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0-04-04李清曹长英孙艳杨美

当代医学 2010年24期
关键词:尿道口尿管尿路感染

李清 曹长英 孙艳 杨美

留置导尿是目前治疗排尿困难的主要手段,也是尿路感染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已为广大护理同仁所重视,现综述如下。

1 原因分析

1.1 导尿操作是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 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相对无菌环境。插管导尿为侵入性操作,常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破坏尿道黏膜屏障,易被细菌感染。选择尿管不当,也是导致尿路感染的因素之一。导尿管过粗会增加对尿道刺激,尿管过细易发生溢尿及上行性感染。同时,导尿时非严格无菌操作,使导尿管污染,细菌直接植入膀胱内造成感染。尤其是女性,尿道周围有肠道细菌,约2/3的患者会发生菌尿[1]。

1.2 留置导尿管是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导尿管作为人体异物,插入尿道并留置,刺激尿道黏膜,破坏正常生理环境,削弱了人体尿道防御作用。徐敏[2]调查30例留置导尿病人3d菌尿发生率为26.7%,7d菌尿发生率为66.7%,10d菌尿发生率为93.3%。说明院内泌尿系感染与留置导尿有直接关系,且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1.3 留置导尿的腔外途径感染 留置导尿腔外途径感染细菌多来自尿道口。一般尿道口2厘米内有少量细菌,尤其女性尿道口临近肛门,易受粪便、分泌物污染。同时,与内衣、被褥接触均可能污染尿道口及尿管[3]。因此,导尿腔外途径感染的主要环节是尿道口的污染。

1.4 留置导尿的腔内途径感染 病原菌多来自于集尿袋与膀胱冲洗夜。尿管连接处反复打开,细菌可经管腔进入膀胱引起菌尿,集尿袋更换时间不宜过勤。陈培红[4]实验结果表明,每天更换集尿袋1次,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3d更换一次。常会民[5]等对284例长期留置尿管患者采用1:5000呋喃西林液膀胱冲洗每天两次与非膀胱冲洗两种方法对比,结果为膀胱冲洗组尿路感染率为20.3%,非膀胱冲洗组尿路感染率为19.2%。同时,膀胱冲洗速度过快,也可增加对膀胱壁的机械性损伤,增加感染率。

2 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护理预防措施

2.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各项操作按操作规程进行 导尿前要彻底清洗会阴部,以减少尿道口微生物的数量,动作要轻,非一次性插入需要重新消毒尿道口更换尿管插入,保证插入尿道的尿管绝对无菌,否则细菌直接植入膀胱内造成感染。

2.2 严格掌握导尿适应证,缩短留置导尿时间 树立插入尿管会引起尿路感染的观念,不能用留置导尿解决尿失禁和记出入量问题。对于尿失禁患者,女性患者用尿不湿,男性患者采用接尿器接尿。对已留置导尿的患者,注意训练自主排尿功能,定时夹闭尿管,根据患者尿意和膀胱充盈度决定放尿时间[6]。留置导尿后,每天清洁会阴及消毒外阴及尿道口,保持无菌。张海英[7]等研制并应用无菌护阴罩,对防止细菌污染尿道口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长期留置导尿患者能有效地预防感染。

2.3 采用密闭引流系统,避免膀胱冲洗 为减少细菌污染,尽量保持密闭性,引流管放置要妥当,防止尿液逆流,集尿袋更换不宜过勤,倒尿不宜过频,避免经常分离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头,保持尿道通畅。沈子楠等[8]研究认为置管一周以集尿袋更换一次为宜,十天以上应每周更换二次为易。膀胱冲洗控制泌尿系感染反而破坏了其密闭性增加了感染机会。对留置导尿的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其多饮水,多排尿,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00~2000毫升,平均每小时尿量50毫升。严格掌握膀胱冲洗适应证:(1)尿液浑浊沉淀物较多时;(2)膀胱出血时,冲洗可清除凝血块,防止尿管堵塞,并有利于止血;(3)发生膀胱感染时冲洗可稀释膀胱内脓尿,降低膀胱内尿液的细菌计数有利于感染的治疗[9]。

2.4 合理应用抗生素 在留置尿管的患者需要广谱抗生素,长期治疗原发病者,使真菌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应同时应用抗真菌药,以免菌群失调造成真菌性菌尿,所以,应根据尿菌培养+药敏合理应用抗生素。

[1]刘兵,王嘉.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预防对策及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3):207.

[2]徐敏,徐榕,张优琴,等.留置导尿与医院泌尿系感染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5):368-369.

[3]黄秋香.气囊导尿管留置相关问题的分析及预防[J].实用护理学杂志,2002,18(3):45.

[4]陈培红,陈爱清,陈秀萍,等.一次集尿袋更换时间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2,17(3):171-172.

[5]常会民,李健珍,陈育红.膀胱冲洗与非膀胱冲洗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35-436.

[6]钟小榕,邓朝秀,谭佳秋.放尿方法对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功能影响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6):327-329.

[7]张海英,赵玉敏,李爱军,等.腔外途径尿路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7(3):171-172.

[8]沈子楠,杨丽娟,张玉香,等.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与尿路感染的临床探讨[J].实用护理学杂志,2003,19(2):50.

[9]陈维,蒋丽,王刚,等.脊柱损伤致尿潴留患者的护理37例[J].实用护理学杂志,2003,19(7):22.

猜你喜欢

尿道口尿管尿路感染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什么是处女膜病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PRN喷洒抗菌膜预防男性尿道口出血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