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材如何“用”

2010-03-21山东省临沂师院附中276007朱爱华山东省临沂市教研中心276001

地理教学 2010年8期
关键词:案例教材内容

山东省临沂师院附中(276007) 朱爱华 山东省临沂市教研中心 (276001) 相 炜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材如何“用”

山东省临沂师院附中(276007) 朱爱华 山东省临沂市教研中心 (276001) 相 炜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学生不是“学教材”,而是“用教材学”。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局限在教材的范围内组织教学,而是要以课标为准绳,以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的“增”“补”“换”“调”。下面就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谈谈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增

“增”,即增加课标有明确要求而教材很少涉及或不涉及的内容。如课标内容“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材没有涉及“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也是渗透在必修一“学会应用地形图”和必修二“交通运输布局”中。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学会应用地形图”后,整合各个版本教材,增加这一内容,和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容“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再如,课标内容“以某区域为例,比较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其中“地理环境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较容易理解,又不是重点,教材几乎无涉及。为激发兴趣,我们增加了地理环境对“衣”“食”“住”“行”“娱”影响的资料,让学生探究其影响,效果非常好。诸如此类,还有“某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

当然,有所“增”就要有所“舍”。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为照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编排了课标没有明确要求的内容,或对一些重难点给予较大篇幅的拓展延伸。如桂林山水、人口分布、城市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电子地图等。如果没有足够的课时,这些内容我们可淡化处理,如布置学生课后自学等。

二、补

“补”,即在学习新知之前,回顾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学新知作铺垫;或是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理解新知;或是在学习内容结束时,归纳或引入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地理规律、学习方法、焦点热点、乡土案例,以开阔学生视野。

1. 补基础知识——铺垫

学生的初中地理基础及相关学科知识是学习高中地理的保障,而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基础知识作适当补充。

如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须先回顾地球经纬网的知识(见图1);学习“热力环流”之前,要补充气压的概念、单位、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规律以及等压面的概念,这样学生就容易明白冷热不均引起的气压变化只是和同一水平面其它点比较而言的,在垂直方向上仍是高处气压低;探究风的形成,补偿物理课上学的受力平衡分析;学习“人口增长”,先补充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图1 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2. 补背景知识——理解

现行教材内容高度浓缩,尤其是必修一,几句话或者一幅图可能就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这给学生提供探究空间的同时,也给理解新知带来困难。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巧妙补充一些背景知识,使学生对新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可以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但地面辐射却很少能透出大气到达宇宙空间。为方便理解,我们先整合教材中太阳辐射光谱图、辐射定律,并补充相关知识,把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大气辐射进行比较(如下表)。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理解便轻松多了。

概念物体温度辐射中主要电磁波辐射类型太阳辐射太阳表面6000℃可见光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平均22℃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近地大气平均15℃红外线长波辐射

再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为便于串起动态的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引入“三圈环流”。虽然三圈环流部分教材并没涉及,但引入“三圈环流”会使学生零散的知识系统化,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气压带、风带。在教学“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时,播放《帝企鹅日记》,通过不同气候区的景观图片,展示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变化,把学生带入美与思的境界。实际上,各个章节知识都可补充大量图片和视频,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和视频会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更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 补拓展知识——升华

教材高度压缩的内容中,往往隐含了重要的地理原理规律、思维方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挖掘这些“精髓”。如补充时差计算的方法;补充在等压线图中画任一点风向的问题,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问题等。

同时,地理又是生活中的地理,是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理论需要联系实际。因此,补充学生身边的地理事象,让学生学以致用,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节中,补充对流层大气的“逆温”问题,热力环流实例中的“城市风”问题;学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补充乡土案例沂沭双河并流奇观、岱崮地貌;学习“交通站点的区位选择”时,补充“临沂客运总站的搬迁”;学习“城市功能分区”,补充“临沂城市发展规划”等。这样可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地理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补”几乎在所有章节都要用到,但“补”要避免以下两个误区:(1)补充知识过难。对课标把握不准,补充知识过难,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事与愿违;(2)补充知识过滥。主要表现在补充案例没有典型性,或案例选取难度把握不当,以及迎合性内容过多,完不成教学任务。

因此,是否需要补、补什么内容、补到什么程度,都要考虑学生的需求,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而定。

三、换

“换”,即用最新材料或更具代表性的案例替换课本内容。

1. 资料的更新

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是需要一定的周期,任何教材使用的时候,都会存在因时效问题而造成的缺憾。这就需要教师关注时事,及时用最新材料替换教材陈旧内容。如用八大行星的太阳系模式图替换九大行星的模式图,用珠峰高程“8844”替换“8848”,用“首尔”替换“汉城”,用最新的我国特大城市分布图,用最新的我国人口数据等。

2. 案例的替换

任何案例都有它的地域性和时效性,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选案例。即用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案例替换教材案例。这个案例可以是学生身边的本土化案例,也可以是其它版本上的案例。如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案例“厄尔尼诺”,难度较大,我用学生较为熟知“全球变暖”替换,效果更好。“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中,我用遥感技术在“5.12”大地震中作用,替换教材遥感技术在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中的作用,学生感觉更真切,学习也更投入。必修三区域案例的替换更是普遍。如人教版“田纳西河流域的区域研究”和鲁教版的“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案例的互换。

四、调

“调”,即变动调整。如调整模块顺序、单元次序、章节次序等,集中或分散一些重点、难点等。

1.模块顺序调整

如必修一模块主要为自然地理,重在“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如此大的难度,对刚踏入高中校门的高一学生来讲,无疑会感到吃力,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也不妨先学必修二再学必修一。或者第一学期只学必修一的前三个单元,把第四单元放到第二学期。

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涉及到环境与发展、流域开发、农业生产、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而这些内容恰恰与必修一、二中的部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所以将其有机结合起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针对整体水平较高的班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打破模块顺序,将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处理,使教学内容能够以整体的方式呈现。如在进行必修二农业相关内容学习中,可以将其与必修三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关联和整合,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农业知识的平台。

再有,教材将地理信息技术分散到各模块不同单元,授课时也可将它们集中起来一起学习。

2. 单元顺序调整

如必修三教材,第一单元着重介绍区域的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以及分析区域的基本方法。第二单元主要介绍人地关系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原则。第三、四单元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区域的资源环境问题、综合开发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我们认为第一、三、四单元内容为一整体,所以在教学时,一般先学第二单元,再学第一、三、四单元,这样处理后教学比较顺畅。

3. 章节顺序调整

如必修一第二单元的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该内容是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内容的延续,学习时我们一般都将其放到第二节之后;第三单元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我们认为调换次序学习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必修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两节,可打乱教材顺序调整为“城市出现、发展——城市区位——城市体系——城市化”,等等。

教材内容怎样“调”,需要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课标要求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够对教材的前后内容进行合理的处理、巧妙的组合、自然的过渡、整体的把握。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使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处理好教材内容的“增”“补”“换”“调”,与时俱进,地理课堂才会清新、唯美,卓尔不群!

猜你喜欢

案例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主要内容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