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体与灵魂的冲突与慰藉
——《丽达与天鹅》解析

2010-04-10王丹丹

关键词:叶芝强奸肉体

王丹丹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肉体与灵魂的冲突与慰藉
——《丽达与天鹅》解析

王丹丹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威廉·巴特勒·叶芝的《丽达与天鹅》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结合叶芝生平分析解读《丽达与天鹅》,诗中的对立模糊是诗人坎坷的爱情经历与肉体灵魂的冲突,将梦幻的理想和感知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性爱融合于想象之中,在充满想象的诗句中诗人使自身的爱情得到了升华,使肉体与灵魂得到了一定的慰藉。

威廉·巴特勒·叶芝;《丽达与天鹅》;对立与模糊;慰藉

结合诗人生平和心理分析来评述和解读《丽达与天鹅》,对诗歌的理解会更透彻。通过了解叶芝一生的遭遇,这首诗可以理解为叶芝自己特殊的强奸幻想,诗中的丽达就是叶芝一生追求的爱人毛德·冈,而天鹅就是诗人叶芝自己。在诗中诗人没有提及自身挫折的经历,却将破坏性的冲动转化为建设性的美,在肉体与灵魂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一、《丽达与天鹅》中的对立与模糊

《丽达与天鹅》采用传统的文学形式(十四行诗)和传统的韵律,阐述了一个极不传统的主题——暴力强奸,而不是惯常的爱情十四行诗。这种思想与形式的自相矛盾体现在诗中的许多对立因素上,很好地展现了诗歌的内在张力美。

诗歌韵律采用传统的ABAB CDCD EFG EFG形式,其中诗人使用了“push”、“rush”、“up”和“drop”4个不太完美的韵脚,可以看作是叶芝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对立。该诗的语言存在从积极强硬到含糊被动的过渡,例如第一节的语言强度和文字距离就是这首诗固有对立因素的代表。诗的开始就存在一种咄咄逼人的紧迫感,诗中场景被“a sudden blow”中断,在第三节再次被“a shudder in the loins”中断。整首诗以被中断的场景开始,整个行动一直持续到第一节的头三行,但直到最后一行都没有打断整句的句法,强烈的紧迫感一直伴随其中。这一开场产生了拉开诗的序幕的效果,将观众、叙述者和读者吸引到诗的这一行动中。

初读这首诗时,诗人将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事物融合到了一起,存在模糊之处,这种模糊也可以理解为诗中存在的一种冲突对立。丽达是一个具体的人,天鹅是抽象的神。丽达是“the staggering girl”,诗中描述了“her thighs”、“her nape”、“her helpless breast”和“her loosening thighs”。天鹅实际上并未冠名宙斯,甚至也没指出是天鹅(阿伽门农是唯一在诗的主体部分提及的名字)。天鹅被称为“great wings”、“dark webs”、“that white rush”、“blood”、“indifferent beak”和“feathered glory”。诗人使用广义的词语描述丽达(“terrified vague fingers”),用具体的词语描述天鹅(wings,bill,beak),表明现在神是真实而有肉身的天鹅,并在进行一种肉体行为。

诗人利用各种手段进一步加强含糊不清和对立冲突在诗歌中的影响。在诗中诗人尽可能使用特殊的代词代替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产生具体性的真实悬念。诗中使用了许多非身体语言,语言身份的丧失,令模糊成为一种非人类因素,引起读者的关注。动词在这首诗中的选择与运用也是诗人语言的一个特别之处。诗歌前半部分使用现在时态(例如“holds”、“push”、“feel”和“engenders”),在最后一部分使用过去时态(例如“caught”、“mastered”和“Did”)。现在时态表明事情发生的立时场景,而过去时态则拉开了刚刚发生的事与读者的距离(或许也拉开了侵犯者与被侵略者的距离)。其中存在主动与被动的并列,主动动作(“holds”和“engenders”)是天鹅发出的,代表其主动的侵略行为;而被动动作(“caressed”、“caught”和“mastered”)就是丽达的回应,代表其被动的被侵略事实。因此动词在对诗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时发挥了积极作用。

叶芝利用几种手段来表现诗中描述的强度,包含头韵(“brute blood”),五音步抑扬格和一般的韵律等。诗中不存在固定的规格韵律,但是产生了一个建立在动词重音取代语音音律上的普遍押韵。通过韵律的不规格性、诗句中间的突然停顿、行与行间句子的穿插、戏剧性的突然段句和重音节的堆积等手法模仿强奸过程中的喘气和心跳搏动。模糊性在这首诗中暗含了真实与想象,肉体与灵魂的抗争。诗中“the staggering girl”的“staggering”做非及物动词时是字面上的意思,暗指女孩丽达身体的踉跄;做及物动词时则暗指丽达对天鹅行为的震惊。“still”这个单词在诗中也有模糊性,天鹅好像刚刚已经将丽达放到了地上,但是“still”暗示这一行动将是无止无休不曾中断的[1](以上摘取英文部分均出自[1])。

这首诗的主题是暴力强奸,读者印象最深的却是丽达令人窒息的美。诗中十四行诗狭隘的艺术结构形式限制着强奸的形式和力度,十四行诗的形式使丽达受到的是一种严格控制在诗的格式下的暴力和历史性的侵袭,强奸的暴力力度控制在了十四行诗的结构框架里。十四行诗诗行本身就短,所以强奸的过程也很短暂。强奸被控制在诗的框架中,诗的组织反映了强奸过程的有次序性。第一节诗呈现了天鹅对丽达的侵犯,第二节诗反映了丽达的情感与反应。诗歌的前半段在描述做爱的情景时出现了一个戏剧性时刻:死一般的沉默,后半段则在考虑提出问题意义的同时将强奸行为转为了记忆。该诗描绘的强奸场景、侵略过程与被侵略的反应勾勒了一幅生动而可怕的画面。诗中对立和模糊还表现为一系列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冲突:肉体和灵魂。具体和抽象的对立表现在人和神之间,进一步可以理解为自我与世界的对立。诗中的对立与冲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叶芝一生自我与现实的对立冲突。诗中暴力强奸是诗人无力从个人爱情王国冲突中得到调和的结果。这首诗是叶芝以积极幻想的方式来摆脱自身挫折的例子,通过丽达与天鹅的结合,诗句调和了诗人精神与肉体的痛苦,达到了心灵与身体的和谐统一。

二、肉体与灵魂的慰藉

叶芝诗歌主题的发展是和爱情的幻灭相一致的。毛德·冈是一个好战的爱尔兰民族主义者,是叶芝的最爱,是叶芝大部分诗歌中的一个女性形象代表。毛德·冈将自己完全地献给了她的国家,希望叶芝成为与她一样的民族精神奉献者。叶芝深爱毛德·冈,但从未能够调和他们的感情分歧。现实中叶芝试图解决与毛德·冈间的矛盾冲突。毛德·冈追求的是柏拉图式精神意义的恋爱,但叶芝想要拥有的是包罗一切(肉体与灵魂)的现实爱情。他们站在降灵神会异教徒的金色曙光中,他们认为对方很神秘,想探索彼此。毛德·冈渴望一种纯粹的精神生活,而这种思想阻碍了她与叶芝在身体上(性)的接触。叶芝也期望一种信仰,但是他不能生活在理想化标准之下的恋爱里。由于这些问题,叶芝和毛德·冈步入的只能是精神婚姻殿堂。这种精神婚姻的枷锁和心理上对性的渴望正是叶芝写《丽达与天鹅》的渊源,毛德·冈已经成为叶芝诗歌中可以识别的实体——丽达。向毛德·冈求婚的最终失败,使得他相信对毛德·冈的精神恋爱只有通过性的结合才能达到圆满,神秘的方式和性爱是密不可分的。《丽达与天鹅》中就体现了叶芝不能找到爱与性和谐的统一。

对性爱的渴望是诗人暴力倾向的渊源。叶芝认为毛德·冈是纯洁的,叶芝觉得自己不能超越对性的渴望,亵渎了毛德·冈的爱情。他认为纯洁的女士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他的诗作中都是浪漫的、神圣的。叶芝求爱的失败和对性的不可抑制,使他陷入了无限的愧疚。沉重的罪恶感使他产生了失望,充满焦虑,挫折使他充满仇恨,就是这种自我仇恨让叶芝几乎考虑到自杀。而叶芝认为他和毛德·冈的关系不可能达到圆满,《丽达与天鹅》潜意识上不知不觉地充斥着死亡。叶芝晚年的想象牢牢地系在性与死亡的主题上,但是死亡并不能将他从仇恨愧疚中摆脱出来,求爱失败给诗人很大打击。Joseph M·Hassett认为叶芝“将自己的仇恨渗透到未知深处的自身灵魂”[2]。叶芝试图制止身体欲望的失败,不禁产生了对毛德·冈的不满,诗人将这些看作是导致自己愧疚感、自我仇恨的根源,而压制的怨恨就导致了自己的暴力倾向。《丽达与天鹅》中强奸的场面就是诗人性冲动的升华,真实地呈现了诗人现实生活的苦恼与找到身体与灵魂慰藉的渴望。

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希望:神的化身天鹅与美丽温柔的丽达通过性结合为一体。叶芝,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不希望毛德·冈成为一个精神净化者,一个只生活在幻想精神王国里的人。叶芝希望他的持久热情与伟大的爱能最终说服她放弃这个想法。诗人用纯洁的艺术将粗俗的性爱净化了,二者融合为一体。在这一点上,叶芝潜意识上软化了强奸这个词的语气。如前所述,基调也从强硬走向缓和。梦幻的理想和感知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诗人将性爱融合于想象之中,在充满想象的诗句中使自身的爱情得到圆满,使肉体与灵魂达到了一定的慰藉。

综上所述,《丽达与天鹅》是一首充满暴力的诗,是叶芝自己特殊的强奸幻想,是美的艺术结晶。这首诗可以诠释为叶芝对毛德·冈的暴力幻想,整首诗具有一个合理的阐述框架和情绪控制,并保留了一定的浪漫希望。《丽达与天鹅》是叶芝生命冲突的唯一现实选择。诗行中的对立模糊因素体现了其内在张力美;结合叶芝和毛德·冈对精神婚姻的理解,这首诗就是调和理想与现实、人与神之间冲突的典型表现,是叶芝肉体与灵魂在诗句中得到真正慰藉的完美体现。作为一种自我精神与肉体的慰藉,这首诗是一首完美的艺术作品。

[1] 裘小龙.抒情诗人叶芝诗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2] 廖星桥.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Abstract:W.B.Yeats'poemLeda and the Sw anis a true reflection of the poet's life.The paper analyzes and interprets the poem by considering the supplementary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of W.B.Yeats.The paradox and ambiguity are really the rough love experience and the conflicts between body and soul.Through getting dream and reality together and integrating sex with imagination,the poet's own love gets distilled and achieves a psycho-sexual therapy in action.

Key words:W.B.Yeats;Leda and the Swan;paradox and ambiguity;therapy

(责任编辑 刘小平)

Psycho-Sexual Therapy in Action——Analysis of Yeats'Leda and the Swan

WAN G Dan-d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0,China)

I 106

A

1672-9951(2010)04-0013-03

2010-05-06

王丹丹(1984-),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叶芝强奸肉体
珍妮·萨维尔
生 活
“婚内强奸”行为的刑法规制
瑞典修订法律严惩强奸
感谢女神的不嫁之恩
从肉体之欢到灵魂之爱——中国古代爱情小说的三大里程碑
《肉体的记忆》中“桥”的解读
强奸犯罪之轮奸及既未遂问题辨析
在爱尔兰,追寻叶芝的英魂
我是骑者 策马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