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临床继续医学教育参考答案(5)

2010-04-1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蛋白酶体核糖体酮类

1 名词解释

(1)再灌注损伤:是急诊外科实践中常见的组织器官损伤之一,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的病理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不仅可引起消化道局部的组织损害,而且可以导致肠内细菌和毒素移位到体循环,引起网状内皮系统发生系统反应,进而导致大量相关介质及细胞因子的释放,甚至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2)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体内ATP依赖的高效蛋白降解途径,可高度选择性的降解细胞内大部分蛋白,调节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其中蛋白酶体是这个途径的作用核心。

2 选择题(请选择1个或1个以上答案)

(1)ABD (2)ABC (3)AC (4)ABCD

(5)ABCD (6)BCD (7)A (8)C

(9)ABC (10)BC

3 简答题

(1)简述脂质过氧化反应在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答:脂质过氧化反应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DA是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代谢产物,是反映体内氧化损伤的指标之一,其生成量随氧自由基生成增加而增加。脂质过氧化反应及MDA破坏肝细胞及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削弱人体免疫机能,激活枯否细胞释放细胞毒性因子、刺激脂细胞合成胶原蛋白,参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与肝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简述双向正压通气(BiPAP)改善左心衰的机理。

答:①最主要的是双向正压通气造成胸内正压,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脏前负荷降低,从而缓解肺淤血;②机械通气可减少呼吸肌作功,降低耗氧量,CHF加重期患者存在组织水平缺氧,正压通气可通过增加氧输送,改善组织氧供,降低横膈活动幅度,减少膈肌运动,减少呼吸做功,由此减少代谢需求量。③胸内正压减少左室负荷,有利于左心功能改善。气道正压给氧可防止和减少肺毛细血管液体渗出;加压气流又可使气道内泡沫破碎,以利通气。同时通过正压通气作用升高胸内压,降低左室跨壁压,即左心室内压和心包压力(胸腔内压)之差,从而减轻 CHF患者心脏后负荷,增加心搏出量,增加LVEF,缓解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症状。以上结果使心率减慢,心肌耗氧量降低,从而有利于心功能改善。④BiPAP能够改善CHF患者肺泡和肺间质水肿,扩张陷闭肺泡,保持功能残气量,增加肺组织顺应性,促进肺泡气向血流弥散,改善肺弥散功能,从而提高 PaO2,降低 PaCO2。

(3)简述口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

答:口恶唑烷酮类抗菌药有不同于其他抗菌药的独特作用机制。虽然还不完全了解,但已知目前用于临床的利奈唑烷通过阻止 NΟ甲酰氨酸ΟtRNAΟmRNAΟ70S核糖体第三复合体的形成从而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的初始阶段,它似乎结合到50S核糖体亚单位的23S转肽酶中心,阻止50S和30S核糖体亚单位与mRNA和tRNA的结合而防止70S初始复合体的形成。而70S初始复合体的形成是细菌转译过程的重要步骤。其他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四环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和链阳性菌素)作用的是蛋白质合成的延伸部分,这种作用机制上的不同使利奈唑烷与其他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几乎不存在交叉耐药问题。

口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谱非常广,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青霉素肺炎球菌和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对骨髓、肺部、脑脊液等的渗透性和组织浓度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良好。

(4)简述抗真菌药物有几类。

答:抗真菌药物有下列几类:①抗生素;②唑类抗真菌药;③烯丙胺类;④核苷类;⑤棘球白素类。

猜你喜欢

蛋白酶体核糖体酮类
核糖体成熟因子RimP、Era和RimJ的研究进展
核糖体生物合成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例析翻译过程中核糖体移动方向的判断
梵净山土壤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JS 31-2生产的Ⅲ型聚酮类化合物
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γ的肿瘤相关靶蛋白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定殖菌Aspergillus fumigatus中一个新的聚酮类化合物
王丰:探究蛋白酶体与疾病之间的秘密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3-芳基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紫红獐牙菜7种酮类成分分离及体外抗氧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