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观察

2010-04-1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毛细血管人民卫生出版社脑损伤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苏东台,224200)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问题,发病率为5%,症状为非特异性,累及各个器官,其严重程度亦各异,影响愈后。部分患儿因为血液粘稠度在增高,血液淤积可引起多系统功能障碍,而预后不良[1]。目前治疗一般采用常规稀释疗法和换血疗法,但常规稀释疗法效果欠佳。换血疗法因条件所限,难以开展,且存在换血量估计不准导致贫血等问题。本科于2000年以来运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取得良好疗效,方法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0年8月~2007年12月入住本科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40例。胎龄均大于37周,体重 2 500~3 000 g 26例,大于 3 000 g 14例。入院年龄为出生后30 min~出生后5 d。出生时阿氏评分4~7分12例,小于4分28例。全部病例均有多血质貌,其中青紫、气促15例;呕吐、腹胀、拒食 8例;易激惹,肌张力高或惊厥12例;嗜睡、精神差、肌张力低10例;高胆红素血症16例。40例红细胞增多症中,合并有脑损伤22例,其中轻度脑损伤12例(54.5%),中度脑损伤8例(36.4%),重度脑损伤2例(9.1%);合并心肌损伤26例,肾脏损伤2例,血小板减少症8例。

所有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 12例,女 8例;对照组 20例,男 14例,女6例。

40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2]。入院后先查毛细血管的压积(HCT),当毛细血管HCT≥0.70时,再抽取静脉血查Hct,若Hct≥0.65,血红蛋白(Hb)≥220 g/L,可明确诊断。

2组均给予常规补液,有脑损伤时给予胞二磷胆碱,低氧血症者给予氧疗,有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有黄疸者给予肝酶诱导剂及光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10 m L/kg,疗程5天;治疗组加用婴幼儿高压氧舱(YLC.05/cz型,中国船帕工业总公司研制),全舱给氧,压力0.04 Mpa(表压),加压,减压均 15 min,每日一次,疗程5天,有脑损伤者加做5 d。

动态观察患儿临床表现以及毛细血管血Hct、Hb、血糖以及其他生化指标,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痊愈:在疗程内临床表现和毛细血管红细胞H ct、Hb恢复正常。有效:在疗程内临床表现和毛细血管红细胞Hct、Hb明显改善和下降。无效:在疗程内临床表现不缓解或有加重,毛细血管红细胞Hct、Hb未下降。

结果: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痊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痊愈率为35%。2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22例患儿出院1月后复查头颅CT发现,治疗组2例、对照组6例仍有异常,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 讨 论

高压氧可以有效改善组织缺氧及纠正酸中毒,促进有氧代谢的正常进行,保证主要心室的正常功能[3-4]。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明显减少,从而改善微循环,提高红细胞对氧的摄取和利用率,打断红细胞因缺氧而过度增生的恶性循环。同时高压氧可以降低呼吸频率,提高氧的有效扩散范围,减少动静脉分流,提高血氧含量,参与维持肺泡—动脉梯度的稳定从而促进肺功能的改善[5]。

红细胞膜上未饱和类脂质过度氧化使红细胞脆性升高,易被网状内皮系统破坏,应用同位素标记,证明高压氧对红细胞有直接破坏作用,处于低氧状态下的骨髓在高氧环境下造血机能受到抑制[6]。

红细胞增多症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一般认为是由于血粘滞度增高,血流粘滞造成了脑组织的缺血,继而缺氧所致[7-9]。另外,引起红细胞增多症的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宫内缺氧也可引起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提高氧分压,扩大血氧弥散,改善脑组织缺氧,有利于脑细胞代谢正常进行,促使受损脑细胞的修复,本组患儿合并脑损伤高达5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因此高压氧治疗有效安全,尤其适用于合并脑损伤的患儿。

[1] 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58.

[2] 全汉珍.实用新生儿科学[M].第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63.

[3] 姜红田,左治强.高压氧配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2例[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4):370.

[4] 赵红,陈航,曹士信,等.高压氧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8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8,37(3):329.

[5] 李倡红.高压氧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7.

[6] 关疗家.高压氧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3.

[7] 吴朝波,周春来.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26例临床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3):12.

[8] 陈继昌,廖燕玲,李翠玉,等.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换血前后脑血流变化的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76.

[9] 齐梦瑚.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61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8,27(32):60.

猜你喜欢

毛细血管人民卫生出版社脑损伤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
疏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
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干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