:“一、情况向上反映,听候处理;二、谁都不许向外扩散,谁扩散责任自负。”这样,梁漱溟所承受的风险被压到最小的范围内,但即便如此,知道此事的亲友们无不为梁捏一把冷汗。好在上层的政治形势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更有周恩来的暗中保护,所以几天后的会议上,召集人宣布:“上级的指示,因为是征求意见,提什么意见建议都是可以的。”梁漱溟因此摆脱了批判。

从梁漱溟提出的观点中不难看出,梁漱溟对林彪的态度是从宪法及国家的根本利益上引发的,他反对将林彪的名字写进宪法,也是从宪法的根本意义出发的,而非针对林彪个人。当然,此时的梁漱溟更不会料到,一年之后,林彪就从“红人”急转直下而成抢班夺权、策动武装政变失败后的叛国罪犯,坠毁于叛逃的途中。紧接着就是全国范围的“批林整风”运动。再往后,梁漱溟更没有想到,“批林”竟与“批孔”合二为一,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起来。“批林批孔”显然被有意地上升到政治路线的斗争上,在江青等人的全力推动下,此种舆论甚嚣尘上,举国鲜有敢异议者。

一九七五年,梁漱溟致香港友人周植曾的信

将刘少奇、彭德怀与林彪截然分开

此时,又是梁漱溟,经过自己的独立判断,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对林彪的态度是这样的:“我之批林有些不同于众的说法,颇受众人非难,竟然加我以尊孔保林的罪名。盖我认为林贼(何)尝有什么政治路线可言?他不过一心要搞政变夺权而已。如刘少奇、如彭德怀,尽管其路线不对,不是无产阶级革命之路,却他们各有其公开的主张提出来;他们自以为是对的,是为国家大局设想的。林贼何曾如此?表面上他主张在宪法中设国家主席,希望毛主席来担任,实则自己想当国家主席,又不好出口。什么‘天才论’,全是假托词,全是花样假招。他同他的妻和子以及少数私党在阴暗角落里搞鬼,难道也算他为国家大局设想的路线吗?假若他当真为国家大局设想需要设国家主席,而且在毛主席不担任时,自信他来担当是相宜的话,他亲向主席提出商量,那样,我承认他算得上是有路线。他未曾这样做。说路线,总是为大局前途设想的;你不能把他们不敢见人的‘五七一工程纪要’说做路线。在林贼虽无路线可言,然而他之所为却在破坏毛主席领导的正确路线,那么,也就可以说做党内的第十次路线斗争。

学习会同人在这里却指责我把无产阶级政治中路线斗争,说成是封建国家或资本主义社会彼此个人间的权力之争,有意反对领导党之所论定。那对我是一种诬赖。”(梁漱溟:《批孔运动以来我在学习会上的发言及其经过述略》)

在这些发言中,难能可贵的是梁漱溟为刘少奇、彭德怀的辩解。当时,曾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早已蒙受冤屈,被“永远开除出党”,被批判为“叛徒”、“内奸”、“工贼”,而且被诬为“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总头目”,于1969年11月12日含冤离开人世。不仅如此,江青、康生等人还一次次栽赃陷害不愿意证明刘少奇是“叛徒”的正直人士。历史学家翦伯赞就是因此而被迫自杀的。彭德怀的情形与刘少奇相似。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对刘、彭之事,唯恐避之不及,生怕惹火上身,使自己也成为“反革命分子”。哪想到,梁漱溟竟然公开宣称刘少奇、彭德怀二人“自以为是对的,是为国家大局设想的。林贼何曾如此?”他还说:“林彪的一套都不是关于中国前途的公开主张。”“一个政治家,为国家、民族之前途设想而提出的公开主张,才能称得上是路线。”“从做人角度看,光明是人,不光明是鬼!林彪就是一个鬼,他够不上做人,没有人格,这就是我对林彪最严厉的批判;而刘少奇、彭德怀不是这样。刘少奇的主张很多,总是公开的。彭德怀也有公开信给毛主席,他对党的路线、政策有怀疑,公开提出自己的主张。他们的错误只是所见不同或所见不对。但他们都有为国家、民族前途设想而提出的公开主张,是明明白白有路线,够得上路线的。”(李渊庭阎秉华:《梁漱溟年谱》)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敢说这样的话,真是天大的胆量,有着天大的底气,秉承了中华五千年来最优秀知识分子最淳厚的品质!

梁漱溟将刘少奇、彭德怀与林彪截然分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联系中央文献出版社在《毛泽东传》中关于毛泽东当时思想状况的分析,我们会更深地理解梁漱溟此举之不同寻常。

猜你喜欢

梁漱溟林彪接班人
谁更需要读书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
林彪最后一次题词
未来的接班人,准备好了吗?
梁漱溟的“不贪”
粱漱溟:金钱哪有人才重要
庐山会议之后的林彪
林彪之病
加油!接班人
可敬的特殊『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