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方言俗语文化信息解读

2010-03-22王洪江

关键词:临县惯用语歇后语

王洪江

(太原师范学院 文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西方言俗语文化信息解读

王洪江

(太原师范学院 文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西方言俗语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尤其在饮食类、嫁娶类、农业气象类、地域特征类、生活经验类等俗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对这些俗语中的文化信息进行解读很有意义。

山西方言俗语;文化信息;民俗风情

山西方言俗语是指山西各地以方言形式流传的谚语、惯用语、歇后语、俗成语以及顺口溜、歌谣等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流行语。

山西省东有太行山的阻挡,西面和南面有黄河的隔断,北面虽无自然屏障,但人为地竖起了一道大墙——长城,因而千百年来与外界的交往相对较少,自然地形成了一些具有浓厚黄土、黄河文化风味的民俗风情,就连语言发展也非常独特,形成了现代北方语言的孤岛——保留着古代入声的晋语区。

从民间流传的俗语中窥视解读当地的民俗文化,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地方俗语,有助于汉语俗语学和汉文化学的建设,可为汉文化俗语学提供直接的建设性素材。对俗语进行文化的解析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尤其是把地方俗语和民俗风情交叉起来研究还是一种新的尝试。

一、饮食类俗语文化信息解读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最起码的需要,因而形成的俗语也最多,其中尤以饮食类俗语为最,这些俗语也最能反映当地的民俗文化。

从地理位置上看,晋南多产小麦,白面“馍”的俗语较多,因而形成了晋南地区特有的“馍”文化,例如,“晋南人情薄,馍馍换馍馍”。在晋南流传的民俗活动中,“事事不离馍”,无论是婚丧嫁娶、生儿育女、逢年过节,还是宴请宾客、修屋盖房、走亲访友,都可以有花样繁多、含义丰富的馍制品作为礼物互相往来。运城一带人们的流行语“不吃馍馍不叫饭”,说的就是人们的饮食习惯,当地人以馍为主食,几乎每顿饭都离不开馍,无论吃面条、饺子、米饭,还是吃别的什么饭,都会放几个馍或馍片在餐桌上,吃饭者不管前面吃了多少东西,吃的是什么,只有这最后的几口馍下了肚,这顿饭才算圆满。否则,心理上认为这顿饭没吃饱。

所以,“馍”对晋南人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完全是物质上的需要,而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晋南地区有关馍的俗语还有很多,如:“出门三件宝:馍馍、草帽和棉袄”,“老汉离不了婆婆,娃娃离不开馍馍”,“晋南馍馍不嫌多,蘸的辣子拿油泼”,“运城五大怪:蒸下馍馍像锅盖(馍大,几个人一顿吃不了),擀下面条像裤带(面条宽而厚),不炒辣子不算菜(每顿饭都有辣椒),他爷裤裆像麻袋(过去老年男性都穿大裆裤),他奶上树比猴快(指老年女性敏捷利索)”,等等。

有一些饮食类俗语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实况,如临县流行的歌谣式惯用语:“舅舅来了,肉也抬(藏)了。舅舅回圪了,肉也霉则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极其贫困,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回肉,为了招待亲戚,买上一点儿肉,害怕孩子们偷吃,只好藏起来。亲戚走后,还想以此来应付再来的客人,所以还舍不得让孩子们吃,结果肉发霉了。再如侯马流行的惯用语:“亲戚来了我喜欢,亲戚一碗我两碗”。长期的贫困生活使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唯一的期盼就是能有个亲戚来家里,因为这是家里改善生活吃顿好饭饱饭的机会。又如吕梁一带流行的歇后语:“丑孩儿娘吃莜面——妈连妈也顾不了”。说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丑孩儿娘领他去相亲,女方家做了莜面饭招待他们,平时在家很少能吃上饱饭,再加上这也正是他们喜欢吃的食物,因而就多吃了些,丑孩儿因吃得太多而撑得肚子疼,就对他妈说:“妈,我肚子疼!”这时他娘也因吃多了肚子疼,就回了他一句:“妈连妈也顾不了!”后来此话就流传开了。此歇后语现在多用来讽刺那些见了好吃的好用的东西就拼命吃拼命拿不顾别人的人。

在计划经济盛行的人民公社时代,有计划会安排能够细水长流的家庭主妇尤为重要,否则,只能挨饿受冻了。曲沃、襄汾一带的惯用语“没穿的穿缎子,没吃的吃旋子(烙饼)”,就是讽刺那些买件好衣服就一穿到烂,分点粮食就大吃二喝,全然没有计划不会过日子的妇女的。运城惯用语“有了连夜噎(吃、撑),没了嘴朝上”,更能说明那个特定年代一些人的生活状况。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里慌。”正因为饭食跟人们的关系太密切了,所以,很多俗语都是由饮食而来的。如宁武的歇后语“毛喜成的吃莜面——更支圪哉”。毛喜成是宁武县的一个庄稼汉,吃饭时让人感觉又快又香,“更支圪哉”,当地方言指人的言语动作爽快,不拖沓。再如临县歇后语“风地里吃炒面——张不开嘴”,指想求别人帮忙,不好意思开口。又如保德歇后语“打上灯笼卖煎饼——摊(贪)得多咧”。本指煎饼烙得多了到天黑还没卖完,只好打上灯笼继续卖,现多用来指过分贪婪反而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或不利。

二、嫁娶类俗语文化信息解读

娶媳妇、嫁姑娘都是人生的大事,尤其是对于家有几个儿子的父母,几乎是穷尽一生的辛苦,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抠出几个钱积攒着给儿子娶媳妇。民间风俗,男子一旦找下对象,除不同时期不同数目的必要彩礼外,首先得要有房子,因而有些家境不富裕的人家,四处举债给儿子盖房子,盖好了房子,还要到处凑钱准备彩礼才能把媳妇娶进门。临县惯用语“叟则们(新媳妇)到了门前,还得个牛钱”,指的就是新娘嫁到新郎家的当天,新郎家需要花费的五花八门的钱,都可以买一头牛了。正像曲沃惯用语说的“娶媳妇盖厦,经过的害怕”,都充分说明了娶媳妇的艰辛和不易。

过去,民间婚配一般都由媒人牵线,对男方的年龄、属相、长相等要求一般比较宽松,但对女方年龄、属相、长相就要求比较苛刻,而且带有明显的歧视性。如侯马、曲沃等地流行的谚语“宁叫男大十,不叫女大一”,女子找对象可以找比自己大许多岁的男子,但男方则不愿找比自己年龄大的女子做妻子。当然也有相反的说法,如临县谚语“妻大一岁,好活一世”,指的就是找妻子还是岁数大点儿的好,这一般指的是旧时代男子十几岁便结婚了,找个岁数大的女子做妻子可以帮助操持料理家务,如同一些地方“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

人的属相是固定的,是不能更改的。但在男女婚配时,山西民间要看双方的属相是否相配,很多有关婚配的属相方面的禁忌语都指向了女性,如运城谚语“女属羊,命不长”,曲沃谚语“女子属羊,家破人亡”,新绛谚语“男人属羊亮堂堂,女人属羊泪汪汪”等。

古今中外,男女一见钟情定终身的不乏其例,但婚姻毕竟是男女的终身大事,还是谨慎稳妥点更好些。临县谚语“忙婆姨寻不下好男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原本指女人太匆忙找不下好丈夫,现也多用来比喻做事太着急就不能做好。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原指嫁出的女和泼出的水都是不能收回的,现在多用来比喻事成定局,不可挽回。山阴歇后语“王阁爷送女儿——就此一遭间(一次、一回)”,说的正是此事。王阁爷:山阴县河阳堡人,曾做官位居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致仕归里。因而晋北一带百姓都以“王阁老”、“王阁爷”相称。当地风俗,嫁出去的姑娘如果因婆家不满意可能会被退回娘家,这时,娘家人得把女儿送回婆家并赔礼道歉。相传王阁爷的女儿因不会做饭遭到婆家的嫌弃,被退回娘家后就再不愿意走了,他只好送女儿回婆家,人马浩荡,到婆家后,他就让女儿和面做饭,女儿说不会,他说我教你。女儿开始和面,一会儿说面和得硬了,王阁爷就喊:“亲家,舀水!”倒上水后,面又软了,王阁爷就喊:“亲家,挖面!”如此反复,直到挖不出面来。王阁爷跟亲家说:“你看,不是我女儿不会做饭,是你家东西少。”总算把女儿留下了,但王阁爷也觉得有点无理取闹,跟女儿说:“罢罢罢,送你就这一遭间,以后再不送你了!”现在这个歇后语多用来喻指做事就这一次了(含诙谐意)。

三、农业气象类俗语文化信息解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山西又是农业大省,千百年来流传的有关农业和气象方面的俗语是农民世世代代的经验总结,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有关节令不饶人的谚语很多,如曲沃谚语“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意思是指还在咀嚼桑叶的蚕儿可能一会儿工夫就会老死成蛹,早晨还有点儿欠火的麦子下午可能就熟透了。再如万荣谚语“立夏种棉花,有树没疙瘩”,晋南种棉花一般不能晚于谷雨节气,如果立夏才种棉花就晚了一个节气,即使能长出棉花秆,也结不出几个棉花桃来。又如临县谚语“暑退不出头,剜的喂了牛”,意思是说大暑节令后还未见出苗,就可以把种子挖出来喂牛了。还有侯马的谚语“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种白菜”等等,都是指什么节令该种什么就种什么,既不能提前也不能推迟。当然了,这些谚语只是针对大田耕种而言。

种庄稼既要讲究时令,也要重视风雨。何时怕风何时怕雨都有经验可寻。如曲沃谚语“麦怕三风四雨”,说的是阴历三月间正是小麦拔节速长时,此时如果能下一场大雨再好不过,如果一直刮风不下雨,就会影响小麦的生长。而阴历四月正值小麦扬花时节,此时反倒需要风不需要雨了,否则便会影响小麦的授粉。再如曲沃农谚“谷子返青一把糠,黍子返青压塌仓”,意思是谷子和黍子成熟收割时若遇雨水多都会返青,但谷粒会长出芽子,变成了糠皮,减少收成,而黍子则会长出新穗来,增加收成。又如河曲谚语“地冻车头响,山药才怠(停止)长”,指的是大地上冻后,小车在地上推着发出响声时,土豆才停止生长,这时再收获土豆也不算晚。

农民一辈子跟庄稼打交道,很多用来说明人物和事理的俗语都用农事来喻指。如宁武歇后语“草筛子饮驴——礼数到了”,喻指光有花架子没有实际内容,做样子给人看。又如临猗歇后语“半夜收玉米——瞎掰”,喻指做事无计划,为了完成任务而瞎鼓捣。还有运城惯用语“懒驴上磨屎尿多”,讽刺某些人做事不专心,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不能马上进入到正事中。

山西各地百姓对当地气象都有很多经验性的俗语,如闻喜气象谚语“黑云吓老婆,红云雨水多”,说的是夏天若出现这两种云彩都会有大雨到来。再如晋南气象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指的是如果今年八月十五天气不好,来年正月十五天气也不会好。又如和顺气象谚语“饭黑雨,下到底”,说明当地夏天晚饭后的雨一般不会马上停止,会下较长时间。

四、地域特征类俗语文化信息解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民间俗语中,不少反映的是和当地人民密切相关的人文地理现象。例如云雾笼罩山顶的自然现象一般称作“山戴帽”,是下雨的征兆。在山西各地,由于地理条件不同,也就有不同的说法:

狐谷山戴帽儿,受苦人睡觉。(交城)

稷王山戴帽儿,龙圪蚤(一种昆虫)溜道儿。(新绛)

南山戴帽儿,长工睡觉。(沁源)

以上三个谚语中的“狐谷山”、“稷王山”、“南山”因地而异,但自然现象相同——山戴帽儿,都说明大雨即将到来。

又如:

解州烧香过尧庙——转得远。(闻喜)

(解州在闻喜南30里处,有全国最大的关帝庙。尧庙在闻喜北200里处的临汾市,是全国最大的尧王庙宇。)

去城里绕观堆——绕的远。(霍州)

(观堆:霍州城东南30里处高山上的一个村子。)

进城绕盘道梁——绕远了。(宁武)

(盘道梁:宁武县城东百里之外的一座大山。)

上卦山出南门——绕远当捷径。(交城)

(卦山:著名的旅游胜地,位于交城县城西北20里处。)

以上四个地方的歇后语,虽然地理位置各不相同,但意思所指都是相同的,即语言要表达的目的或行为要达到的目标都和现实所为越来越远南辕北辙了。

还有一些俗语出自于各地特有的事物或现象,但并不就事论事,而是说明一个道理。如交城歇后语“奈林的烂推车——三天两头捣砸”,奈林村位于交城县东北,附近有个煤矿,建国前后村民多用手推车推炭卖挣点儿生活费。由于手推车破旧,加之负荷重,因而三天两头就得捣砸修理一番,后来人们多用此歇后语骂淘气的孩子,意思是几天就得打骂收拾一顿。再如文水歇后语“老驴烂马进保贤——挨刀货”,保贤是文水县的村庄,在当地素以屠宰户多而扬名,后来该歇后语多指那些常被欺负或自讨苦吃的人。又如定襄歇后语“南王村的龙王爷——死坐死吃”,旧时天旱求雨,要在村里盖龙王庙,庙里所立龙王像多用木头雕刻而成,如遇天旱,附近村子就互到邻村抬走龙王雕像供祭求雨,而南王村的龙王像是泥塑的,人们不好搬动,龙王只能死死地坐在该村不能享受其他村的供品,后多用此讽刺某些人不劳动而享受现成。

五、生活经验类俗语文化信息解读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辈人留下的一些经验教训是后辈人免走弯路的宝贵财富。

生活在社会大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要与他人交往,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是一门大学问。如河曲谚语“拄拐棍拿长的,交朋友交强的”,是说与人交往处事要找各方面有优势、优点的人。再如柳林谚语“跟好人学好人,跟上师婆(巫婆)就跳神”。河曲谚语“跟好人学好人,跟上疯子扬沙子”。左权谚语“跟上勤勤(勤恳的人)没懒汉,跟上俏人爱打扮”等等。这些都说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后代为人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不能错过。如临县谚语“猴时(小时候)偷针针,大了抽筋筋(受罪)”,指一个人小时候如有小偷小摸的不良恶习,应及时教育改正,不然长大了就会坐牢房,受大罪。再如介休流行的当代最新惯用语“今家不想多念书,得明给叶英杰倒蓝炭”,今家:今天、现在。得明:明天、将来。叶英杰:介休首富,焦炭大王。蓝炭:焦炭。这个新惯用语是当地人用来教育孩子好好读书的,希望孩子将来能做个有文化有出息的人,否则,只能当个“倒蓝炭”一类出苦力的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不孝顺老人的现象各地都会鞭挞和指责。如石楼惯用语“剜草育下驴”,讽刺一些子女不孝敬老人,父母辛辛苦苦如同养了一头驴。再如曲沃惯用语“活着净吃糠,死了杀条羊”,指责那些不孝顺的子女,老人健在时不尽孝,老人死后却大操大办丧事。又如临县惯用语“三句好话不如一卜浪(木棒或巴掌)”,对那些不听劝告的不肖子孙,不能一味说好话,只能采取强硬手段。

山西各地还有很多顺口溜似的惯用语,其中有不少是讽刺那些不文明现象的。如宁武的四大没样:“板凳上圪就(蹲),枕头上坐,人群里放屁,大街上唱。”再如清徐的四大毛病:“上炕不脱鞋,抽席子点烟袋,墙上钉钉子,床上磕烟灰。”这两个惯用语都是讽刺一些人不注意小节,没修养,没规矩。

一个人一辈子要做各种各样的事,如何做事就是一个人一生都学不完的大学问。如河曲谚语“打狐子(狐狸)要皮哩”,喻指做事情要抓重点,抓要害,万不可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干脆利落不拖拉,如五台谚语有“锣鼓长了没好戏”,如果开戏前长时间地鼓乐响个不停,表示戏不吸引人,以鼓乐招人来看,后多用此比喻做事情拖拖拉拉做不好。有些事要讲个轻重缓急,张弛有度。如临县惯用语“圪蟆蹦三蹦还得歇一歇”,说的就是这个理。做事还要注意质量,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如临县惯用语“洗锅不洗锅下(灶台),扫地不扫旮旯,洗脸不洗耳门不叉(耳朵后面与脖子相连的部位)”,说的是有些人做事不细心,或只顾门面上的东西,不管细节。一个人做不来的事就要他人来帮忙,如临县惯用语“谁能一把圪针捋到梢”,说的就是谁也不能万事不求人。“元宝抵门也有凑手不足时”,指再有钱的人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做事要看火候,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敛时要收敛,万不可“一条肠子通屁眼”(曲沃),“净沟(光屁股)撵贼——胆大不知羞”(临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善始善终,前后一致,万不可虎头蛇尾,前紧后松。如“关山老娘娘看西洋景儿——一会会儿不如一会儿”(宁武),关山老娘娘是宁武县传说中的一个老太婆,旧时看西洋景儿是从一个小洞里看放大了的一张张变换的图片,关山老娘娘老眼昏花,看的时候觉得一会儿不如一会儿。后来人们多用此歇后语喻指人做事一阵不如一阵,越做越差。

【责任编辑 冯自变】

2010-03-21

[个人简历]王洪江(1953-),男,山西侯马人,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1672-2035(2010)04-0095-03

H17

B

猜你喜欢

临县惯用语歇后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一起来说歇后语
山西临县举办电商峰会助力乡村振兴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大学日语专业精读教材中惯用语的使用现状及教学思考
擎起健康扶贫旗 共筑百姓幸福梦 山西科技志愿服务健康科普活动在吕梁临县成功举办
走村入户送温暖 扶贫慰问暖民心 山西省种子站赴临县开展帮扶慰问活动
歇后语
歇后语的拓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