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蔗品种的种植表现与综合评价

2019-04-28庞法松王玉坤庞华强楼玲钱东蔡斌军

中国糖料 2019年2期
关键词:临平黄皮温岭

庞法松 ,王玉坤 ,庞华强 ,楼玲 ,钱东 ,蔡斌军

(1.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 311100;2.杭州绿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杭州 311100;3.杭州市余杭区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管理总站,杭州311100)

0 引言

果蔗(chewing cane)属禾本科甘蔗属(Saccharum L.),是一种天然果用的甘蔗,其皮薄茎脆、汁多味甜,且含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具一定的保健功能[1],我国南方各省均有种植[2]。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我国古代被列入补益药[3]。中医认为,果蔗主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小肠,清痰止咳,除胸烦热,解涌毒,止呕哕等[4-5];现代研究也证明,蔗汁可充饥解渴,有醒脑提神等功效[5]。作为杭州著名的地方特产,临平果蔗主要有临平上河青和临平紫皮两个品种,鲜嫩质脆、味甜汁多、营养丰富,在10月至翌年3月上市,是冬季最佳时令水果之一,种植历史已有千余年,曾在余杭临平一带广泛种植[6]。但近年来,随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种植甘蔗效益降低,加之种性退化问题,导致果蔗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产业日趋萎缩。因此,引进和筛选一批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果蔗新品种(系)对促进临平果蔗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2016年引进了潭州大白蔗、温联果蔗、温联2号、广东黄皮果蔗、温岭青皮果蔗5个品种,通过小区试验和方差分析,对其产量、品质、抗性表现进行综合观察与比较,了解各品种在余杭地区的适应性,以期筛选出适合在当地推广的果蔗品种,同时对临平果蔗作为地方种质资源是否值得保护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为临平果蔗产业更新换代、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塘北村姚家坝杭州绿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 (E 120°11′55″,N 30°29′43″),地势平坦,平均海拔为3.2m,粘壤土,肥力中等,土壤检测结果为:含有机质21.4 g/kg,水解氮147 mg/kg,有效磷175.0mg/kg,速效钾59.2mg/kg,pH值7.07。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6.2℃,年均降水量1 200~1 300mm,年日照时数1 765 h,年相对湿度70.3%,无霜期270 d左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有利于果蔗生产。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潭州大白蔗、温联果蔗、温联2号、广东黄皮果蔗、温岭青皮果蔗、临平紫皮果蔗和临平上河青7个品种,以余杭果蔗主栽品种临平上河青作为对照(CK)。其中潭州大白蔗由义乌市果蔗研究所提供;温联果蔗由温岭市新河镇下卢村提供;温联2号、广东黄皮果蔗和温岭青皮果蔗由温岭市新河镇屿后村提供;临平紫皮果蔗和临平上河青由余杭区东湖街道姚家埭村临平果蔗种植大户朱长根提供。

1.3 试验设计

2016—2018 年,连续对不同果蔗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每品种为1个处理,临平上河青为对照(CK),共设7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667 m2,共21个小区,试验面积1.4 hm2。试验地周围设置保护行,定时观察记录。

1.4 试验方法

供试区实行轮作。植沟深度10 cm,种植沟宽度20 cm,行距1.5m。每年3月,每小区施以羊厩肥2.25万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作为基肥,蔗种按单段无损伤芽单行下种。果蔗生长期,每年6—8月施以复合肥(N∶P∶K=15∶15∶15)750 kg/hm2进行追肥,其中苗期(6 月)追施 30%,拔节期(8 月)追施 70%,追肥时结合除草培土。所有品种日常管理技术一致。

1.5 观察测定项目、方法[7]及数据处理

(1)农艺、经济性状:包括茎色、茎径(用游标卡尺测定蔗茎离地1m处粗度),株高(蔗茎从地表至最高可见肥厚带的长度)、节间长度(蔗茎中部最长节由下一个叶痕至上一个叶痕之间的长度)、单茎重(总重量除以总株数)、有效茎数(单位面积内株高1m以上的蔗株数量)、理论产量(有效茎数×单茎重)。

(2)品质表现:包括蔗糖分(随机选取10株榨汁,用爱宕PAL-1便携式数显糖度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品质鉴评(请5位专业技术人员和5位市民,根据口感对不同品种进行评价)。

(3)抗性表现:各品种虫害、病害出现情况,观察抗旱和抗倒伏能力。

(4)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SPSS13.0作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检验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果蔗品种的农艺及产量性状表现

对果蔗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进行调查与测定,结果列于表1。茎色是果蔗重要的农艺性状标记。从表1可以看出,7个果蔗品种茎皮色泽亮丽,但茎色差异较大,大致有3种类型,其中临平上河青、温岭青皮果蔗属绿皮型;临平紫皮果蔗、温联果蔗、温联2号属紫皮型;广东黄皮果蔗、潭州大白蔗属黄皮型。

对果蔗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是公顷有效茎数,其次是株高和节间长度,再次是茎径[8]。由表1可知,广东黄皮果蔗有效茎数最多,为52 050条/hm2,高出对照13.4%。因此,广东黄皮果蔗有效茎数表现最好。

表1 不同果蔗品种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Table 1 Comparison of agronom ic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chew ing cane varieties

各品种株高在131.5~234.0 cm(表1),高矮差异大。经方差分析,对照与其它品种的株高差异均较为明显,其中与温岭青皮果蔗差异最为显著,其次为广东黄皮果蔗;与临平紫皮的差异虽不如其它品种突出,但仍处于差异明显状态。因此,7个品种中,温岭青皮果蔗和广东黄皮果蔗生长势最强,潭州大白蔗、温联果蔗、温联2号生长势较好,临平上河青和临平紫皮果蔗生长势一般。

表1可以看出,节间长度在7.5~12.9 cm之间,其中以温岭青皮果蔗(12.9 cm)最长,比对照(9.8 cm)长出3.1 cm,较对照长出31.6%;温联果蔗最短,为7.5 cm,比对照短23.5%。

作为果蔗品种,一般选择对象为中大茎种以上品种[9]。茎径测定结果(表1)表明,7个品种中,中大茎种(3.0~3.5 cm)有 1 个,大茎种(3.5~4.0 cm)有 1 个,特大茎种(>4.0 cm)有 5 个,无小径种(2.0~2.5 cm)和中茎种(2.5~3.0 cm),茎径粗细顺序从粗到细依次为:潭州大白蔗>广东黄皮果蔗=温联2号=温岭青皮果蔗>温联果蔗>临平紫皮果蔗>临平上河青,其中潭州大白蔗最粗达到4.7 cm。经方差分析对照与其它品种茎径差异均较为显著,其中,与潭州大白蔗最为明显,其次为温联2号、广东黄皮果蔗及温岭青皮果蔗,与临平紫皮果蔗的差异虽不如其余品种果蔗突出,但仍处于差异显著状态。

单茎重不仅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同一栽培条件、同一管理水平、同一品种前提下也是影响含糖量及产量的主要因素[10]。由表1可知,各处理的单茎重从重到轻排名为:温岭青皮果蔗>广东黄皮果蔗>温联2号>潭州大白蔗>温联果蔗>临平紫皮果蔗>临平上河青。

从表1可知,对照产量表现最差,为49 342.5 kg/hm2,其余6个品种产量均超过62 000.0 kg/hm2,但品种间产量仍存在较大差异。广东黄皮果蔗产量表现最好,为115 551.0 kg/hm2,高出对照134.2%。经方差分析,对照与其它品种的差异均较为明显,其中与温岭青皮果蔗和广东黄皮果蔗最为显著,其次为潭州大白蔗;与临平紫皮果蔗的差异虽不如其它品种突出,但仍处于差异显著状态。7个果蔗品种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广东黄皮果蔗>温岭青皮果蔗>潭州大白蔗>温联2号>温联果蔗>临平紫皮果蔗>临平上河青。

2.2 不同果蔗品种的品质表现

蔗糖分是评价果蔗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图1可知,对照临平上河青的蔗糖分含量最高。蔗糖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临平上河青>温联果蔗>温岭青皮果蔗>临平紫皮果蔗=温联2号>潭州大白蔗=广东黄皮果蔗。由图1可知,从蔗糖分来看,对照除了与温联果蔗无差异,与其它果蔗品种差异均较为明显,其中与潭州大白蔗和广东黄皮果蔗差异最为明显,其次为临平紫皮和温联2号,与温岭青皮果蔗的差异虽不如潭州大白蔗、广东黄皮果蔗、临平紫皮和温联2号突出,但仍差异明显。

口感指标是综合性考察的重要内容。综合专家和市民代表意见,选择了节间长度、松脆度、纤维、蔗汁、茎皮、蔗渣6个指标进行了品质鉴评。结果表明(表2、表3)对照各项指标均较优,茎组织很松脆、无棉心、咬落成块,茎皮易撕,蔗汁特多、清甜蜜香、有鲜味、食味特好,纤维细短,蔗渣成团。口感评审综合得分顺序为临平上河青>临平紫皮果蔗>温联2号>温联果蔗>广东黄皮果蔗>温岭青皮果蔗>潭州大白蔗。因此,7个品种中,对照口感表现最好,临平紫皮果蔗次之,温联2号和广东黄皮果蔗口感表现较好,潭州大白蔗和温岭青皮果蔗口感表现最差。

图1 不同果蔗品种蔗糖分比较Fig.1 Comparison of sucrose content in different chewing cane varieties

表2 不同果蔗品种成熟期蔗茎口感鉴评Table 2 Evaluation of the taste of stems at maturity stage of different chew ing cane varieties

表3 不同果蔗品种成熟期蔗茎口感鉴评得分Table 3 Evaluation of the taste of stems at maturity stage of different chew ing cane varieties

表4 不同果蔗品种抗性比较Table 4 Resistanc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hew ing cane varieties

2.3 不同果蔗品种的抗性表现

通过2016—2018年田间观察调查(表4),除对照有少量茎腐病发生,其余品种均无病害发生;临平上河青、临平紫皮甘蔗蔗螟发生危害稍多,潭州大白蔗、温联果蔗、温联2号3个品种均发现少量蔗螟发生危害,广东黄皮果蔗和温岭青皮果蔗未发生,表现出较其它品种明显的抗病虫性,均好于两个本地品种。引进的5个品种在抗旱性方面均优于本地两个品种,在抗倒伏性方面表现弱于两个本地品种。广东黄皮果蔗抗性综合表现最好,温联2号、温联果蔗次之,两个本地品种和潭州大白蔗表现最差。

3 结论与讨论

(1)通过征集现有地方品种和新育成品种进行试种和观察,筛选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甘蔗品种供当地蔗农使用,是改变某一地区甘蔗品种单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广西、福建、贵州等省区引进果蔗新品种(系)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种植,均取得较好的推广成效[11-13]。我们3年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余杭气候、生态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口感、抗性等因素,在本研究引进的5个果蔗品种中,广东黄皮果蔗综合表现最突出,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温联2号果蔗表现较优,可在余杭适度推广。鉴于目前余杭地区的本地果蔗品种种性退化较严重,为了尽快实现良种更替,可将广东黄皮果蔗和温联2号用于果蔗生产,以充实本地区果蔗种质资源,丰富良种种类。

(2)果蔗是食用蔗,品质很重要。但果蔗的产量和品质容易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14]。只有在适宜的栽培管理条件下,才能保持其优良的品质,提高蔗茎均匀度和商品产量,增加经济效益[10]。试验结果表明,本次引进的潭州大白蔗和温岭青皮果蔗虽然产量较高,但蔗皮较厚、去皮难,品质表现差,消费者接受度低,不适合作为果蔗品种在余杭推广。温联2号是从温联果蔗中选出优良株系,在余杭的试验表明其产量和品质表现均好于温联果蔗,这与前人的报告一致[15]。广东黄皮果蔗是原产台湾的一种水果,是个优质、高产的果蔗良种,具有皮薄、汁多、清甜、口感好的优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16],在多个地方引种表现较佳[17]。但广东黄皮果蔗相较其它品种在余杭却表现果皮稍厚,这可能与其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或栽培管理水平有关。

(3)果蔗的茎组织如何,特别是有没有绵心,是果蔗品种优良的重要标志之一。相较其它5个品种,临平上河青和临平紫皮果蔗虽综合评分不高,特别是产量较低,但没有绵心,嚼食“爽口”,食感好。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果蔗特色品种(系),临平果蔗早在南宋时就已列为贡品,保存和保护临平果蔗种质资源并予以适度开发,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提高果蔗种植效益,实现果蔗优质高产,除种植新品种外,配套栽培技术是关键[18-19]。前人的研究亦表明果蔗脱毒种茎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蔗的产量和品质[19-21]。下一步从优化配套栽培技术和进行脱毒育苗、提纯复壮对余杭地方果蔗品种进行研究开发,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应该是今后工作的方向。

猜你喜欢

临平黄皮温岭
凝聚幸福感 共绘“夕阳红” 临平街道打造全周期养老服务体系
文化传承视域下温岭海洋剪纸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研究
临平街道:创新发展 智慧治理 提升城市能级
临平①道中
温岭嵌糕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微醺七重奏,用黄皮泡酒吧!
我爱家乡的黄皮果
岭南奇果无核黄皮
沈千越??《古诗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