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合用治疗盆腔炎性包块7例

2010-04-13李雪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中西药下腹附件

李雪琳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云南普洱 665000)

笔者以中西药合用方法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效果尚可,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7例均为已婚妇女。年龄最小 23岁,最大 41岁;发于左侧 5例,发于右侧 2例;已生育并有过人工流产 1~3次 4例,已生育但未做过人工流产 2例,未育但有过人工流产 1例;病程最短 1月,最长 2年;急性输卵管卵巢炎 2例,输卵管卵巢囊 肿4例,输卵管积水 1例。均经妇科检查及彩色B超检查确诊。

诊断标准为下腹坠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子宫及附件区触痛、一侧附件区肿块。超声检查一侧附件区混合性肿物、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积水。

2 治疗方法

根据病程长短、包块大小、年龄体质加减用药。①中药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瘀消癥、清热解毒为主,拟桂枝茯苓丸与自拟消瘤方加减。药用黄芪 30g,党参 15g,桂枝 12g,茯苓 30g,牡丹皮 15g,赤芍 15g,桃仁 15g,莪术 10g,大黄5g,鸡内金粉 15g,冬瓜仁 20g,败酱草 15g,厚扑 15g,牛膝10g。每日 1剂煎服,另用甲珠粉 5g、三七粉 5g兑药汁服,随症加减,共用药 20天。②西药以抗炎、抗菌、活血化瘀、消肿。5%GS250mL+PGNa640万 U,静滴,qd;甲硝唑200mL,静滴 ,qd,7~10天 ;5%GS250mL+丹参粉 0.8g,静滴,qd,10~15天。③包块一侧微波治疗或暖水袋温热敷等。治疗 20天后停药,查血 Rt、B超检查。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炎、B超证实炎性包块消炎。有效:临床症状消失,B超证实炎性包块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肿块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治愈 2例,有效 5例,总有效率 100%。

5 典型病例

王某,女,27岁,已婚。育有一男孩,人工流产 2次。下腹坠胀 1个月,腰骶部酸痛半月,加重 1周。伴头昏、乏力、口苦,心烦失眠,月经未行,白带稍多、色黄有味,大便干结如羊屎已 1周、每 2~3日排出数枚,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左下腹压痛,查血白细胞及中性偏高。妇检阴道中量黄色脓性分泌物,宫颈Ⅱ度糜烂,子宫活动性可、压痛(+),于左侧附件区触及约鸭蛋大小肿块、活动性,左附件(-)。B超示盆腔炎性包块(左侧输卵管囊肿)。中医诊断为症瘕(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西医诊为盆腔炎性包块。中西药合用治疗,用药 3天后排出干结羊屎大便多枚,接着每日排出大量干结羊屎便、有时每日 2~3次,症状亦随之减轻,7天后开始排出条形软便,症状进一步减轻。15天后腰腹痛已明显消失,左下腹压痛不明显。中药随证加减治疗 20天停药复查,血 Rt正常,B超示包块消失,痊愈。

6 讨 论

本病属中医“症瘕 ”、“积聚”等范畴。为经期、产后、房事,感染湿热邪毒,湿热蕴结客于胞脉,气血运行不畅,日久湿热瘀血互结所致。《妇科经纶》云:“妇人之病,有导于丈夫者,或因产后血虚受寒,或因经水往来取冷过度,非独因饮食失节,多挟血气所成也……此为胞中有恶血,久则积成血瘕。”《妇人良方》谓:“妇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经闭积,或产后余血未尽,或风寒凝瘀,久而不消,则为积聚症瘕矣 ”。因此,气虚、血瘀、痰湿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治疗当用攻补兼施、益气活血、化瘀消症、清热解毒除湿治疗为主。桂枝茯苓丸合消瘤方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益气扶正,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活血化瘀、缓消症块,大黄、莪术活血化瘀、消症散结,大黄、冬瓜仁、败酱草清热除湿解毒、泻下积滞,厚朴行气活血除胀,牛膝引诸药下行直达病所,穿山甲粉、三七粉、鸡内金活血化瘀、消症散结、通络止痛。

西医认为,盆腔炎性包块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浆液渗出物积聚而形成。或由发炎的输卵管与卵巢相互粘连,盆腔腹膜、结缔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形成。或内生殖器一处或多处炎症加重、蔓延所致。盆腔炎症多为混合性感染,病原体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故用青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另盆腔炎腹膜充血、水肿,故用丹参粉针剂以活血化瘀,促进肿块吸收。

猜你喜欢

中西药下腹附件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关于TSG 07——2019附件M与TSG Z0004——2007内容的对照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附件 注释体例
中西药治疗奶牛乳房炎
羊链球菌病的中西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