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疗效的影响

2010-04-13陈小华陈梅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16期
关键词:头痛实验组疼痛

景 莉,陈小华,吴 云,陈梅芳

(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神经内科,江苏扬州,225003)

慢性紧张型头痛是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除了与颅周肌肉的损害有关外[1],也与精神因素有关,是以头颈部为中心的肌肉持续收缩而引起的头痛[2],常表现为慢性头部紧束样或压迫性疼痛,通常为双侧疼痛,每月头痛超过15 d,多数患者伴有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3-4],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本文报告对82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2月~2008年2月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共 82例,男 29例,女 53例,年龄16~60岁,平均(36.5±9.42)岁,病程 3个月~12年,平均(37±8.19)个月。82例均符合1998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慢性紧张性头痛诊断标准[5]。

1.2 方法

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1例,男13例,女 28例,平均(37.48±9.08)岁;对照组41例,男16 例,女25例,平均(36.15±8.89)岁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病情以及用药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经过心理干预4周后比较2组焦虑 抑郁状态及头痛程度。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症状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症状量表(HAMA)对患者进行抑郁、焦虑量表评分,HAMD评分>17分为抑郁状态,HAMA>7分为焦虑状态。

运用数字式疼痛评定法评估头痛。将一条直线等分成10段,一端“0”代表无痛,另一端“10”代表极度疼痛,患者可选择其中一个能代表自己疼痛感受的数字来表示疼痛程度。

2 心理干预

2.1 症状评估

了解病史,分析患者心理状态,收集患者生理、心理与社会方面的资料,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心理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心理支持治疗措施。

2.2 认知干预

进行慢性紧张型头痛及其相关知识讲座,告知患者心理因素对慢性紧张型头痛的影响,以及保持稳定的情绪对于本病的重要性。与患者共同剖析病情中负性情绪的成因及对疾病的消极影响,给予解释、鼓励等心理支持。

2.3 心理支持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倾听其诉说,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邀请已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此外,还可根据每个患者的家庭、社会、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2.4 日常行为指导

指导患者建立科学的生活制度,合理安排饮食、休息,适度运动,让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学会基本的放松方法。可应用音乐疗法调节患者的情绪,增强免疫功能,缓解紧张,消除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6]。

3 结 果

2组患者HAMD评定结果的比较:干预前实验组为(19.49±9.16)分,对照组为(19.67±8.99)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为(14.45±7.93)分,对照组为(17.92±7.12)分,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HAMA评定结果的比较:进行心理干预前HAMA评分,实验组为(10.28±3.27)分,对照组为(10.16±2.98)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为(5.73±2.73)分,对照组为(9.87±3.65)分,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头痛程度变化比较:心理干预前实验组评分为7.03,对照组评分为7.12,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实验组评分为3.94,对照组评分为6.67,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 论

紧张型头痛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心理干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7]。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其中针对焦虑抑郁情绪进行的心理干预居多[8-9],通过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支持、劝解、保证、疏导、暗示和环境调整等,可增强患者对精神应激的防御能力,重建心理平衡,激发患者的斗志与动力来与疾病抗争。同时,及时的心理干预可解除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10-11]。

[1]Jensen R,Bndfsen L,Olesen J.Muscular factors are of importance in tension-type headache[J].Headache,1998,38:10.

[2]王灵芝,王亚静.护理干预对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2):105.

[3]王俊峰,陈豪,张中银,等.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紧张型头痛患者的观察及治疗[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2002,2(2):106.

[4]陈小华,叶兴荣,陈正东.帕罗西汀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对照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8):41.

[5]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4.

[6]吕小红,陆益线,廖新颖.音乐疗法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B):106.

[7]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8.

[8]姜晓丽.心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1):169.

[9]冷晓辉.心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11):62.

[10]韩红敏,马丽利,尹桂梅.心理干预对颈椎骨折伴截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564.

[11]杜润法.药物加心理干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障碍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5):516.

猜你喜欢

头痛实验组疼痛
头痛应该灸哪里?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头痛与口疾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远离头痛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