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甘蔗品种选育之对照品种选择的探讨

2010-03-23王贵华

中国糖料 2010年2期
关键词:果蔗攀西蔗区

王贵华

(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资中641200)

调查研究

四川甘蔗品种选育之对照品种选择的探讨

王贵华

(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资中641200)

根据气候条件和品种现状,四川盆地蔗区糖蔗品种选育,宜只选育早熟品种,用川蔗17号做对照品种;果蔗品种选育对熟期的要求并不严格,可用华南54-11;糖果兼用蔗品种选育,选育早熟品种,用川蔗23号,若选育中熟品种,则用川蔗6号;在攀西蔗区,糖蔗品种选育,应偏重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早熟品种选育用桂糖1号做对照品种,中熟品种选育用川蔗6号,晚熟品种选育用川蔗13号。盆地蔗区不宜用川蔗13号做对照品种。

甘蔗育种;对照品种;建议

有资料说,对照品种是“当地普遍栽培的当家种”[1];另有解释说,对照品种是“当地生产上大量栽培的品种”[2];还有解释说,对照品种是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同一个熟期的品种[3]。笔者认为,这最后一种解释更确切、更科学。

对照品种,是衡量被考察品种的水平的唯一尺度,直接关系到被考察品种在某种生态条件下的增产幅度,决定被考察品种能否推荐到生产中应用[4]。换言之,对照品种的选择是否正确,或者说对照品种的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研究结果及其应用价值或推广价值。因不同的气候特点、不同社会需求、不同熟期的甘蔗品种选育,应当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对照品种。

1 四川两大蔗区的气候特点

四川蔗区分属两大蔗区,即华中蔗区和西南蔗区,更具体一点说,是分属华中蔗区的四川盆地亚区和西南蔗区的金沙江亚区[3]。在四川,前者,我们习惯上称之为“盆地蔗区”,将后者称之为“攀西蔗区”。

1.1盆地蔗区

盆地四周山地环绕,西有龙门山、邛崃山,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南有大娄山。盆地海拔多在500m以下,盆地之长江河谷低于海拔250m。甘蔗主要分布在沱江、岷江、嘉陵江流域的中亚热带气候区。蔗区年平均气温17~19℃,≥10℃的有效积温5000~6217℃,年降雨量在900~1200mm范围内。盆地蔗区的气候有如下特点:

1.1.1 冬季温暖四川盆地属中亚热带,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寒潮侵袭,冬季温和,少见冰雪,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2.6℃,很少低于-2℃;无霜期300~330d,盆地内的主产蔗区内江的霜期在12月下旬至2月中旬。

1.1.2 夏季炎热四川盆地为闭合高温中心区。5~9月日平均气温21~29℃,超过24℃的月数达3~4月。盆地环境造成其湿度大,年平均相对湿度约80%,使人闷热难耐。冬干春旱秋涝夏雨足。冬季少雨(“春干”),降雨量约占4%;春雨稍多,约占10%;虽然年降雨量偏小,但夏季雨量较大,约占56%;秋雨绵绵致“秋涝”,约占全年的30%。

1.1.3 多雾,多云,日照晴天少冬季多雾天,约在25~40d范围。全年多云,各月云量约占80%~90%。云多造成阴天多晴天少,年平均阴天高达200d以上;进而导致日照少,年日照时数约为1090~1540h;也致日照率低,为25%~35%;还致太阳的辐射量小,约为340~420 J/cm2.a,生理辐射低,为210 J/cm2.a[5]。

1.2攀西蔗区

为四川西部高原之南部的安宁河、雅砻江与金沙江一带。甘蔗主要分布在南亚热带干湿气候区的海拔200~1600m的范围内。蔗区年平均气温17~22℃,≥10℃的有效积温5787~8085℃,年降雨量在960~1050mm。其气候有如下特点:

1.2.1 气温差明显极端最高温可达41℃以上,安宁河和黑水河流域的极端最低温达-4.7℃,日较差大,月14.5℃。

1.2.2 雨旱季分明,蒸发量大冬春少雨,夏秋多雨以至雨旱季分明:蔗区6~10月为雨季,且降雨集中,约占全年总雨量90%;11~5月为旱季,各月降雨量小于10mm。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的河谷地带全年无冬。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3倍。

1.2.3 云雾少,日照强,光照足年日照时数达2160~2710 h,日照率达45%~60%,年辐射量为500~590J/cm2,年生理辐射为230~250J/cm2[5-6]。

2 四川甘蔗的种植及品种状况

2.1四川甘蔗的种植状况

目前,四川甘蔗主要种植在攀西蔗区的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盆地蔗区的泸州市、宜宾市、自贡市、内江市、资阳市、眉山市和德阳市等地。全省年植蔗大约30000hm2。据报道,2006年植蔗26400hm2,产蔗1246100t[7];2007年产蔗1260700t,2008年产蔗1163000t[8]。盆地蔗区除内江、眉山等地的个别红糖厂蔗区种植的甘蔗供压榨制红糖外,基本上都供应市场作果蔗食用。攀西蔗区是四川甘蔗制糖主产区,进入本世纪以来,甘蔗种植面积约10000hm2。据报道,仅凉山州,2005~2006榨季甘蔗种植面积就达7133hm2[9]。1999年8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农业厅《关于当前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的指导性意见》的通知(川办发[1999]56号),指出:糖料生产,重点开发攀西蔗区,建设面积3000hm2以上、产蔗30万t以上的基地县;川中蔗区以发展果蔗和果糖兼用蔗为主,提高植蔗效益。科研工作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此指导意见,也为四川甘蔗品种的选育研究指明了方向。

2.2四川甘蔗种植的品种现状

目前,四川甘蔗生产上栽培的主要品种有:

(1)四川盆地蔗区①糖蔗:早熟品种:川蔗3号、川蔗17号、甜城1号、甜城13号。②糖(蔗)果(蔗)兼用蔗:早熟品种:川蔗14号、川蔗23号;中熟品种:川蔗6号、川蔗10号、甜城15号。③果蔗:早中熟品种:甜城16号、甜城18号;晚熟品种:华南54-11(即“沱江红”)。

(2)四川攀西蔗区①糖蔗:早熟品种:川蔗18号、川蔗24号、云蔗71/388、新台糖25、桂糖1号、桂糖11号等;早中熟品种:川蔗22号等;中熟品种:川蔗6号、云蔗89-151、新台糖22、闽糖86/05、粤糖86/368等;中晚熟:川蔗13号(在金沙江流域和云南蔗区为中熟)。②果蔗:华南54-11、罗汉蔗、拔地拉(badila)等。

3 四川甘蔗品种选育的对照品种选择

对照品种的选择,从理论上讲,应该是预期选育的是什么熟期的品种,就用相应熟期的“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做对照品种。例如,过去在盆地蔗区,若为早熟品种的品比试验,用川蔗3号做对照;如果是其他熟期的品比试验,则用相应熟期的主要品种作对照。实际上,有时因某些原因而不能明确其为某个熟期或因多重需要(如糖蔗果蔗兼用型的甘蔗品种选育,需有一个糖蔗品种和一个果蔗品种作对照品种)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照品种;或虽然不能明确其为某个熟期但只能用单一的某熟期品种做对照。

近10年来,由于育种目的的需要,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糖蔗、果蔗、能源蔗、饲料蔗(或称做牧草蔗)等品种选育。在四川,无论盆地蔗区还是攀西蔗区,目前,能源蔗和饲料蔗的选育都是开创性的研究,有无对照品种,或是引进省外已有的相类品种,都是可行的。但是,要进行糖蔗、果蔗的品种选育,其对照品种的选择一定要科学。那么,在四川甘蔗品种选育的研究中,应怎样选择对照品种呢?故此,笔者提出以下看法:

3.1盆地蔗区品种选育的对照品种选择

3.1.1 盆地蔗区糖蔗品种选育的对照品种选择在盆地蔗区,虽然没有白糖加工企业,但红糖生产企业尚有,据笔者所知,在川东的内江和宜宾、川南的眉山等地尚存有10几家红糖生产企业。鉴于盆地蔗区霜冻危害的存在、甘蔗种植面积较小、榨期较短等缘故,选育糖蔗品种应选育高产优质的糖蔗早熟品种为宜;与此相对应,其品种选育之对照品种的选择,理应选择早熟品种做对照品种。

那么,在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为川蔗3号、川蔗17号、甜城1号、甜城13号等几个糖蔗早熟品种中,应选择哪个早熟种做对照品种呢?为便于分析比较,笔者将含2个中熟品种的相关品种的增产增糖试验资料数据列于表1。从表1可见,中茎偏小的川蔗14号比小茎的川蔗3号增产17.41%,单位面积的含糖量也比川蔗3号高22%,二者11月至12月的甘蔗蔗糖分均在14%左右,但川蔗14号在成熟高峰期可达15%以上;川蔗14号与中茎中熟的川蔗6号产量相当(前者比后者增产2.08%),但含糖量高22%。中茎中熟的川蔗10号也与川蔗6号产量相当(前者比后者增产2.99%),但含糖量高13.96%。中茎的川蔗17号11月的甘蔗蔗糖分达13.5%,成熟高峰期也在15%以上,比中茎中熟的川蔗10号增产17.88%、增糖18.5%;而川蔗10号比川蔗3号增产8%、增糖19.05%。中小茎的甜城1号比川蔗3号增产16.18%,含糖量高14.74%,11月的甘蔗蔗糖分为13.38%,12月为14.2%。小茎的甜城13号比川蔗3号、川蔗10号、CP34-120平均增产12t/hm2以上,甘蔗蔗糖分11月为13%,最高可达15%以上[10]。很显然,在四川盆地蔗区选育早熟的糖蔗品种时,选用川蔗17号做对照品种更合适。

表1 四川盆地蔗区几个主要甘蔗品种的产量和含糖量比较

3.1.2 盆地蔗区果蔗品种选育的对照品种选择盆地蔗区栽培的果蔗品种,主要为晚熟品种华南54-11、早中熟的甜城16号和甜城18号等。华南54-11,农民习惯叫它“沱江红”,主要在川内盆地蔗区种植。甜城16号、甜城18号是近年育成的新品种。果蔗是甘蔗,自然也免不了其在某一时期的熟期与蔗株所含糖分的高低有关。但是,人们对生食消费的果蔗的糖分的要求并不是最主要的,而最看重的还是它的泡脆度等口感特性,甜度适中即可,因而对熟期的要求并不严格,同时考虑到四川果蔗育种的现状和农民种植的经济效益等因素,忽略品种熟期,目前盆地蔗区仍以华南54-11做对照品种是可行的。当然,严格地说,晚熟和早中熟的熟期相差还是很大的。因此,建议在盆地蔗区的果蔗品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最好还是选择相同或相近的熟期果蔗品种做对照品种。

3.1.3 盆地蔗区糖蔗与果蔗兼用型品种选育的对照品种选择在盆地蔗区,人们广泛种植的不是果蔗品种,而是糖蔗和果蔗兼用的糖果蔗兼用型品种。每到冬春之季,市场上广泛所见的还是糖果兼用蔗,如内江市的资中县和内江市中区的川蔗14号和川蔗23号,眉山市和成都市的川蔗6号和川蔗10号。川蔗14号和川蔗23号为早熟品种;川蔗6号和川蔗10号为中熟品种。笔者认为,选育既可作糖蔗又可作果蔗的糖果兼用型甘蔗品种,不宜单纯用糖蔗品种或果蔗品种做对照品种,也不宜既用糖蔗品种又用果蔗品种设双重对照,而应该用糖果兼用蔗品种做对照。鉴于要考虑既可用于做制糖原料,又可供人们生食消费且生食消费对糖分的要求不高,还要考虑农民的种植效益,因此建议:目前盆地蔗区的糖果兼用蔗品种选育,选育早熟的糖果兼用蔗品种用川蔗23号做对照品种;选育中熟的糖果兼用蔗品种用川蔗6号做对照品种;或者不分熟期,就只用因其泡度好、口感带蜂蜜味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川蔗6号做对照品种。

3.2攀西蔗区品种选育的对照品种选择

攀西蔗区是四川的蔗糖基地,糖蔗品种的选育是攀西蔗区的重点,即攀西蔗区的品种选育,以糖蔗品种为主,果蔗品种为辅,不做糖果兼用蔗品种选育。

3.2.1 攀西蔗区果蔗品种选育的对照品种选择据宋福猛等(2005)介绍,在攀西蔗区,种植果蔗上万亩;目前主要种植的果蔗品种是华南54-11、罗汉蔗和拔地拉(badila)等,其中拔地拉以其皮薄、质脆、纤维少、甘甜多汁而广受欢迎,种植面积达到60%以上[11]。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拔地拉,也叫雪梨蔗、黑皮果蔗、紫皮果蔗等,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四川、江西、浙江、陕西、江苏、贵州、山东、河南、山西等省区广泛种植,其产品畅销国内。显然,若不考虑熟期,拔地拉无疑是攀西蔗区果蔗品种选育的最佳对照品种。

3.2.2 攀西蔗区糖蔗品种选育的对照品种选择攀西蔗区是四川的蔗糖主产区。甘蔗是攀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产量占四川的15%,与烤烟、蚕桑并称发展农业经济“三大拳”;也是发展当地经济的五大支柱(烤烟、蚕桑、甘蔗、矿业、水电)之一。甘蔗的榨期一般从当年的12月起至翌年的4月份止,历时近5个月。因此,攀西蔗区的甘蔗品种选育,早、中、晚熟各熟期品种都需要,但从制糖企业的效益考虑,应偏重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的选育。就整个攀西蔗区而言,种植面积在5%以上的糖蔗品种有早熟的桂糖1号和桂糖11号、中熟的川蔗6号、新台糖22号和粤糖86/368、中晚熟的川蔗13号等。因此,选育早熟品种,应以桂糖1号为对照品种(桂糖1号的种植面积约占总植蔗面积的10%,而桂糖11号约为7%);选育中熟品种,应以川蔗6号为对照品种(约占22%,是攀西蔗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新台糖22号和粤糖86/368的种植面积分别约占11%和6%);选育晚熟品种,可用在攀西蔗区表现为中晚熟的川蔗13号做对照品种。

4 传统对照品种川蔗13号的正确使用

中晚熟的川蔗13号,在攀西蔗区,自其鉴定推广以来,一直以其做对照品种;从20世纪的90年代开始,根据全国甘蔗品种区试要求,增加了新台糖10号做对照品种。据我院科技档案记载,川蔗13号为N:Co310× F134的后代。因在1963年的四川盆地蔗区选种圃中表现突出而于当年冬季采取温室育苗;1964年春移植田间速繁;1965年做秋植品比;1966年做春植品比。1967年引入攀西蔗区试种,表现不错;但是,由于“十年浩劫”,影响了它本该鉴定推广的时间历程,花了17年,才于1978年初得以鉴定。在盆地蔗区,川蔗13号产量不错,但甘蔗蔗糖分实在太低,表现为晚熟(见表2)。

1978年1月10~14日的鉴定资料《川糖61-408历年试验资料统计表》列出了川蔗13号(川糖61-408)在盆地蔗区于1965年所做的1个坝地秋植品比试验和在攀西蔗区共做的10个试验。下面将该表中在盆地蔗区的内江市资中县明心寺所做1个坝地秋植试验、在攀西蔗区的攀枝花市米易县连华所和凉山州宁南县华弹(简称“三地”)所做6个坝地春植试验,并结合表2做个比较(见表3)。

表2 1965~1966年川蔗13号盆地蔗区品比试验主要性状值

表3 四川蔗区“三地”川蔗13号试验主要性状值

在蔗产量上,我们可从以上二表看出:(1)川蔗13号作春植栽培,攀西蔗区显著或极显著地优于盆地蔗区,前者增产15.52%(西昌蔗区)~47.10%(攀枝花蔗区)。20世纪70年代,在攀西蔗区的米易连华曾种50hm2川蔗13号,其平均单产达到10t以上;(2)作春植栽培,川蔗13号在攀西蔗区,不仅明显优于盆地蔗区的春植栽培,而且也优于盆地蔗区作秋植栽培,平均增产25.30%;(3)作春植栽培,同为攀西蔗区,川蔗13号的蔗产量,攀枝花蔗区优于西昌蔗区,增加产量27.33%;

在甘蔗蔗糖分上,我们也可以从上二表看出:(1)川蔗13号在攀西蔗区种植春植蔗明显优于盆地蔗区种植春植蔗,同为12月,高0.79%~2.67%(绝对值,下同),平均高出1.71%;甚至比盆地蔗区的秋植蔗还平均高出2.22%;(2)川蔗13号充分显示了它的晚熟(盆地蔗区)、中晚熟(攀西蔗区;实际上,在金沙流域的华弹、巧家、会东蔗区表现为中熟)的特性:甘蔗蔗糖分,盆地蔗区12月份才11.31%;在攀枝花的米易蔗区,翌年1月甘蔗蔗糖分还不到13%,仅为12.69%;而在凉山州的宁南华弹却表现不错,12月的甘蔗蔗糖分已达到14.05%,翌年1月14.52%,最高约15%;(3)川蔗13号的甘蔗蔗糖分潜力,只有在攀西蔗区才能得以体现:在攀西蔗区,川蔗13号的甘蔗蔗糖分可以高出盆地蔗区3.5度(3.5%)以上。

因此,专家提出了如下鉴定意见:“该(品)种可在我省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或其他气温较高、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繁殖推广”。换言之,川蔗13号,在攀西蔗区或其相类似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才能发挥其产量和糖分潜力。四川盆地蔗区不能满足它的生长要求,是一个不适宜种植的甘蔗品种。用川蔗13号作对照品种,在攀西蔗区的糖蔗品种选育中,可作为选育中熟或晚熟品种的对照品种使用。

[1]四川省制糖糖料工业研究所,四川省轻工业局甘蔗科技情报站[Z].甘蔗选育种讲义,1982.

[2]四川省轻工业局甘蔗科学研究所,四川甘蔗栽培[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4.

[3]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甘蔗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4]杜鸿芬.对照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作用[J].中国棉花,1990(1):21-22.

[5]谭显平.新世纪四川甘蔗育种目标[J].甘蔗糖业,2003(1):1-3.

[6]宋福猛,王友富,陈艳琼.四川攀西蔗区甘蔗品种选育目标浅议[J].甘蔗,2001(3):26-28.

[7]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7)[EB/OL].http://www.sc.stats.gov.cn/nj/NjWin.asp

[8]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关于2008年四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N].四川日报,2009-2-25.(B3).

[9]四川省热作中心,凉山州热作中心.凉山州热作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EB/OL].http://www.troagri.com.cn/news.php?id= 7693&category=热区各地.

[10]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轻工业部甘蔗品种审定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中国甘蔗品种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

[11]宋福猛,王友富,刘大章,等.攀西地区拔地拉果蔗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广西热带农业,2005(4):32-33.

Discussion on Utilization of Check Variety Choice in Breeding Sichuan Sugarcane Varieties

WANG Gui-hua
(The Sichuan Academy of Botanical Engineering,Sichuan Zizhong 6412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local sugarcane varieties in Sichuan basin cane area,it is suitable for selectively breeding early sugarcane varieties like Chuanzhe 17 as check variety;The ripe time's request is not strict for selective breeding chewing cane varieties,like Huanan 54-11 as check variety;About breeding of both sugar and chewing cane,Chuanzhe 23 is as check variety to selectively breed early cane varieties,and Chuanzhe 6 is as check variety to selectively breed medium varieties.In the Panxi cane area,it is suitable for selectively breeding early and medium sugarcane varieties,Guitang 1 is as check variety to selectively breed early cane varieties,Chuanzhe 6 is as check variety to selectively breed medium varieties, Chuanzhe 13 is as check variety to selectively breed late varieties.But the Chuanzhe 13 is not suitable as check variety to breed cane varieties in basin cane area.

Cane breeding;Check variety;Suggestions

S566.103

A

1007-2624(2010)02-0037-04

2009-10-30

王贵华(1955-),男,四川省内江市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甘蔗栽培与育种。

猜你喜欢

果蔗攀西蔗区
攀西蚕区小蚕共育质量的提升措施
七个果蔗品种在桂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综合评价
果蔗品种的种植表现与综合评价
浅谈关于攀西地区美食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四川攀西地区突尼斯软籽石榴硬枝扦插育苗技术
广西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处理的现状、成效及展望
攀西烟区津巴布韦烤烟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在河池蔗区种植密度试验
果蔗生长后期重防纹枯病
2016年崇左、百色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