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楚上梅山区域内葬俗中的丧歌演唱习俗

2010-04-07刘铁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亡者梅山死者

刘铁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1)

南楚上梅山区域内葬俗中的丧歌演唱习俗

刘铁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1)

丧歌演唱是现今湖南新化县丧葬民俗中一个重要且常见的活动内容。从其内容看,以劝善惩恶、弘扬忠孝为主;从其形式来说,它有着一整套约定俗成的演唱规则;从其整体来看,体现出梅山文化中丧葬习俗中鲜明的民俗特征。

梅山文化;梅山葬俗;丧歌

南楚的古梅山系指湖南中部以新化和安化两县为中心的一块多山林地。在北宋熙宁五年 (1072年)梅山正式归顺中央政权以前,它长时期被封闭和包围,因而自古被称为“梅山蛮地”。其地多悬崖峭壁,广谷深渊,人们过着一种“结绳架木以为栈,全赖扪萝猱弥上下”(宋·吴致尧《开远桥记》)的原始态生活,其间溪洞纵横,獠徭杂处,非一教化,难同风俗。至今,在古属梅山的湖南新化、安化一带,仍有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的现象存在。

古梅山民俗中历来重丧葬,凡丧家和孝子被称为“当大事”,除陪亡礼孝之外,余事一概不管,办丧事则倾其所有,追求排场和隆重,从死者去世→做道场→土葬→挂社等这一漫长的过程,都有一套繁锁的仪式来规定和安排,唱“丧歌”就是当地丧葬仪式中很重要的一环,其俗话说“做三天道场,当不得一夜的傩歌”。

唱丧歌在当地也称“唱傩歌”、“唱夜歌”、“丧鼓歌”,人们的解释是因为它在内容上大体由三个部分组成:援引古典来赞美死者生前的品德风范;赞美孝家的忠孝虔心;歌颂先贤先圣,贬斥邪妄丑恶,抚慰死者,奉劝世人。即在内容上主要是援引古典称亡赞孝,故当地人又称丧歌为“讴歌 ”(讴在当地方言中读做 lóu)。因此说,“丧鼓歌,又称‘孝歌’。孝,是丧鼓词的核心内容。弘扬孝道,是丧鼓词的主要任务。”[1]但根据丧歌演唱中有的画符、烧香、颂神等大量的巫神术语与动作运用的情况来看,“楚人信巫鬼而淫祀”的痕迹是比较明显的,这倒也符合“楚人善傩”的旧说。王逸《楚辞章句》论及湖楚民俗时说:“其俗信巫鬼而好祀。”《隋书·地理志》也认为荆州之地“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重湖之间,好巫鬼、重淫祀。”[2]楚人的宗教、政治和日常的生产、生活、娱乐都与巫筮活动密切相联,巫风渗透到楚人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3]所以,直到今天,在这一区域内的民间葬俗中的丧歌演唱习俗里,仍然夹杂了大量的巫术信仰因素。

当地民俗认为,人生在世,谁能不死?人死后有三魂:头部一魂、腰部二魂、腿部三魂,魂魂都要归到阴曹地府中去,要在阎罗殿上,由阎王判清他 (她)生前的功与过,再转世还阳。善者可以超生,分别归入仙道、贵道和人道;恶者不能超生,只能转形投胎于恶道,变为牲畜和禽兽。所以在亡者刚死之时,家人和世人们就要邀集歌师,给死者大唱赞歌,请神鬼让他 (她)早早超生,早入仙、贵、人三道,免入兽道,这反映了巫文化中那种万物有灵的宗教化理念。于是,以赞扬死者、生者,倡导崇善弃恶为内容的傩歌习俗就在民俗中逐渐地形成了。根据现存民俗来看,傩歌的演唱有一套较为固定的程序和相对一致的内容及情感导向。

一 邀请歌师

历来梅山区域内的人们,基于对人有三魂和魂归地狱评定功过以再入轮回的民俗认识,在人死后,要举行一系列勾通亡魂、鬼、神、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的活动,这主要是请道士 (俗称法师)做道场、请歌师在灵前唱傩歌。傩歌歌师大都是一些子承父教、能言善道的人,所请歌师的人数则由孝家财力和心愿而定,少则二三人,多则十来人。歌师当在死者死亡后马上就请,而被请歌师则不能随意拒绝,不然,就被认为是对死者和孝主的极大轻视,就有可能结下几代人的仇怨。歌师当由孝子亲自去请,满身挂孝的孝子来到歌师家门口,但不能进门,只喊出歌师,就说“我家某某于某时故去,恭请歌仙傩歌伴灵”,说完就献上一个封包。封包由白纸做成,上书“仙歌伴亡”四字,内装一点钱,钱的数量要成单,于是歌师就立即动身前往,停留太久,被认为对双方家运不利。歌师到孝家后,要比法师慢进孝堂,因为法师是召请鬼神来超生亡者的,傩歌是对鬼神称赞亡者的,神鬼未到之前,唱也无益。唱傩歌短则一晚,最长不过三天三晚,灵枢一旦抬出房屋滴水檐,就不能再唱了。歌师人多,难免会盘根究底,比长较短,产生矛盾,所以,就由丧事总管事先给具体分工,以保证傩歌演唱有序进行。

二 净坛起鼓

请歌师到齐后,在孝家大门口排成一纵队,由主事者逐一给他们挂号 (即把一块长七尺半,宽为二尺的白布缠在歌师的腰间),然后推德高善唱者领头,孝家长子 (或长亲)身背一个唱傩歌专用的牛皮鼓、双手捧一对鼓锤引入灵堂。入灵堂后,孝子将大鼓放在神龛下,用鼓架支起侧倒,随即在灵前摆起香案,上有线香三根、钱纸三锉、荤酒三杯、果碟三盘。摆定后,领头歌师越位而出站立中堂,端容整裳,对灵枢躬身三礼之后,顺手扶起侧倒的大鼓,左手端起一杯酒来,用右手食指醮酒在牛皮鼓面上划一个“井字讳”。划完后,脚踩九宫八卦步伐,围绕大鼓走一圈,并边走边吟唱四句“起鼓词”,边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醮酒向外弹开。具体做法是:“一洒天开”,用手指醮酒 (下同)向头右上方一弹;“二洒地裂”,向脚右下方一弹;“三洒成长生”,对着灵枢一弹;“四洒鬼消灭”,对着孝堂大门外一弹。“井字符”诀唱完后,九宫八卦步也要恰好走完,歌师拿起第二锉纸钱点燃,又一次脚踩九宫八卦,用燃着的纸钱在牛皮鼓上画一个“布袋讳”,也是边走边画边唱的。道行高的歌师,其踏步、画符、吟诀及所有动作,都是同时开始,又同时结束的,且动作和速度十分均称流畅,不然,会被旁观者认为是道行不高,没有内教而轻视他。“布袋符”划完后,歌师端起第二杯酒来,含到口中,对着鼓猛喷一口,顺手拿起鼓锤,连敲三下,亮出嗓子,唱“起鼓词”:“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周公之礼,打鼓陪亡。”四句词唱完,就用锤轻点一下,歌师之间,就可开始互问互答,傩歌演唱就正式开始了。整个净坛起鼓仪式,充满着一种诡异神秘的民间宗教色彩。

三 起歌头

有论者认为,“宗教是原始文化的聚合体”[4],它“直接为群体的人间事务而活动,具有非常具体的现实目的和物质利益”[5]。那么,这种民间宗教化的丧歌演唱,即现实目的和物质利益又是什么呢?称亡赞孝,倡导人伦,可以说是蕴涵在梅山丧歌中的现在功利性目的指向,这在它的歌头中有明确体现。

所谓歌头,是指整坛傩歌的开始,内容上主要是旁征博引历史上的种种有关生死、忠烈、孝义等人事,来劝亡者慰生者。它在组成上有两支固定的曲词:一支是歌头本经,不论死者是何许人物,都要唱的;另一支则分为男词和女词。唱本经时,领头歌师在四句起鼓词唱完后,打鼓一声,此时众歌师就齐以长腔应和一声说“是——的——”。领头歌师又该谦虚地唱:“弟子才少浅见识,另请高明伴新亡。”众歌师又当推让他唱完前两曲,因此众人马上和道:“有德高师莫辞让,傩歌一曲伴亡灵。亡者生人皆感戴,余等歌者在堂听。”于是,领头歌师就应不再推辞,以轻敲低沉的鼓声伴和,唱起傩歌的本经来:

日吉时良,天地开张。周公之礼,打鼓陪亡 (按:这四句须重唱一次)。乾坤世界,苍海桑田。一日有十二时,有死有生。百年三万六千日,谁人不老长生?尧舜禹汤无万岁,颜曾孔孟没千年。只有两邦依旧在,青山隐隐水连天。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年。……

唱完,则点鼓三声,众歌师又长腔和曰:“是——的——”。于是又继续唱第二支,即男词或女词。死者为男则唱男词,反之则唱女词。唱词内容各有定数,不可混错,且歌词固定,歌师不可随意改动。

唱完则又是鼓打三点,众人又长腔和曰:“是——的——。”然后,歌师们就可以互相以歌盘根问答了,内容上由歌师们自定,或引经据典来颂古,或即兴发挥来表现个人的才智。这一段就由这场傩歌的规模来决定了。傩歌的规模有两种:即小烧香和大烧香。大烧香时间在二天二晚以上,唱歌内容十分繁锁,凡与死者生前有关的一切人和事物都应唱到,歌师之间也可相互诘难,与小烧香相比,是把一些内容反复地吟唱。一般说来,常见的是唱“二十四孝 ”、“十月怀胎 ”、“目连探母 ”(死者是女的可唱)、“缇萦救父”(死者是男的可唱)等等。也有图省事的,就唱“八十公公 (婆婆)进花园,手把花树泪涟涟。花开花谢年年有,人老何曾转少年”。所以,傩歌中的歌头,长的可唱大半天,短的也就十多分钟。

四 召亡归位

唱完歌头后,歌师可各自简短地说明自己的师承,或相互间恭维一番,作为一种同行间的礼节。接下来,就是唱“召亡归位”了。这由两部分组成,先是唱“灵前十八款”。用傩歌的形式把灵枢前祭台上所陈列的香、烛、纸钱、果碟等物的起源、根由、用途、灵性等等一一唱来。“十八”只是一个概数,具体演唱起来,就要看歌师的才识见闻了,因为这其中涉及的历史源流、民间神话传说资料十分丰富。这些物品都有它们各自的本经,不能随便编造。如唱十八款之一的香炉,其词为:“香炉原有五兄弟,各人兄弟各有名。太哥生在天子殿,金炉里面好烧香。二哥生在诸侯殿,银炉里面敬神王。三哥生在太夫庙,铜炉里面烧保香。四哥生在庵堂寺院内,铁炉里面起祥光。五哥出在百姓庙,瓦炉里面起保香。锅炉烧香无炉子,灵前烧香敬新亡。”

十八款唱完后,就正式召亡者的三魂归位,即把它们召唤到灵堂来。民俗中有“生不见魂,死不见尸”的说法,就是说,人死后,它的魂魄就不能找到自己的尸身了,所以要由生者将魂魄引到死者的尸身上来。具体的做法是:“十八款”歌一落音,就擂鼓三通,烧香,焚纸,鸣炮。炮声中,众歌师手拿引魂幡,由身背大鼓的孝子引路,到死者生前的卧室中去“迎亡”。在卧室的床前,歌师将鼓对着床面,连打三鼓,并舞动引魂幡,口中请起十殿阎王。在经十殿阎王准许亡魂放还阳宅后,要接唱“进十二重门”。民俗认为,死者亡魂在赴黄泉的途中,须经阴路十二重门,所以在还阳世途中,同样要经此十二门。歌师唱此曲时,要脚踏八卦,边踏边唱,表示亡魂正在经过道道门关,正走向灵堂。

唱完此歌,亡魂就已回到了他生前的床上了,因为,他死时就在这床上。然后,再由孝子背鼓引先,歌师一边用引魂幡向上、下、左、右四方甩动,边唱“召亡归位”歌,引着亡魂向灵堂的神龛走去。

歌师来到神龛底下时,歌也须恰好唱完。他把引魂幡竖放在神龛下,轻敲一鼓,就唱“请神立寨”歌来“开五方”,给亡魂安神。词曰:

黄旗一朵立中央,要到此处立歌场。东方立起青龙寨,青龙神君占坐场。上边盖起琉璃瓦,下边立起地脚方。打起篱笆擂紧桩,要在此处立歌场。申酉二时立起你,艮卯二时各还乡。赤旗一朵立中央,要到此处立歌场。南方立起赤龙寨,赤帝神君立坐场。上边盖起琉璃瓦,下边立起地脚方。打起篱笆摧紧桩,要在此处立歌场。申酉二时立起你,艮卯二时各还乡。……(按:以下依次是:西边白旗白龙寨,北边黑旗黑龙寨,中央黄旗黄龙寨)

民俗认为,五方一开,神寨建立之后,各路邪神邪道、孤魂野鬼就不敢前来侵扰,亡者的魂魄就可以安稳地坐在灵堂里面了。于是,就可以正式称亡赞孝了。

五 称亡赞孝

称亡赞孝是整场傩歌的高潮,也是傩歌活动及内容的主体,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占整场时间的一半左右,它由两部分所构成。首先是序曲,即按着固定的程式来奠祭亡魂。有取香赞香、取火赞火、取香炉赞香炉、奠酒等活动。它们都有固定的唱词,不能更改。吟唱时,先在灵前摆上香案,案上陈列香、烛、纸钱、酒杯、三牲、果品等。香案前的空地上,用纸钱摆成九宫八卦图案,歌师按八卦图形,脚踩纸钱,边走边唱。首先是“取香”和“赞十炷香”,其词曰:

“满堂贵人听我言,言人将语在堂前。自古高音起不尽,各讲几句在人前。(按:接下来是唱一首七绝古诗,内容可由歌师根据现场作适当的修改。)金光佛地似产堂,超度亡人往西方。永垂幽门登地岸,回家应佑子孙昌。四句古诗通癸甲,高仙请起把烟尝。你敲银锤跟我咏,愚人敢占挽前亡。自古英雄多得很,愚人不好随开张。承蒙高师来指点,要我小人来起香。我初开天地无香信,息土焚香答上苍。保香出在乌风洞,万丈高崖樵得荒。上界神仙不肯见,架起云梯去取香。先取一片未下地,再取一片下长江。珍珠滩头龙相斗,蛟龙戏水乱沉香。乌风山头青鸟现,落在晴阳岩石江。巡海夜叉来巡海,江常挟起洞内藏。防浪仙人得一计,折下蛮雷舞半双。及时打破乌风洞,打散香娘走十方。一娘走往天子殿,天子年年烧御香。二娘走往辰州地,自制沉香把名扬。……十娘走往新化地,新化宝庆烧线香。后人将来作买卖,将香挑走到街廓。孝氏将钱买三炷,拿至灵前敬新亡。”

唱到此,在堂其它歌师就齐声应和“是——的——”,主唱歌师略一停顿,将鼓轻敲三下,然后再唱四句作为结尾和过度,同时,也是把吟唱的机会让给别人:

香信千年从此度,另请高仙把火扬。香信千年取到此,有香无火实不好装。言人傩歌少见识,另请高仙挽前亡。

在赞完香之后是赞火,接下来的内容中,傩歌中所谓大烧香和小烧香的区别就明显了。大烧香需把香炉、桌子、椅子、碗、筷、酒、酒杯、蜡烛、三牲等凡在灵堂中的所有物品都要赞遍,费时很多;小烧香就只将香、火、炉三样赞到就行。

香取到,火升起,炉子摆好之后,就要焚香奠酒用来祭祀亡魂了,这是称亡的主要环节。歌师站在九宫位上,端肃容颜,先是请起和赞颂自己的前人师祖,然后是十方土地、八路神鬼等。它们的唱词内容也是各有师承,不相一致,但都是引用古典来颂扬。然后就是焚香,焚香进香时,要一炷一炷地敬,共有三炷,唱法固定,内容也是颂古称亡。如唱第一炷香:

各路高仙坐满堂,要我愚人来起香。就请高仙多指点,愚人香鼓敬新亡。(按:这四句为引子,以示谦虚,在下面的几炷香前,可重复。)一炷保香炉内焚,香烟袅袅上天庭。玉皇闻听香信到,接引亡者到天庭。装了香来还有礼,讲个古典在堂听。古人不比别一个,单唱孟姜寻夫君。昔日有个孟姜女,出门三步招夫君。可恨秦王无道理,又修东京万里墙。修起东京墙万里,可怜累死万杞良。恩爱夫妻不长久,前世烧了大炉香。将三炷香都赞完之后,歌师向灵枢一揖,退出九宫八卦。

接下来就是奠酒敬亡,程式与“焚香”一样。如奠第一杯酒:

高师满满在孝堂,叫我小人奠酒浆。还请高师多指点,小人奠酒敬新亡。金壶银壶拿一对,一样杯子拿三钟。打开壶门初奠酒,初杯美酒敬亡魂。亡魂领受一杯酒,洗耳恭听我歌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按:四句古诗在字面上可作小改动)。亡魂引领一杯酒,稳坐家堂正乾坤。

唱完,就都要拿来起一杯酒来,轻轻地倾洒在灵枢前的地面上,以示祭奠。奠酒完毕,又轻敲三鼓,歌师就退出九宫八卦,并边退边将地上的纸钱一一捡起,走到神龛下,点火焚化,并祝词曰:“我将钱财焚火化,伴你西方路上行,亡者领受西天去,灵堂歌鼓送你行。”然后,打鼓三通,鸣炮焚香。主家在这时要送一个封包给领头歌师,由他再分发给各位歌师。

在众歌师们稍事休息后,就开始赞孝了。在这一节,歌师们可以自由发音,抢唱得越多说明他越有口才。赞孝的歌词全是吉利动听的好话,除了起首四句歌头“满堂贵人听我言,言人将语在堂前。自古高音起不尽,各讲几句在堂听”之外,歌词内容全由歌师们临时编撰:或称亡,或赞孝,可专赞古代圣贤,可讲今人今事,也可讲在场的所有事物。称亡者则把死者生前的一切功德善行尽情张扬,赞孝者则把孝家的所有人员,连同其六亲九眷乃至于乡人乡邻等的诚良忠孝、善行善心,全都赞到。当一个歌师唱完一段时,其它人就应附和一声“是——的——”,而孝家就要给他送上一个白纸封包,钱的多少不论。这样,歌师们有钱可得,孝家则吉言满耳,气氛是很融洽的。就是现场的旁观者,兴致一来,也可以参进来唱上一段,只要对景对口就行,孝家照会送一个封包。所以自古有“夜歌子冇得板,四六句随口喊,只要上句对得下句音,大家热闹到天明”的说法。

六 辞丧、指路和倒鼓

歌师们在称亡赞孝之后,讲究的孝家还会送上夜宵,休息一回烟 (按:即旧时农村里在劳动时中间休息的一段短暂时间,这段时间大约可以抽完一锅烟,故称一回烟,约十分钟)之后,便进入到唱傩歌的最后一个环节:辞丧、指路和倒鼓了。这一场的情感气氛比较悲伤和压抑,因为亡者从此永远离家而去,再不回头,因此它要由有好口才和经验的歌师来唱,常常唱得孝家合家失声痛哭,声震孝堂。吟唱时,歌师要双手各拎一锤,边轻轻打鼓边唱。

辞丧时,要先送走歌师自己的前人师祖和从八方十界请来的各路神灵。傩歌开始时,请来哪些人就送走哪些人,只是,送祖师和神灵的词大多临时编撰,如送歌师师祖的词,就可以这样唱:

送歌郎,送歌郎,送你歌郎歌爹把路行 (按:方言读 háng音)。送你歌郎歌爹 (按:方言读 yá音)新化去,新化地方行不行?新化地方我不去,笋芽山界实难行。……送歌郎来送歌爹,送你歌郎哪里去?送你歌郎到扬州。扬州地方我要去,一半阴来一半阳。绫罗绸缎周身裹,日杀猪来夜杀羊。安心要到扬州去,赶紧起身把路行。正好五鼓要天光,天光时节好辞丧。

辞丧的歌词,都是按这样的格式由歌师自己来编排。歌中讲到的一些地名如新化、笋芽山、水车、益阳等,都是新化县境内或附近的,只要合口对景,无论哪里都行,但辞丧的最后,一定要送到扬州去。在民俗中,扬州是一个理想的人间乐土,把师祖前人的各方神仙送到如此福地,才可显示出送行者的情真意切来。

在送走歌师们的前人师祖和傩歌开头请来的各路神仙之后,就由歌师带着死者亡魂来辞别他 (她)生前吃、住、穿、用过的所有一切,内容要繁可繁,要简可简。歌词也是由歌师们临时编定,但由于它们与亡魂生前的生活紧密联系着,又加上低音鼓和低声歌的配合,最容易引起死者家人的回忆,所以在氛围上尤其感人。常见的唱法如:

日落星明走忙忙,孝家邻里俱哀伤。晓星一出天将亮,傩歌一曲来辞丧。五鼓鸡叫好辞丧,辞了亡者象牙床。当凭歌鼓辞别后,只见空被盖空床 (按:如夫妻还有一人存者,则只能唱“再不回头上魂床”)。好辞丧来好辞丧,辞了烦恼一盏光。当凭歌鼓辞别后,灯内无油不久长。午间鸡叫好辞丧,辞了亡者一笼箱。当凭歌鼓辞别后,再不回来换衣裳。……

傩歌中有一句套话“自古辞丧辞不尽”,如果时间足够,可以将家中所有家具、农具、牲畜、果木、庄稼、田土、山林等全都辞遍。只是一般从死者最常用的东西辞起,然后由屋里到屋外,由近到远逐个地辞。

亡者与家中一切辞别后,歌师就要给亡者指明前往西方的道路,让他 (她)去顺利地投胎转世。在歌师看来,这是一席傩歌的作用关键所在,而傩歌中假想出来的种种去处和归宿,又是亡者的亲人的殷殷希望所在,所以这一节傩歌就显得分外的认真严肃、谨慎小心。在歌中,指出的路径是由城隍庙经望乡台、恶犬庄、孟婆亭、滑油山、奈何桥等重重关卡直到十殿阎王殿,在歌中要反复指出,善者将有神护,会化险为夷,而恶者却会处处挨打,灾难重重,表达出一种希望亡者在转世投胎时要择善避恶做个好人的朴素愿望。歌词也是由歌师自己来编。

唱傩歌的最后一个程序是倒鼓,又叫做倒五鼓。从傩歌的组织或程序上来看,它与开头的起鼓相对,是代表一场傩歌的结束,讲究有始有终;从人们的民俗心理上来讲,死人毕竟是白事,灵堂中的一切事物,都会沾上灵堂内的种种煞气和邪气,所以要用一种方法把它除去,决不能沾染回家。因此,倒鼓本身除了结束傩歌的演唱之外,还有一层除煞的含义在内,这样就决定了倒鼓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要有一套比较严格的程序和固定的唱词。具体的做法是:将歌鼓架在灵堂中央,摆好香案,供上香烛钱纸、三牲荦酒、果品斋供、清油炮竹等等。推选一位老练的歌手,净手焚香之后,擂鼓三通,脚踩九宫八卦绕鼓一圈,持一锉燃着的纸钱在鼓面上画出压煞退邪的“紫微符会”一套,要边画边念符诀。符诀为:“云字宝盖金身,三点三元将军殿,车字镇前鬼,斤字斩鬼神,耳金一扫得太平。”然后鸣炮,在炮声中,分别向天神、地煞和亡者三方用荦酒一杯洒地祭奠。然后,主鼓歌师站在九宫之位,双手各执一鼓锤,以雄鼓伴和,起高腔吟唱倒鼓词,其它歌师要随声附和。倒鼓要按固定的唱法和顺序从东边倒起,然后依次是西、南、北、中央,五方全都倒到,所以叫“倒五鼓”,其词曰:

自古辞丧辞不尽,欲将歌鼓倒何方?此鼓要向东方倒,东方不是倒鼓场。东方甲乙辰卯火木,木德星君占坐场。吾人莫把木看贱,秦始皇要木内藏。我把钱财焚火化,木德星君领钱粮。此鼓东方倒不得,要将歌鼓倒何方?……此鼓要向九霄云外虚空倒,九霄云外

虚空正是倒鼓场。此鼓倒进虚空里,歌者孝家各安康。

唱完后,歌师退出九宫八卦,用力打鼓三锤,最后一锤顺势将鼓连架打倒,以示亡魂离去。再焚香三炷,烧纸钱三锉,奠酒三杯,一杯洒向天,一杯洒向地,一杯洒向皮鼓。然后,主鼓者又要将鼓扶起,对主家吉言祝愿:“此鼓倒地,百无禁忌;此鼓扶起,买田置地;百子千孙,万代富贵。”

从傩歌演唱的全过程和其内容来看,梅山丧葬民俗能较明确地体现梅山民俗中的宗教色彩。歌师们在演唱傩歌时的“打卦”、“画符”,走九宫八卦步伐,和他们在迎请诸路神、仙、灵、怪等天上、人间、阴曹三界的诸路神鬼,以及在唱词内容上的一再劝善惩恶等,反映了梅山宗教文化中巫、儒、道、佛多种宗教思想的兼容杂合的特性,这与梅山文化的历史演化进程应是相称合的,我们对它进行反向推求时,也可以发现古代梅山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实体的一些本来特征,或许可以发现梅山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一些真实状态。

特别说明:文章材料来源于今湖南省溆浦县两江乡 (原属新化县,现与新化的方言及风俗完全相同)著名夜歌手何永龙、何益龙兄弟俩,新化县金凤乡刘从容先生等人的口头吟唱和讲述。

[1]孙文辉.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M].长沙:岳麓书社,2009:205.

[2]班固.汉书·地理志第八下[M].北京:远方出版社,1999:277.

[3]曾凡.屈辞与湖湘巫俗文化关系初探 [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1):113-118.

[4]汪涌豪,俞灏敏.中国游仙文化 [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4.

[5]李泽厚.说巫史传统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41.

Customs of the Vocal Performance of Funeral Songs in Meishan Region of Nan cu Period

LIU Tie-feng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417001,China)

Singing funeral songs is an important and familiar activity content of intering customs of Xinhua county in Hunan.Its contents are mainly initiating law-abiding and docile,punishing immoral conduct and carrying foward faith and mourning;according to its form,it owns a set of singing on rule completely;as a whole to see,it shows fresh and clear and folk characteristics.

Meishan culture;Meishan intering custom;funeral song

(责任编校:文中)

B989.2

A

1673-0712(2010)01-0031-05

2009-11-22.

刘铁峰 (1968-),男,湖南新化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授、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和湘中人文。

猜你喜欢

亡者梅山死者
滑轮
ORGANIZED GIVING
梅山
Reading and Optional Choices阅读七选五
游梅山龙宫
梅山情
走近“死者之脸”
“亡者”归来
李昌钰:替死者讲话
“亡者”复活还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