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养殖施氏鲟鱼种试验

2010-04-09李新文张继艳

黑龙江水产 2010年2期
关键词:鲟鱼池底池水

李新文 张继艳

(1.虎林市宝东镇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黑龙江 虎林 158407 2.哈尔滨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循环农业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施氏鲟是黑龙江特产,重要的经济鱼类,特别是它的卵,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是最珍贵的水产品。由于多年的酷捕使鲟鱼资源锐减,因此鲟鱼肉及鲟鱼籽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不断上涨,其市场发展前景看好。因此,适时地培育、驯化可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大规格鲟鱼苗种,可推动我省鲟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时间和地点。

本试验起止时间为 2008年 6月 30日至 2009年 3月 1日。养殖时间为 243天。地点在温室大棚(恒温20℃)。

2、鱼苗的来源。

鱼苗是 5月 16日从黑龙江抚远县鲟鱼养殖场接的受精卵,经过 100小时左右的孵化时间,培育出仔鱼。经过人工暂养 7到 8天,过渡到开口期,再进行人工驯化。

3、养殖池塘。

施氏鲟鱼的养殖池塘为圆形和长椭圆形各一个。圆形面积为 9m2,长椭圆形为 12m2。深度为80cm,采用每池单注单排,全池水泥贴瓷砖。

4、饲养条件。

养殖水源为地下井水,饲养期间的水温在 14—18℃。根据池塘面积的大小,放不同数量的气石,24小时充气增氧,保证溶氧量。供排水方便,排水口有排水拦网,网目规格随着鱼体的长大,及时调整。

5、鱼种放养。

鱼苗经过暂养,开食驯化后,规格在 10cm左右,体重为 3—5g。放养密度为 33尾/m3。

6、日常管理。

[1]投饵:饵料为山东升索渔业公司生产的鲟鱼专用颗粒饲料。早期每天投喂 3次。分别为 9点、13点和16点。每次投喂后,观察鱼的吃食情况。投喂 10分钟后仍有剩料,则应适当的减量。后期每天投喂两次,分别为 9点和 14点。随着鱼个体的不断长大,饵料粒径也随之增大。

[2]池水调控:养殖早期每天上,下午各换一次水。后期每天只在上午换一次水。换水量为百分之百。当池水排到水位为 10cm时,开放注水管,注入新水。进行串水,大约 10分钟后,关闭排水口。在换水过程中,及时清洁池底和池壁,保持池水的干净、清新。

7、病害防治。

鲟鱼自身抗病能力比其它养殖鱼类要强许多,很少患疾病,在温室大棚的鱼种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水温的变化。每天换水的温差在 2—3℃以内;二要避免机械损伤。每天用硬毛刷子清刷池壁及池底时,细心操作,防止擦伤鱼体,避免细菌和水霉感染。

二、试验结果

到 3月 1日鱼体平均重 50g,平均规格 37cm。成活率为 85%。

三、小结与讨论

1、在本试验养殖期间,由于未及时按规格大小定期进行分减,规格大的抢食能力强,因此,造成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2、在 1月中旬发生过较大面积的水霉病,主要原因是在清洁池底过程中,对鱼体造成机械性损伤感染所致。经过拌药饵和全池泼洒亚甲基兰,并定期进行每次 30分钟的盐水消毒,逐渐控制住病情。

猜你喜欢

鲟鱼池底池水
历史时期长江上游鲟鱼资源的开发研究
超长水池温度应力分析及探讨
高温天气水产养殖池塘如何防“底热”
游白沙坡温泉
100岁的鲟鱼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鱼塘补漏七法
让鲟鱼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