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的观察与护理

2010-04-08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11期
关键词:患肢体位负压

程 茜

难愈性创面是当今临床治疗和护理中所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些难愈性创面往往无法达到Ⅰ期愈合,治疗时间长。为更好的为Ⅱ期手术治疗创造条件,对 2008年 3月 ~2009年 3月我科收治的 30例难愈性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进行了护理观察,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男 18例,女 12例。年龄 19~65岁。致伤原因:皮肤撕脱伤 6例,糖尿病足溃疡 6例,皮肤热压伤 7例,皮肤烧伤 11例。烧伤创面 3 cm×5 cm~20 cm×60 cm。

1.2 物品准备

一次性负压引流护创材料,以下简称VSD,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2 cm×10 cm×1 cm,12cm×5 cm×1 cm。配套材料:具有分子阀门功能的生物半透性薄膜(SN,12 cm×25 cm、15 cm×20 cm,英国施乐辉公司生产),3 M敷贴。VSD治疗专用吸引机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Y”型连接头,一次性负压引流管,密封引流瓶。

1.3 治疗方法

伤口彻底清创,修复需要重建的血管、神经、肌腱,骨折复位并进行外固定。将 VSD敷料修剪成与创面大小一致的形状,贴于创面,不留空隙,半透膜覆盖封闭 VSD敷料,引流管汇集并连接“Y”型连接头,最终连接负压源。调节负压 0.03~0.07MPa。通常有效负压吸引维持 5~7 d[1]。

1.4 结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 5~7 d后,伤口再上皮化和健康新鲜肉芽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常规换药患者,平均治愈时间 2周,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2 观 察

2.1 观察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及疼痛情况。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及肢体温度色泽。若出血量大,红细胞比容≤0.3,则应及时输血。血压需稳定在正常范围,保持尿量 >30ml/h[1]。体温观察是判断术后吸收热或是否有感染的依据。每个患者痛阈和耐受力不同,通过观察患者的疼痛可以随时调节负压和为其更换最佳舒适体位。

2.2 观察 VSD敷料情况

术后注意交接引流管根数,做好标识,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注意勿压迫、扭曲、折叠[2]。注意 VSD敷料下引流管管形,正常负压存在情况下 VSD敷料紧贴创面,处于压缩状态,管形突出敷料表面;若负压消失,则管形消失。发现 VSD敷料边缘有渗液或渗血渗出,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2.3 观察 VSD负压引流装置

将VSD引流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本组患者均采用中心负压吸引。调节负压 0.03~0.07MPa。引流瓶采用有测量刻度的透明密封瓶。注意观察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中出现泡沫样液柱随气压波动,说明管道密闭无漏气,负压吸引正常。如果液柱无波动或压力数字显示为零表明无效负压,应寻找漏气原因,用 3M敷贴“逐层”粘贴封闭。

2.4 观察引流液

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每日记录。正常 24 h出血量不超过 300m l。如有大量新鲜血液引出,表明创面新鲜出血;如有脓液引出表示创面感染,立即汇报医师,给予创面处理或遵医嘱输血治疗[3]。

3 护 理

3.1 负压吸引装置的更换

负压引流瓶位置低于创面,保持引流通畅,每日更换负压引流瓶 1次。将引流瓶使用朗索消毒片(有效氯含量为 500 mg/片,杭州朗索医用消毒剂有限公司生产)配制成 500m l液体中加入 1 000mg的浓度浸泡 1 h,然后用清水洗净后再配制成 500m l液体中加入 500mg的浓度浸泡 0.5 h,最后洗净晾干。每周更换一次性负压引流管、“Y”型连接管、3M敷贴2次。严格无菌操作。更换方法如下:先将负压装置关闭,减压为零,创面下垫治疗巾,用两把血管钳相对夹闭引流管,分离引流管,更换新的一次性负压引流管和密封引流瓶,松血管钳,调节负压[4]。

3.2 体位的舒适度

术前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术后负压引流期间绝对卧床休息。患肢抬高 30°,防止血液回流不畅而肢体肿胀。手术当天患肢制动,第 2 d开始适当床上活动,防止同一部位长时间压迫以至创面加深。根据负压引流部位的不同,指导患者采用舒适体位,如一侧下肢引流,患肢伸直,健肢选择最佳弯曲角度与患肢相叠,骨突处垫软枕等。临床可以针对患者体位的角度摆放设计一些适合不同患者需求的辅助工具,如气垫床、三角枕、支架等。

3.3 饮食指导

改善全身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瘦肉、鸡蛋、鱼汤、豆制品、牛奶等,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保持食欲正常和大便通畅。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补充能全素或安素等含电解质营养物质。患特殊疾病者配合治疗膳食,如糖尿病患者予糖尿病饮食,高血压患者予低盐低脂饮食。

3.4 心理护理

向患者介绍 VSD一次性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面的优点和相关知识,主动将一般治疗费用与 VSD一次性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费用进行比较,取得患者理解。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让患者说出心理感受,并及时给予回应,同时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对病情不利的话题。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患者积极乐观面对[5],鼓励其与取得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交流,患者自身的体会和客观存在的现实更具说服力,使其增加信心,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针对不同患者,要注意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

4 小 结

负压封闭治疗难愈性创面在临床开展以来效果显著,不仅缩短了病程,减少了患者换药带来的痛苦,还为临床护理开启了新的理念和空间。除了维持有效、持续的负压吸引,密切的观察与护理外,最重要的是维持患者适当的体位[6],保持患者全方面的舒适度,最终达到个性化、人性化、舒适护理。

[1] 罗凯燕,凌 丽.封闭式负压吸引辅助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1,16(3):138-139.

[2] 裘华德,王彦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介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4):233-234.

[3] 郭锦丽,薛瑞芳,王 琦.首例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下肢广泛皮肤剥脱伤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9B):2441-2442.

[4] 马海青.中心负压吸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33-34.

[5] 李映霞,周 雪,温淑华,等.1例特重烧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及肾功能不全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4):124-125.

[6] 高 文.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5):140-141.

猜你喜欢

患肢体位负压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