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粘连松解汤配合西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58例

2010-04-13李积良王继宁青海省中医医院中医科西宁810000

陕西中医 2010年9期
关键词:肠粘连行气肠梗阻

李积良 王继宁 青海省中医医院中医科(西宁 810000)

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很常见,占各类肠梗阻的30%左右[1]。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常常使病情加重并需手术治疗。我科从 2002年 1月至 2008年 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运用自拟肠粘连松解汤加味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58例,除 5例手术外,其余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58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6例 ,女性 22例;年龄 21~75岁 ,平均年龄 4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2h~2d;所有病例均有腹部手术史,其中 37例有腹痛、腹胀和呕吐,41例同时伴有肛门不排气、排便;12例同时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肺疾病,坚决不同意手术治疗。

诊断标准 临床综合征: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可见肠型或蠕动波,肠鸣音亢进;X线检查,立位片见腹部有多个液平面或阶梯状液平面。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静点抗生素。全静脉营养支持,对症处理。

中医治疗:以自拟肠粘连松解汤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药物组成:大黄、芒硝、枳实、桃仁、赤芍、木香、乌药各 9g,川朴、炒莱菔子各 15g,当归 12g。1d2剂,1剂煎水 500mL,分次从胃管内注入。给药后加闭胃管 30min。 1剂煎水 300m L,待温热时灌肠。

疗效标准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守治疗12~48h后,如有绞窄性梗阻的征象,均转为手术治疗,视为无效;患者腹痛缓解并消失、腹胀消失、肛门排气、排便能正常进食,X线检查:腹部液平面消失,为治愈。

治疗结果 58例患者,53例治愈,5例无效,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征象而手术治疗后痊愈。

讨 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外科常见的疾病,大部分患者有腹腔手术史[2]。近年人们为了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研发了预防粘连的有效药物和生物屏障技术[3],但是仍然不能完全解决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其发病原因多为手术中机械刺激损伤脏器浆膜和腹膜,炎性渗出,手术中止血不彻底而形成的血肿,肠管暴露时间过长及异物进入腹腔而致,手术治疗虽能解除梗阻,但又可形成新的粘连,而非手术治疗可减少粘连机会。

肠梗阻属于中医“关格”、“肠结”、“腹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肠为“传化之腑”,总司饮食之传导,消化转输之功。肠梗阻是由于湿热蕴结、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所致。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和“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以肠粘连松解汤加味,方中大黄、芒硝通里攻下,消积泻热,润燥软坚;厚朴宽中下气;枳实行气导滞;木香、乌药行气止痛;桃仁、赤芍活血化瘀;当归养血活血;莱菔子消食除胀,全方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而通腑,结合西医的一般性治疗,中西医结合,有效的减少病人再手术的可能,缩短住院时间,费用低廉,取得良好疗效。

[1] 钱 礼.腹部外科学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76.

[2] Ellis H.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dhesions:focus on intestinal obtruction[J].EurJsurg,1997,577:5-9.

[3] Cohen Z,Senagore AJ,DaytonM T,et al.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adhesions by a novel,glycerol/sodiumhyaluronate/carboxymethylcellulose-based bioresorbable membrane:a prospective,randomized,evaluator-blinded multicenter study[J].Dis Colon Rectum,2005,48(6):1130-1139.

猜你喜欢

肠粘连行气肠梗阻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五 “陈抟睡功(一)”“吕祖行气诀”导引法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5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