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庐山会议之后的林彪

2017-05-23于运深

中外文摘 2017年9期
关键词:叶群林彪封信

□ 于运深

庐山会议之后的林彪

□ 于运深

庐山会议后林彪的变化

到1971年,我在林彪办公室已经7年,是老秘书了。

1970年庐山会议后,本来就深居简出的林彪,更加孤家寡人,情绪低落到谷底。林彪西客厅门外的墙边,摆了一台八音盒,有小型旅行箱那么大。林彪的房间从来不摆杂物,只有这台八音盒是例外。叶群说这是康生从抄家物品中选的。每当林彪要散步时,内勤就把八音盒上足弦,能放出十几首歌曲。但庐山会议后,林彪再也没有听过。听内勤说,林彪偶尔吃的零食也不再吃了。

1970年,叶群把四个秘书调走了三个,本来我的工作就很忙,现在四个秘书的工作全压在我一人身上,工作量大得几乎不可想象。我忙得晕头转向,根本没有注意叶群情绪上有什么变化。只是感觉林彪情绪变化非常明显,本来他就不爱说话,此时更加沉默寡言,而且也不听我们秘书讲文件了。他很少会客,也不愿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谈什么,甚至多少天没有一句话。

林彪平时除了出去“转车”,就是独自一人在室内踱步,更多的时间是一个人蜷缩在沙发里,看来是更加郁闷了。

这一段时间,林彪口述过几张纸条。例如:开朗、愉快、活泼;转移注意力;充其量坏不到哪里去,不要着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偏食,多换样子;多运动……林彪让保密员李根清把这些句子用毛笔抄成三份,分别贴在叶群、林豆豆、林立果卧室的门后。

1971年新年过后,林彪吩咐李根清:“你写句话挂到叶群卧室——‘说到底,坏不到哪里去。’”李根清找叶群取条幅,叶群说:“不用写了。告诉首长,我知道了。”难怪“九一三”事件后查抄毛家湾,只发现林彪的两张纸条,原来有些条子并没有落实到纸上。看来叶群没有把林彪的安慰当回事。

林彪认为没错,坚持不写检讨

1971年4月15日,中央召开的批陈整风汇报会开始。4月20日,周恩来将批陈整风汇报会议文件及毛主席有关批示送林彪阅,并示意林彪到会并讲话。4月24日,我给林彪报周恩来关于批陈整风汇报会议的情况报告,其中有:“会议希望主席、林副主席能见大家一次,如能给大家讲几句话更好。”林彪听了我的报告后,没有表态。以后林彪解释说:“一个人在捣鬼,还是没捣鬼,自己说了不算数,要别人说了才算数。我不出门,不说话,不找人谈话,不是有什么顾虑,而是少让别人制造紧张空气和给人以话柄。”

有一次李根清给叶群送文件,叶群正在打电话,说:“林彪同志最近身体不好,情绪也不好,晚上吃两次安眠药还睡不着……历史上都是站在他一边的,支持他的,把他捧得那么高,现在又整他……”这是叶群的心里话。

1970年庐山会议前,林彪就很少批文件了,一些文件都是叶群让李根清模仿批的。叶群愿意批就批,大多数是“同意主席批示”。林彪从庐山上下来,除了听我讲点中央传阅件外,几乎不听任何其他文件了。那时三天两头文件都报不上去,只能压着,一些重要传阅件在叶群那里也压好多天回不来,大多数文件只能原封不动退回去。

李文普说庐山会议后林彪写过一个检讨,这件事我不知道,不知道李文普是怎么知道的。实际上,有一份署名林彪的检讨书是叶群的口授。1971年春天,叶群在毛家湾的院子里边晒太阳,边口授林彪的信,由秘书王焕礼记录。信的大意是:我(林彪)对部队要求不严,脾气不好,今后应该加强对部队的约束,听党和毛主席的话。叶群说是林彪的意思,但到底是不是林彪的意思,并没有得到证实。不过叶群口授的林彪这封检讨信,没有送给毛主席,被压了下来。也就是说,林彪从来没有写过检讨信。

林彪在4月中旬接见黄吴李邱时,明确说:“根据我的看法,你们没错。你们检讨,我不怪你们,也不会生气。但我不会检讨。”

最后一封没有发出的信

“九一三”事件后,时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的吴忠曾带人从毛家湾查抄到林彪1971年5月23日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在信中,林彪向毛主席提出“四不一要”:

……实行“四不一要”的做法,一是在暂定十年之内,对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大军区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经过批陈整风以后,现任中央和中央(政治)局人员基本上应当说是可靠的],实行不逮捕、不关押、不杀、不撤职等四不,如果他们某个成员有错误,可经过党内思想批判来解决,他们有病,可找人代替工作,如果病故则提升其他人接替,至于久病要求退休者则按退休干部处理,一要就是遇特殊情况要执行主席面授机宜指示。

林彪这封信是如何成稿的我不知道,但林彪对我讲过这封信的内容。我记得林彪曾把我叫来,口授了信中的主要内容“四不一要”。林彪边想边说,我拿一张白纸记录下来。

九届二中全会后,林彪身边有四位秘书:我、王焕礼、李春生、宋德金,还有保密员李根清,他们都能帮助林彪记录。王焕礼是庐山会议后调来的,宋德金也是新秘书,主要负责读书。他们两人都没有上庐山。我和李春生上了庐山,而林彪并不知道李春生也上了庐山,只知道我上了庐山,加上我是老秘书,所以林彪有什么事爱找我去办,还几次表示他“想见毛主席”。

林彪给毛主席这封信里的“四不一要”是他自己的意思。从庐山上下来,叶群忐忑不安,黄永胜、吴法宪等人也都忐忑不安,不知道会被如何处置。尤其是叶群,老在林彪身边讲怕被弄到农村去之类。

我记录“四不一要”时叶群不在场,我记录后林彪并没有让形成信。形成信恐怕是叶群的意思。所以我并不知道有这样一封信。我认为,林彪不可能亲自写这封信。林彪后期连画圈都嫌累,批几个字都要工作人员模仿,绝不可能写这么长的信。这应该是叶群张罗的结果,至于叶群让谁整理的我不知道。

叶群在庐山“翻了车”,她的“原则”是不知道庐山情况的秘书坚决不让知道相关的事。很可能像叶群的两次检讨一样,是叶群找军委办公厅的人捉的刀。

这封信为什么被林彪压下来了?据查抄出这封信的吴忠说:“林彪深思熟虑,反反复复,授意、起草、修改,抄清以后还放置了三天,考虑送还是不送。林彪征求周恩来的意见,周恩来说:‘有这个必要吗?’于是林彪把这封信压下来了。”最后,林彪没有送出这封信,叶群把信锁在她的保险柜里。

(摘自《同舟共进》2016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叶群林彪封信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这封信值得更多人看到——探寻《见字如面》背后的故事
奇怪的信
我是如何仿林彪字体批文件的?
叶群的人情味
叶群的人情味
林彪也“家暴”
黄克诚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写林彪
辽沈、平津战役时我给林彪当秘书(上)
高岗、林彪是否反对出兵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