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复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象的影响

2010-03-28曾晓悦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机采血细胞献血者

曾晓悦

(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 南昌 330077)

随着机器单采血小板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单采血小板以浓度高、纯度好的特性,受到临床的普遍欢迎,但其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献血者的自身因素献血者采前血小板(PLT)、采前外周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的平均体积(MPV)、血小体积分布宽度 (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等及献血者自身状况(年龄、体重等)、血细胞分离机的运行参数[1]。笔者回顾分析了在半年内至少献了5次血小板的20例献血员每次外周血象的情况变化,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2009年1~6月本中心无偿献单采血小板20人,每次单采血小板前的血液,均用EDTA-Na2抗凝。

1.2 试剂 希森美康血细胞分析仪原装试剂。

1.3 仪器 希森美康血细胞分析仪,型号KX-21。

1.4 方法 静脉采血1ml,用EDTA-Na2抗凝、混匀后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

1.5 数据统计 用SPSS 12.0处理数据,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见表1。

表1 20位反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每次献血前血检查结果±s)

表1 20位反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每次献血前血检查结果±s)

注:所有项目P>0.05,无统计学意义

次数/P PLT(×109/L)WBC(×109/L)RBC(×1012/L) HGB HCT 1 2 3 4 5 P 257.0±43.9 258.7±51.5 273.7±44.6 274.7±52.3 279.6±42.3 0.45 6.5±1.8 6.1±1.7 6.3±1.5 6.0±1.4 5.8±1.4 0.57 4.9±0.4 4.8±0.3 4.9±0.3 5.0±0.5 4.0±0.4 0.34 151.0±15.1 150.4±14.2 150.7±15.3 152.1±16.0 147.0±13.0 0.86 39.4±3.3 38.4±2.1 39.3±3.0 40.0±3.6 40.1±2.8 0.41

3 讨论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经常捐献血小板者对其体内PLT、WBC、RBC、HGB、HCT并无明显影响。一袋机采血小板成分可以使因止血困难而濒临死亡的病人起死回生,而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新陈代谢旺盛,在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为7~9d,捐献机采血小板7d后体内血小板数即可恢复正常,一个月后可再次捐献机采血小板。

血小板成分输血用于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输注手工法制备的血小板,成人一次应输8~12个单位为一个治疗剂量,我国规定200ml全血分离的血小板为1个单位,每单位所含血小板数应大于或等于2.4×1010。因此,成人输注一个治疗剂量的手工法血小板需用4~6人献血。而我国目前规定机采法制备的血小板,每袋血小板含量2.5×1011为一个治疗剂量[2],相当于手工法的十倍。

成分输血的原则是需要什么采什么,机采法制备成分血则是需要什么采什么,是成分输血的一大进步。机采法制备血小板具有以下优点:①容易达到所规定的治疗剂量;②只需单个献血者就够1个治疗剂量;③白细胞混入少,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④红细胞混入少,只需ABO同型输注,不必作交叉配血试验;⑤限制了不必要的外来(献血者)抗原的接触范围;⑥所需献血者数少,减少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⑦无效输注(难治状态)发生率低;⑧选用适当的分离管道,血小板可保存5d,便于急症时应用;⑨提高了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质量有保证,止血效果好);⑩便于开展血小板配型。

[1]仇铭华.机采血小板的采集与质量研究进展.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258-262.

[2]张 静,李 耘,马爱军.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血小板的影响.北京军区医药,2000,12(5):361.

猜你喜欢

机采血细胞献血者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
新型组合式机采棉清理机简介
机采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