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崇左、百色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2016-09-06邓宇驰王维赞张荣华韩世健陆国盈王伦旺李翔

中国糖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株率蔗区崇左

邓宇驰,王维赞,张荣华,韩世健,陆国盈,王伦旺*,李翔

(1.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南宁530007;2.广西大学,南宁530004)

2016年崇左、百色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邓宇驰1,王维赞1,张荣华1,韩世健2,陆国盈2,王伦旺1*,李翔1

(1.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南宁530007;2.广西大学,南宁530004)

为了预测和评估2016年崇左、百色蔗区甘蔗生产情况,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两个蔗区甘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及植期、病虫害情况等。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崇左、百色蔗区糖料蔗苗情均较好,有足够的苗数和良好的幼苗,但崇左蔗区相比2015年略差。两个蔗区的螟害发生率均较低,螟害枯心率整体低于2015年,螟害综合防治初见成效。崇左蔗区甘蔗种植面积略有增加,百色蔗区面积大幅减少。得益于“双高”基地建设,两个蔗区的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良。建议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化学除草和后期甘蔗螟虫的防治工作。

甘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病虫害;生产情况

甘蔗是广西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80多万公顷,产糖约600万吨,占全国总产糖量的65%左右,对我国食糖产业有着重大影响。甘蔗苗期是整个生育期的重要阶段,苗情好是获得甘蔗高产的基础和保证。为了全面地了解2016年广西蔗区糖料蔗苗期生产情况,预测和评估2016年广西蔗区整体形势,广西糖业发展办公室组织广西糖业协会、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和广西大学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调研小组,赴崇左、百色蔗区对糖料蔗苗情、品种结构、种植面积及植期等进行调研和评估。

1 调查时间和地点、内容和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本次调查于2016年5月26—31日进行,调查崇左市的扶绥县、江州区、宁明县和百色市的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等蔗区。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内容包括各蔗区甘蔗每公顷苗数、株高、黑穗病株率、螟害率等指标,数据收集包括统计各蔗区甘蔗种植面积、不同品种种植面积、不同品种的生长情况等。本文中种植面积、品种结构的统计数据由各地糖业发展办公室和制糖企业提供。

实地调查样本数量:本次共调查2市6县(区)99个样本,其中新植蔗50个,宿根蔗49个(见表1)。

表1 实地调查的祥本数量统计

2 调查结果

2.1 生产情况

由表2可知,2016年崇左蔗区的甘蔗种植面积为26.67万hm2,比2015年增加1.34万hm2,增幅为5.29%;2016年百色蔗区的甘蔗种植面积为6.07万hm2,比2015年减少2.66万hm2,减幅达30.47%。崇左和百色两市总面积为32.74万hm2,比2015年减少1.33万hm2,减幅为3.90%。

从甘蔗植期结构上看,本次调查的各县(区)新植蔗种植面积比例有所回升(见表3),这与2015/2016年榨季蔗价回升以及部分企业提早出台2016/2017年榨季原料蔗保底价有一定的关系,此外,各县(区)和制糖企业加大推进自治区甘蔗“双高”基地建设项目力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崇左市)。2016年崇左市新植蔗种植面积比例已基本恢复到正常年景的水平,占总面积的38.50%,百色市新植蔗种植面积比例虽有所回升,但也仅为19.84%。两蔗区中多年宿根蔗地所占比例均明显减少。

表2 各市种植面积(初步统计)

表3 调查县(区)种植面积及植期

据糖业部门反映,蔗区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新台糖系列)种植面积进一步缩减,新品种如桂糖42号、桂柳05136、桂糖29号等面积在逐渐上升,新品种种植面积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双高”基地建设,因为“双高”基地种植的大部分为优良新品种,“双高”基地建设在蔗区品种改良、结构调整中确实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从各市看,崇左市新台糖22号约占85%,比上年度下降了5%,桂糖42号、桂糖29号、桂柳05136、桂糖31号等新品种面积在逐渐加大;百色市新台糖22号约占80%,粤糖94/128占7.5%,其它新品种主要为桂糖42号、桂糖31号、粤糖00/236、桂柳05136。

2.2 不同蔗区甘蔗苗期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2016年崇左、百色蔗区县(区)调查苗情比较

2.2.1 不同蔗区株高的比较幼苗株高总体表现崇左蔗区与百色蔗区相当。宿根蔗平均株高崇左蔗区48.5cm,百色蔗区45.9cm,崇左蔗区比百色蔗区高2.6cm;新植蔗平均株高崇左市蔗区29.0cm,百色蔗区30.1cm,崇左蔗区比百色蔗区低1.1cm。调查的6县(区)中,宿根蔗株高田东县蔗区(53.6cm)>江州区蔗区(52.2cm)>田阳县蔗区(48.7cm)>扶绥县蔗区(47.6cm)>宁明县蔗区(45.8cm)>右江区蔗区(35.5cm)。新植蔗株高扶绥县蔗区(34.9cm)>田阳县蔗区(33.3cm)>田东县蔗区(32.4cm)>江州区蔗区(26.1cm)>宁明县蔗区(26.0cm)>右江区蔗区(24.5cm)。造成不同蔗区间幼苗株高差异的主要原因与蔗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其次与种植期及管理迟早有关。

2.2.2 不同蔗区苗数的比较苗数总体表现崇左蔗区少于百色蔗区。宿根蔗每公顷苗数崇左蔗区89千株,百色市蔗区133千株,崇左蔗区比百色蔗区少44千株;新植蔗每公顷苗数崇左蔗区99千株,百色蔗区117千株,崇左蔗区比百色蔗区少18千株。本调查组调查的6县(区)中,宿根蔗每公顷苗数田东县蔗区(195千株)>右江区蔗区(107千株)>江州蔗区(98千株)>田阳县蔗区(97千株)>宁明县蔗区(86千株)>扶绥县蔗区(84千株)。新植蔗每公顷苗数田东县蔗区(153千株)>江州区蔗区(105千株)>宁明县蔗区(99千株)=田阳县蔗区(99千株)=右江区蔗区(99千株)>扶绥县蔗区(92千株)。造成两个蔗区苗数的差异主要与种植的品种和密度有关。百色市的田东蔗区仍有较大面积的粤糖94-128,该品种由于糖分低,已被列为淘汰品种,但其苗数多,尤其宿根蔗发株很高,所以田东县蔗区苗数远高于其他蔗区,拉高了整个百色市的数据。百色蔗区的种植行距平均为0.8m,崇左蔗区的平均行距为1.0m,种植密度大造成百色蔗区比崇左蔗区苗数明显增多,但密度过大会导致后期有效茎少,产量不高。

2.2.3 不同蔗区枯心率的比较枯心率总体表现崇左蔗区低于百色蔗区。宿根蔗平均枯心率崇左蔗区为4.62%,百色蔗区为5.19%,崇左蔗区比百色蔗区低0.58个百分点;新植蔗平均枯心率崇左蔗区1.29%,百色市3.64%,崇左蔗区比百色蔗区低2.35个百分点。调查的6县(区)中,宿根蔗枯心率田阳县蔗区(7.49%)>宁明县蔗区(5.18%)>扶绥县蔗区(5.08%)>田东县蔗区(5.03%)>江州区蔗区(3.59%)>右江区蔗区(3.06%);新植蔗枯心率田阳县蔗区(8.37%)>田东县蔗区(2.33%)>宁明县蔗区(1.40%)>扶绥县蔗区(1.35%)>江州区蔗区(1.12%)>右江区蔗区(0.23%)。

2.2.4 不同蔗区黑穗病株率的比较黑穗病株率总体表现崇左蔗区高于百色蔗区,宿根蔗高于新植蔗。宿根蔗平均黑穗病株率崇左蔗区为9.77%,百色蔗区为3.24%,崇左蔗区比百色蔗区高6.53个百分点;新植蔗平均黑穗病株率崇左蔗区0.21%,百色蔗区0.24%,崇左蔗区比百色蔗区低0.03个百分点。调查的6县(区)中,宿根蔗黑穗病株率宁明县蔗区(11.36%)>江州区蔗区(9.12%)>扶绥县蔗区(8.82%)>右江区蔗区(5.42%)>田阳县蔗区(3.40%)>田东县蔗区(0.90%);新植蔗黑穗病株率田阳县蔗区(0.65%)>扶绥县蔗区(0.36%)>江州区蔗区(0.16%)>宁明县蔗区(0.10%)>田东县蔗区(0.06%)>右江区蔗区(0.00%)。黑穗病发病株率的高低主要与品种的抗病性强弱关系最密切,其次与甘蔗宿根的年限以及蔗地连作长短等有关。在本次调查中各品种新植蔗感黑穗病率均较低,新台糖22号、粤糖60号等品种宿根蔗黑穗病株率均较高,桂糖29号、桂糖31号、桂糖37号等品种感黑穗病率均较低。崇左蔗区的黑穗病株率高于百色蔗区的主要原因是崇左蔗区仍然以高感黑穗病的新台糖22号为当家品种。本次调查中在宁明县发现一块高度感病的新台糖22号二年宿根蔗田,其黑穗病株率高达28.09%。

2.32016 年与2015年苗情比较

2.3.1 崇左蔗区2016年与2015年苗情比较从表5可以看出,2016年崇左蔗区新植蔗和宿根蔗的苗数均少于2015年。其中2016年崇左蔗区各调查点的新植蔗每公顷苗数最高为174千株(2015年为160千株),最低39千株(2015年为50千株),平均99千株(2015年为110千株),同比减少11千株。宿根蔗每公顷苗数最高为209千株(2015年为145千株),最低33千株(2015年为64千株),平均89千株(2015年为103千株),同比减少14千株。

表5 崇左、百色两蔗区2016年与2015年甘蔗苗情比较

幼苗株高方面,2016年崇左蔗区各调查点新植蔗幼苗株高最高为59.2cm(2015年为64.9cm),最矮16.8cm(2015年为17.7cm),平均株高29.0cm(2015年为38.1cm),同比矮9.1cm;宿根蔗幼苗株高最高为86.9cm(2015年为100.7cm),最矮31.3cm(2015年为35.7cm),平均株高48.5cm(2015年为63.6cm),同比矮15.1cm。

在螟害枯心率方面,2016年崇左市蔗区的螟害枯心率总体低于2015年。新植蔗螟害枯心率最高为6.47%(2015为年10.04%),最低0.00%(2015年为0.00%),平均1.29%(2015年为2.80%),同比降低1.51个百分点;宿根蔗螟害枯心率最高为9.79%(2015年为12.81%),最低0.00%(2015年为0.00%),平均4.62%(2015年为6.42%),同比降低1.80个百分点。

在黑穗病株率方面,2016年崇左蔗区各调查点新植蔗的黑穗病株率比2015年低,但从面上看,宿根蔗的黑穗病株率明显增高(从调查数据上看持平,但调查的部分地块蔗农已拔除黑穗病株)。新植蔗的黑穗病株率最高为1.42%(2015年为7.81%),最低0.00%(2015年为0.00%),平均0.21%(2015年为0.50%),同比降低0.29个百分点。宿根蔗的黑穗病株率最高为28.09%(2015年为26.62%),最低0.00%(2015年为0.80%),平均9.77%(2015年为9.77%),同比持平。

2.3.2 百色蔗区2016年与2015年苗情比较表5结果显示,2016年百色蔗区新植蔗苗数明显多于2015年,宿根蔗苗数与2015年持平。2016年百色蔗区各调查点新植蔗每公顷苗数最高为204千株(2015年为152千株),最低63千株(2015年为56千株),平均117千株(2015年为98千株),比去年同期每公顷多19千株;宿根蔗每公顷苗数最高达246千株(2015年为193千株),最低72千株(2015年为66千株),平均133千株(2015年为133千株),同比持平。

幼苗株高方面,2016年百色蔗区新植蔗和宿根蔗均高于2015年。2016年百色蔗区各调查点新植蔗幼苗株高最高为45.0cm(2015年为33.3cm),最矮19.2cm(2015年为7.1cm),平均株高30.1cm(2015年为19.0m),同比增高11.1cm。宿根蔗幼苗株高最高为102.0cm(2015年为58.6cm),最矮21.0cm(2015年为19.5cm),平均株高45.9cm(2015年为39.3cm),同比增高6.6cm。

在螟害枯心率方面,2016年百色蔗区螟害枯心率比2015年低。新植蔗螟害枯心率最高为18.42%(2015年为33.90%),最低0.00%(2015年为0.00%),平均3.64%(2015年为9.03%),同比下降5.39个百分点;宿根蔗螟害枯心率最高为17.77%(2015年为44.52%),最低0.00%(2015年为3.69%),平均5.19%(2015年为9.68%),同比下降4.49个百分点。螟害枯心率下降,原因与崇左蔗区基本相同,即蔗农逐渐接受制糖企业通过手机短信平台进行的螟害防治指导,能及时防治到位有关。

在黑穗病株率方面,2014年以来百色蔗区的黑穗病株感染率均较低,2016年新植蔗平均黑穗病株率为0.24%(2015年为0.00%),比去年同期高0.24个百分点;宿根蔗最高黑穗病株率为13.37%(2014年为16.51%),最低0.00%(2015年为0.00%),平均为3.24%(2015年为2.81%),比去年同期高0.43个百分点。

从测算的结果来看,结果负数,而且负值越来越大,也就是说从2002年开始到2011年,国内没有社会游资,这显然与现实不符合。

3 小结与讨论

3.1 蔗区面积崇左略有增加,百色大幅减少

由于2015/2016榨季的原料蔗收购价格上升至440~450元/t,加上政府推广建设“双高”基地有较大补贴,以及政府和制糖企业对改扩种甘蔗大力提倡并给予补贴,采取手段抑制速生桉的发展,“退桉还蔗”,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蔗区面积,崇左蔗区面积比上年增加了5.29%。但蔗款兑现不及时,原料蔗收购价达不到蔗农预期,甘蔗生产成本增加,请工难等问题,影响了蔗农的积极性,尤其百色蔗区受芒果等水果的冲击,蔗区面积持续减少,2016年减幅达30.47%。

3.2 整体苗情较好,但崇左蔗区比2015年略差

从调查的过程观察到的和调查获得的数据反映,2016年的苗情,崇左蔗区比2015年差,百色蔗区比2015年好。从公顷苗数看,崇左蔗区新植蔗、宿根蔗平均苗数分别比2015年少11千株和14千株;百色蔗区新植蔗平均苗数比2015年多19千株,宿根蔗平均苗数与2015年持平。从甘蔗幼苗株高看,崇左蔗区2016年新植蔗、宿根蔗平均株高分别比2015年同期矮9.1cm和15.1cm;百色市蔗区2016年新植蔗、宿根蔗平均株高比2015年同期高11.1cm和6.6cm。2016年崇左和百色蔗区均有足够的苗数和良好的幼苗为基础,如果中、后期风调雨顺,并加强管理,可以达到较高的单产水平。

3.3 螟害枯心率整体低于2015年,螟害综合防治初见成效

2016年崇左市和百色市两个蔗区整体的螟害枯心率低于2015年。制糖企业通过手机信息平台,发布螟害发生时间和防治适期,指导蔗农选用适用农药防治螟虫,部分蔗区推广蔗田释放性诱剂、人工释放螟黄赤眼蜂防治螟害等综合防螟措施初见成效,蔗区螟害率逐年下降。

3.4 黑穗病株率比2015年高

崇左蔗区2016年黑穗病株率比2015年高,百色蔗区与2015年持平。崇左蔗区的当家品种仍然是高感黑穗病的新台糖22号,尤其新台糖22号的二年以上宿根蔗发病率很高,从面上甘蔗生产情况调查看,黑穗病株率比2015年高(由于部分蔗地蔗农已拔除黑穗病株,调查的数据结果与2015年持平)。因此,在崇左蔗区大力推广高产、高糖、抗黑穗病品种迫在眉睫。

3.5 “双高”基地建设成果值得肯定

本次调查我们分别调查了罗白乡岜那村元帅屯甘蔗“双高”基地、四塘镇社马村甘蔗良繁基地的苗情,无论从幼苗株高、苗数以及病虫害防控都优于当地大面积生产田,从目前甘蔗长势看有望达到7t/667m2(105t/ hm2)左右的水平,比当地平均单产高2t/667m2(30t/hm2)以上,“双高”基地建设成果值得肯定。

3.6 蔗农管理甘蔗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由于蔗价达不到蔗农的预期水平,加上部分制糖企业至今无法全部兑现蔗款,以及其他作物如香蕉、芒果的冲击,蔗农除了种蔗意愿不高外,对甘蔗的管理积极性也不高,尤其那些缺乏资金的甘蔗种植大户因请不起民工,管理更加粗放。具体表现为施肥后也不培土,部分蔗地杂草丛生,宿根蔗地不破垄松蔸。

4 相关建议

4.1 做好化学除草工作

目前,雨水较多,杂草生长旺盛,部分蔗田尤其是种植大户的蔗田草害比较严重,应尽早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建议每667m2用55%~65%甲·灭·敌草隆蔗田除草剂240~180g,兑水60kg定向喷雾(桂糖40号和粤糖60号、粤糖93-159有药害,苗期慎用),以减少杂草危害。建议糖业管理部门或制糖企业加强蔗农用药培训或指导,以降低生产成本和避免蔗地发生药害。

4.2 加快甘蔗施肥和大培土的田间管理进度

当前,宿根蔗和冬植蔗已经进入拔节期,早春植蔗也进入拔节初期,但部分蔗农施肥管理落后于甘蔗生长要求,因此,各地应利用当前雨水比较多的良好时机,加快甘蔗施肥大培土的田间管理进度,重施攻茎肥,争取在6月底前施肥管理完毕,确保甘蔗有充足的养分供应,争取有较大的单茎重。施肥后即时进行大培土覆盖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4.3 做好后期螟虫的防治工作,减少螟害节和枯梢率

6月下旬至7月初第三代螟虫将发生,尤其第三代条螟,将引起大量刚拔节不久的蔗株枯心造成枯梢,各地应根据糖厂的虫情预测预报,做好喷药防治工作,确保不受螟虫为害,以提高甘蔗的有效茎数,减少螟害节率,提高产量和蔗糖分。建议在糖厂预测最佳喷药期内(即螟卵孵化盛期后1周内)、或者刚发现甘蔗心叶有粉末状虫粪、或幼嫩心叶出现“花心”时,每667m2用20%康宽20~30 mL、或用30%度锐20 mL,兑水50~60kg喷雾防治;在非桑蚕养殖区,可选用25%杀虫双水剂200~250 mL+1.8%阿维菌素20 mL、或用40%毒死蜱(乐斯本)50~60mL+1.8%阿维菌素20 mL、或用50%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0~125g+1.8%阿维菌素20 mL,兑水50~60kg喷雾防治。

[1]李杨瑞,杨丽涛,谭宏伟,等.广西甘蔗栽培技术的发展进步[J].南方农业学报,2014,45(10):1770-1775.

[2]潘雪红,黄诚华,魏吉利,等.卵寄生蜂对甘蔗螟虫寄生情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糖料,2015,37(6):53-55.

[3]何志强,岑延新,陆驰,等.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大田示范及效益分析[J].中国糖料,2015,37(2):61-62.

Survey Report of Sugarcane Production of Chongzuo and Baise Areas in 2016

DENG Yu-chi1,WANG Wei-zan1,ZHANG Rong-hua1,HAN Shi-jian2,LU Guo-ying2,WANG Lun-wang1*,et al
(1.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ning 530007;2.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20004)

The seedlings situation,varieties structure and planting area of sugarcane were investigated to predict and evaluate sugarcane production of Chongzuo and Baise areas 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in 2016.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ling situation of sugarcane in Chongzuo and Baise areas was better with enough number of seedlings and seedlings growing well,but Chongzuo area was worse than that of last year.The borer pest occurrence rate in the two sugarcane area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in 2015,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ugarcane borers has achieved a certain effect.The sugarcane planting area of Chongzuo slightly increased meanwhile Baise reduced substantially.The varieties structur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two sugarcane areas had been further improved because the effect of"high-yield and high-sugar"sugarcane soil base construction.It wa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field management in time,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hemical weeding and controlling of sugarcane borers.

sugarcane;seedling;varieties structure;planting area;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production situation

S566.1

A

1007-2624(2016)06-0048-05

10.13570/j.cnki.scc.2016.06.018

2016-07-07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桂农科2016YM03、桂农科2016YM02);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15JZ02、2015JZ93)。

邓宇驰(1984-),男,湖南人,农艺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甘蔗育种与栽培技术。E-mail:dyxj_32@163.com

王伦旺(1965-),男,广西博白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甘蔗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E-mail:wlunwang@163.com

猜你喜欢

株率蔗区崇左
广西崇左大力推动糖料蔗产业集群发展
2021年大通县油菜三甲害虫药效防治试验报告
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防治韭菜疫病田间药效试验①
红色的路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第二届广西牛羊产业发展大会在崇左成功举办
发现山水崇左爱上甜蜜边关
广西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处理的现状、成效及展望
2013年崇左、百色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