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探讨

2010-03-28陈立松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肾小管肾小球病程

周 芹,陈立松

(江苏省阜宁县沟墩医院检验科,江苏 阜宁 22443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中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其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均可正常,这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我们运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8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进行联合检测,以探讨其在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受检者均为2008年2月至2008年10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的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1)糖尿病组:均符合WHO 2001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共计83例,其中男 39例,女44例,年龄37~70岁,病程为3个月至 21年。按病程长短再分为2组,Ⅰ组为病程小于或等于5年的患者37例,Ⅱ组为病程大于5年的患者46例。以上病例均无其它原因引起的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及近期服用肾毒性药物史,尿常规蛋白阴性。(2)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检者40人,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2岁,各项体检指标正常,尿常规蛋白阴性。

1.2 仪器和试剂 日本东芝TBA-40FR Accut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免疫增强透射比浊产品。

1.3 方法 取受检者清晨中段尿约10ml分装2管,3000r/min离心5min,其中一管用磺基水杨酸法常规检测尿蛋白[1],用常规法蛋白阴性的另一管标本上清液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尿UMA及β2-MG检测结果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并随病程的延长阳性检出率及检测值明显升高(结果见表 1、2)。

2.2 糖尿病组尿UMA及β2-MG检测结果统计见表3。

表1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尿UMA及β2-MG阳性例数统计

表2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尿UMA、β2-MG检测结果

表3 糖尿病组尿UMA及β2-MG检测结果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尿UMA和β2-MG同时增高占阳性病例的77.8%,单项增高的占22.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代谢异常为主的内分泌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之一,其病因一般认为与糖尿病患者血管损伤相关。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其病理改变是肾小球硬化,系膜基质弥漫性增多和毛细血管壁的增厚引起肾功能低下[2]。其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有少量蛋白尿时也不易被注意,而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肾功能常呈进行性恶化,则病情往往不可逆转。故早期诊断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预后尤为重要。

尿UMA是由肝脏分泌的中分子量蛋白质,带负电荷。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的静电同性排斥作用,使尿UMA绝大部分不能通过滤过膜。当肾小球损伤时,蛋白质滤过屏障—分子筛的作用被破坏,通透性增加,尿中白蛋白排泄量相应增多[3]。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糖尿病引起肾小球损伤的重要标志。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病变的同时也存在肾小管损伤,甚至肾小管损伤早于肾小球病变。β2-MG是一种分子量仅11800的蛋白质,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但肿瘤细胞合成β2-MG的能力非常强。由于β2-MG分子量小,可从肾小球自由滤过,但约99.9%在近端小管重吸收降解,仅0.1%由终尿排出体外[4]。当糖尿病肾病影响到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时,尿中β2-MG含量会明显升高。因此尿β2-MG可作为肾小管受损的灵敏指标[5]。在恶性肿瘤和各种炎症时,β2-MG生成明显增多,可导致血和尿β2-MG升高。本实验正常对照组中一例尿β2-MG阳性,可能与此影响因素有关。

本文对83例常规法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尿中UMA、β2-MG进行联合检测,其结果在糖尿病病程小于等于5年病例组中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糖尿病病程大于5年组与小于等于5年组比较,结果也存在统计学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程度加重。实验结果还显示糖尿病进程中患者肾小球与肾小管损伤的程度并不一致,有22.2%的阳性患者表现为UMA、β2-MG单项阳性。因此,尿UMA、β2-MG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叶应妩,王毓山,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80.

[2]同济,中山医科大病理教研室.外科病理学[M].第2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63-664.

[3]吴 炜,倪合华.高血压肾病尿α1-MG等五种蛋白放免法检测的应用价值[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8,13(1):22.

[4]周 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6-267.

[5]王振英,张纪云.放射免疫分析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17-231.

猜你喜欢

肾小管肾小球病程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活性维生素D3对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