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

2010-03-22薛俊敬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学模式

薛俊敬

(唐山师范学院 音乐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的,根据教学实践总结而成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中设计和组织教学的基本结构。它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教学经验的理论化。音乐教学模式是学科教学模式的一种,对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利于将教学理论运用于音乐教学的实践中去,有利于使好的音乐教学经验经过加工整理在音乐教学中广泛地传播和运用,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预测和总结,也有利于音乐教师的培养和专业发展。

近年来,在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广大音乐教育理论研究者和音乐教师们把教学理论与音乐教学的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地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音乐课堂教学的活动方式,可以将探索出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归纳为以下几种:(1)感知体验类音乐教学模式:是把音乐感知体验活动作为教学主要形式的一种模式。(2)探究创造类音乐教学模式:是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3)音乐表现类音乐教学模式:是以音乐表现活动作为教学主要形式的一种模式。(4)技能学习类音乐教学模式:是以音乐技能技巧的学习活动作为教学主要形式的一种模式。(5)情趣激发类音乐教学模式:是以音乐游戏音乐情景情境创设等趣味性的活动作为教学主要形式的一种模式。(6)交流互动类音乐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作为音乐教学主要形式的一种模式。

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民主性、科学性特点,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差异是:将学生与知识的间接关系转变为直接关系,将被动的集体灌输改变成为主体的个人探索,将教师引起的外在兴趣改变为自发的内在兴趣。新的音乐教学模式侧重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学习音乐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把中小学音乐教学新模式运用到民族音乐教学中,构建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

一、教师是构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的主体和关键

构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最主要、最关键的一环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构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中意义重大。要构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教师教的主体地位转换成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倡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其次,教师要积极完善自我的民族音乐文化积累,提升自身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和素养,主动去学习、去探索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达到具备驾驭民族音乐教材教材的能力,深入浅出、灵活自如地进行教学。再次,教师要丰富和提高民族音乐教学能力,拓展新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学习使用各种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先进音乐教法,使民族音乐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好起来、美起来!学习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等等,真正做到教学方法科学自然,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教学情境轻松愉悦,教学效果良好明显。要因材施教,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创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出具有竞争意识和创造意识的综合性的复合人才。

二、学生是构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的客体、载体

学生在构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中是客体,也是载体。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不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养成技能,总体上的学习方式还是接受学习、机械学习,整个学习过程都缺乏自主性。构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必须配合新型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教师用新型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也必须用新型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要让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应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己的学习民族音乐能力,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三、构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

构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要为民族音乐教师和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包含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在社会方面,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都要积极宣传民族音乐,引导人们关注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在学校方面,不仅在音乐课堂上,而且在课外活动中,都要进行对学生民族情感的教育,开发校本教材,举办民族音乐知识和作品讲座,组建各类民族音乐兴趣小组, 开展系列艺术活动,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在活动中获得发展。在家庭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学唱民歌,学习演奏民族乐器,给他们多听经典的民族音乐;通过多种途径来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构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要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民族音乐。让学生与民族音乐多次面对面地接触,品尝民族音乐的“原汁原味”,使民族音乐中蕴涵的伦理道德、人间真情、人文境界、民族尊严等感染学生,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培训,提升其民族音乐文化的底蕴;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民族情感之花在学生心中生根。

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陶冶性情、滋养心灵的音乐艺术教育。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和审美能力,这是建设跨世纪的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构建新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体验、传承、发扬民族音乐,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和理想。教师要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发展和完善它,让枯燥的教学远离学生,远离课堂,在不同的实践中,找出最适合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让音乐课堂鲜活起来,使之成为教师、学生和社会都乐意接受的音乐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音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音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