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238例诊治体会

2010-04-03胡晓川

当代临床医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疝的精索补片

胡晓川

(安徽黄山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45000)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腹外疝的90%~ 95%,多采取手术治疗。传统的经典术式有:Bassini、 Halsted、Furguson、Mc-vay,存在张力大、并发症多、疼痛重、复发率高等缺点[1]。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Plug&mesh hernia repair)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最新方法,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具有损伤轻、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2]。现回顾我院 2003年 4月~ 2008年 7月间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238例,将治疗效果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 238例病人,男性 210例,女性19例,年龄 18岁~ 94岁,平均年龄 64.2岁。 60岁以上病人 140例。单侧斜疝 173例,斜疝急性嵌顿28例,复发性斜疝 10例,直疝 13例。双侧斜疝 12例,双侧直疝 2例。合并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症、肝硬化轻度腹水者72例。

1.2 材料 采用意大利赫美公司生产的聚丙烯成型补片,它是一种聚丙烯单丝编织的组织不可吸收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力和组织相容性,能迅速和人体组织粘合固定。包括一张长椭圆燕尾补片及一帽状网塞。

1.3 手术方法 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切口为平行腹股沟的疝常规切口,长约 5cm~ 6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腹外斜肌下间隙,外侧到腹股沟韧带返折部和髂耻束,内侧到联合肌腱,上端至内环口上3cm,下端起过耻骨结节 2cm,游离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用皮片牵引充分显露腹股沟管后壁。腹股沟斜疝:在精索内上方切开提睾肌和精索内筋膜,找到疝囊,予以分离。小的疝囊完全分离回纳入腹腔,大的疝囊则行横断,近端疝囊横缝合成型后(至少能容纳补片网塞)内翻入腹腔,将帽状网塞填入疝环内,周边与内环口周围腹横筋膜固定 4针~6针。缝合切开的提睾肌,于精索后方置入椭圆燕尾补片,修剪补片精索容纳孔,大小以刚好通过精索为宜。将补片放置平整,四周与腹股沟韧带、联合肌腱、耻骨结节及周围组织,缝合固定 6针~8针,逐层缝合切口。腹股沟直疝:疝囊位于海氏三角,找到疝囊,分离疝囊壁,其修补方法与腹股沟斜疝基本相同。

2 结果

241 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切口感染及排斥反应。手术时间单侧 30min~ 60min,平均 45min。术后切口疼痛轻微,24小时后下床活动。 10例术后有尿潴留,置导尿管 1天~2天拔除。11例出现阴囊轻度肿胀,3例出现轻度异物感,后自行缓解。住院时间 5天~ 10天,平均住院 7天,随访 185例,无 1例复发。

3 讨论

3.1 手术优点与手术适应症 传统的疝修补术病人术后疼痛剧烈,有牵拉感,恢复慢,需卧床 1周以上,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高。无张力疝修补术避免了高张力的缝合修补,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减轻了病人的损伤及术后疼痛,亦减少了腹股沟区神经及大血管的损伤机率。本组病人术后切口疼痛轻,24小时即下床活动,生活自理,仅 10例出现尿潴留。截止目前,复发率依然是衡量疝修补手术成功与否的金标准之一[3]。传统的疝修补术其缝合修补引起的张力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另外修补干扰了正常解剖结构亦是复发原因。其复发率高达 10%~15%。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其帽状网塞可分散来自腹腔的压力,起到缓冲作用。而且其聚丙烯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迅速与人体组织融合、固定。从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且无张力,有效防止了疝复发。Rut Kow[4]等报道了 3000多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随访统计,其复发率 <1%,大大低于传统的疝修补术。本组随访 185例无 1例复发。相比较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有许多的优点,故其手术适应症相对更宽。适用于中度腹压增高及腹股沟管后壁更为薄弱的病人,如合并支气管炎、肺心病、前列腺肥大、便秘的腹股沟疝(曾被视为传统疝修补术禁忌症)的治疗,尤其对复发疝、巨大疝的治疗尤为适用。但嵌顿疝伴肠坏死易引起术后感染,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应慎重。另外因为该补片不随生长发育而伸展,故身体发育尚未定型的未成年人不适用。

3.2 手术并发症及防治 (1)疼痛:术后疼痛较传统手术大为减轻,如果术中缝合固定补片时伤及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或缝扎在耻骨膜上均可引起术后明显疼痛,且不易缓解。部分人可能出现顽固性疼痛。 (2)缺血性睾丸炎:疝反复发作特别是复发疝,疝囊周围疤痕粘连比较严重的,解剖时应注意勿损伤精索血管引起缺血性睾丸炎。(3)出血和疝囊血肿:多因术中解剖不精细止血不彻底所致。对术中止血不满意者可酌情放置引流条,配合沙袋,预防血肿形成。 (4)感染:术中消毒不严格,术后疝囊血肿,细菌繁殖可以出现感染,一旦感染就意味手术失败,需要手术取出补片,故应特别注意无菌操作,术中止血彻底。(5)疝复发:虽然复发率远低于传统手术,但术中操作不仔细,亦容易引起疝复发。手术选用的补片应足够大,以保证能覆盖整个腹股沟区域,以避免补片植入体内后挛缩引起疝复发。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时要对置入腹股沟后壁的成型补片固定确切[5]。缝合固定补片时应确认该组织能承受足够的张力,另外缝合固定网塞时应严密,以防疝囊自网塞一侧突出引起复发。复发疝的手术复发率远高于原发疝的复发率,对于复发疝的病例要谨慎选择手术方法,目前,国内外对多次复发疝多采用腹腔镜修补术,它具有“后入路”与“无张力”特点,允许植入足够大的补片,并可避开原手术疤痕,操作简单,复发率低,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合理手术方式[6]。

4 结论

自从 1986年 Lich tenstein首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到现在的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大量研究及临床实践证明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良好术式,值得推广。

1 朱金声.腹股沟疝复发原因探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2,12(3):176.

2 马颂章.疝和腹壁外科的进展.中华腹部外科杂志.2001,16(9):560~ 561.

3 姚淇远.腹腔镜疝修补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中华实用外科杂志.2007,27(9):708~ 710.

4 Rut kow IM,Robbins AW.The marlexmesh p refix plug g roin herm ioplasty[J].Eur Jsury,1998,164(7):549.

5 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一些问题.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67.

6 Feliu X,Jauivieta E,V inas X,et al.Recu rv rn t inguinal hem ia:a ten-year review[J].J laparoendosc Adv Su rg Tech A,2004,14(6):362~ 367.

猜你喜欢

疝的精索补片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加味大黄蟅虫颗粒对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的影响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显微镜下2种手术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
3D-MAX补片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闭孔疝的临床诊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