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45例支原体阳性患者病原体分布及药敏分析

2010-03-28李志红余莉兰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泌尿氧氟沙星耐药性

姚 晔,万 琼,李志红,余莉兰

(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江西南昌 330008)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支原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迄今已分离到150余种,其中寄生性的有90多种,而人体支原体至少有15种。在人体支原体中,解脲脲原体(Uu)是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约有30%~40%的非淋球菌尿道炎由Uu所致[1]。近年由于泌尿生殖道疾病发病率的增高,以及抗生素滥用引发耐药菌株增多,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在我国逐年上升,有超过淋病奈瑟菌感染的趋势[2]。因此,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对其感染疾病的诊断、治疗、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株的产生极其重要。我们对2007年5月至2009年7月来我院检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标本进行了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其中的345例阳性标本结果做了统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5月~2009年7月来我院皮肤性病科、泌尿科及妇科就诊的有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或体征的患者进行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检测出支原体阳性患者345例,其中男108例,女237例,年龄20~71岁不等。男性患者采用尿道拭子插入尿道口内2~4cm,转动取柱状上皮细胞或取前列腺液;女性患者于宫颈管内1~2cm处取宫颈口、阴道后穹隆及阴道分泌物。

1.2 试剂 珠海市银科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一体化试剂盒,一次实验可以检出Uu、Mh或Uu和Mh合并感染,同时可测出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抗生素分别为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L)、司巴沙星(SPA)、罗红霉素(ROX)、阿齐霉素(AZI)、克拉霉素(CLA)、交沙霉素(JOS)、红霉素(ERY)、左氧沙星(LEV)和四环素(TET)。

1.3 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和结果判断标准进行。

2 结果

2.1 支原体感染情况 345例支原体阳性患者分泌物中,检出单纯解脲脲原体 (Uu)阳性282例,阳性率81.74%(282/345),单纯人型支原体阳性4例,阳性率1.16%(4/345)。Uu和Mh混合感染59例,阳性率17.10(59/345)。

2.2 282例Uu、59例Uu+Mh对12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Uu与Uu+Mh对12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

3 讨论

支原体与人类各种泌尿生殖道疾病相关,可引起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不孕不育症、女性可引起附件炎、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胎儿或新生儿感染、关节炎[3]等多种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由于不规则使用抗生素,包括滥用抗生素和使用方法不当,以及支原体耐药基因的出现,导致支原体耐药性呈现增强的趋势[4],从而导致对支原体所致疾病疗效不佳。因此为更好地防治支原体感染,应对支原体进行培养及耐药性检测,这对及时、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特别是对免疫低下的患者更具有重要意义。

在345例支原体阳性患者分泌物中,检出单纯解脲支原体Uu阳性282例,阳性率81.74%(282/345),单纯人型支原体阳性4例,阳性率1.16%(4/345)。Uu和Mh混合感染59例,阳性率17.10(59/345)。由此可见本地区患者中以单纯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为最多,其次为 Uu+Mh混合感染,这与国内文献报道[5]一致。

在345例支原体阳性感染者中,女性感染者有237例,感染率为68.70%;男性感染者有108例,感染率为31.30%。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其原因可能与男女泌尿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及生理上存在差异,以及女性感染后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而不能及时治疗有关。我们的调查还显示20~40岁年龄组患者感染率为85.80%,是发病的高危人群,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说明该年龄段是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的高危人群。由于该年龄段正处于性活跃期,因此应把该年龄段的人群视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点防治对象,应把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作为泌尿生殖道疾病的常规项目进行检测。

由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β-内酰胺类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对其无效[6],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出现耐药现象,同时支原体感染往往时间长疗效慢,因此正确选择药物至关重要。本文对345例支原体阳性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抗生素对单纯Uu和Uu+Mh混合感染有不同的耐药率。单纯解脲脲原体(Uu)感染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率高的药物分别是强力霉素 (DOX)94.33%、美满霉素(MIN)90.07%、交沙霉素(JOS)89.36%和四环素(TET)87.23%;耐药性高的药物分别是环丙沙星68.44%、氧氟沙星59.57%。治疗单纯Uu感染首选抗生素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单纯Mh感染标本太少,未作统计。Uu+Mh感染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率高的药物分别是强力霉素(DOX)49.15%、美满霉素(MIN)44.07%,耐药性最高的药物是红霉素(100%),其次是阿齐霉素91.53%、氧氟沙星86.44%、罗红霉素84.75%和环丙沙星84.75%。

通过表2我们对比发现,Uu+Mh混合感染与单纯Uu感染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有明显不同,差异较大的是红霉素、阿齐霉素、四环素、克拉霉素及罗红霉素。Uu+Mh混合感染者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Uu单独感染者。Uu+Mh混合感染时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沙星的敏感性呈明显下降趋势,可能与近年来氧氟沙星应用过多过滥有关,有文献报道长期使用或接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会产生耐药性[7]。这说明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原来敏感的药物出现耐药,因此在进行支原体感染治疗之前,尽可能的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有效的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治愈而又避免耐药菌株产生及蔓延的目的,对在最短的时间内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张卓然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9.

[2]张有江,张军民,罗燕萍,等.400例泌尿生殖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7):689.

[3]Taylor-Robinson JD.Mycoplamas in rhenmatoid arthritis and other human arthritides[J].Clin Pathol,1996,49:781~782.

[4]路 麒,张志刚.393株解脲支原体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889.

[5]林世平,赖志南,姜维娜,等.953株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岭南皮肤病科杂志,2005,12(3):207~209.

[6]褚云卓,年 华,贾桂英,等.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1):43.

[7]张 冉,吴移谋,向 斌,等.喹诺酮类药物诱导人型支原体耐药机制研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0,23:273~275.

猜你喜欢

泌尿氧氟沙星耐药性
《现代泌尿外壳杂志》稿约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9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