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图痧惊合璧》评介

2010-03-21涛,李

天津中医药 2010年1期
关键词:合璧灸法急症

马 涛,李 岩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天津 300150;2.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 300042)

1 概述

《痧惊合璧》是一本中医治疗急危病症的专著之一,由3个部分组成。

1.1《痧症要诀》系浙江暨阳陈氏秘本,相传已久,所载44痧症,皆绘具图像,检明穴堂,了如指掌。该书系暨阳陈氏秘本,相传已久,陈氏后裔汝銈先生慨然有济世之心,《痧症要诀》序“痧之为症,危而且急,苟非如法速治,鲜有不立死者,吾安得秘此以自珍”,遂付诸梓人,刊行世上,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1.2 《惊风三十八症童人图》 所载为小儿科多系统发热性急症,所用方法多为火穴艾灸,每症皆绘具童人图,点明穴堂,注有歌诀及证治讲述,作者不详。

1.3《急救经验良方》 又名《急救异痧奇方》。所载为痧之兼类变症54种名称及诊治方法和痧症、喉科急症的治法方药,以及单验方的配制使用法度。是书究出何人之手,无从稽考。但书中有闽长乐陈念祖原评云:“乾隆年间,黔中人多感异症,病发即立死,方书不载治法,有人丁丹平山得神授奇方,分四十九症,全活甚众。后此方传到关中,以治诸怪异急症,无不奇验。道光壬午年,粤东奇症多有相似者,偶得此方试之立效,当经刊布,今岁夏秋之间,浙中时疫俗称吊脚痧亦颇类此,爰急重梓以广流传……咸丰辛亥仲秋上浣觉因道人识。”

《痧惊合璧》是在《痧症要诀》和《惊风三十八症童人图》的基础上,合编而成,取两本书的第一个字而命名《痧惊合璧》。后加之《急救异痧奇方》的全部内容而成。现存清·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绍兴明达书庄石印本、1917年千顷堂书局石印本、广新书局石印本。本书选取民国六年春月上海文益书局出版。全书共分4卷,计16000余字。

2《增图痧惊合璧》中针灸学的特点

因痧症其名俗,其法怪,治疗痧症之书一向被视为民间俗俚之书,业医皆鄙夷之。然而一旦手持是书,便能按图索骥,起死回生。原书序中,“而山陬水澨,略识之无者,可以照书医调,而无不立效,其于济世安人之策,岂无小补云”此言不虚。本书痧症涉及了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呼吸、消化、泌尿、传染等科系的内外科急症,如“角弓反张痧”,类似现代医学的破伤风;“绞肠痧”即霍乱;“痧子”就是麻疹;“风痧”就是小儿常见的风疹等,所用治疗方法以刺血疗法为主,并佐以汤、散内服外用调治。现就该书临床部分总结为以下3个特点。

2.1 取穴多以末部及大关节部穴位为主 通观全书,在众多痧症病中,作者治疗痧症,取穴多以末部及大关节部穴位为主,末部包括头面部与四肢末端部,大关节部包括肘、膝、肩、腋等部位。如《痧胀玉衡》中记载放痧的10处部位:百会穴、印堂、两太阳穴、喉中两旁、舌下两旁、两乳、手十指头、两臂弯、足十指、两腿弯等在文中都有具体体现。然有些痧症在《痧胀玉衡》中都未见记载,可能是作者的经验及总结其他医生的经验,无疑是对《痧胀玉衡》有益的补充。

2.2 针法特点以刺血为主 在手法上,其特点以刺血为主,《痧惊合璧》载,治疗弱症兼痧,“一触犯时气传染,或秽污之气相犯,必兼痧症。或多痰喘,或咽喉如哽,或心腹胀闷,烦躁发热,且治其痧,方可治本病……看左腿弯有青筋数条,故昏迷痰喘,先刺其痧筋,出其毒血,倍用宝花散,微冷饮之方得清爽。”

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在讲授《伤寒论》热入血室一节曾举例,其在农村时,看到一个奇特的病例,一妇女,生产后不久,月经来时,用双手握拳捶两乳下,口中说出许多叫人难以置信的已经死亡人的事,月月如此,当地无人能识此病,皆异之。郝教授想到《伤寒论》热入血室中“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沉,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便察看患者所捶之处,在两侧期门穴附近有怒张的静脉血管(痧筋),用针刺后,出大量黑血,随之而愈。可见《伤寒论》时代对痧症已有认识和记载。

操作时,为放血量加大,古人常用绳带将肢体扎紧,使局部血管内压力增大,血管暴露,再予针刺,以增人出血量。如《针灸集成》中云:“虾蟆瘟,瘟热大炽,咽肿闭塞,口噤不语、不食,颌下也肿……急以三棱针,贯刺头额上当阳血络及太阳血络,多出恶血,继以绸系其肩下臑上,即针刺左右尺泽大小血络及委中血络,并弃血如粪,则不日而饮水,神效。”这些经验均值得借鉴。

2.3 儿科急症温灸疗法记载丰富 灸,灼烧的意思。一般用艾叶,因其性温,燃之则有温阳补气,扶正祛邪之作用,而灸疮溃破,犹如“开门驱贼”(《外台秘要》语),可祛邪外出,故古人亦用灸法治疗“时疫”。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等作用。灸法还有预防瘟疫感染的作用,如唐代《千金要方》曰:“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现代研究已证明,艾灸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抵抗细菌、病毒的侵犯。

小儿疾患,急症为多,其中惊风症更为常见,处理不当,转归凶险。该书中记载“惊风38症童人图”,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常灸的部位有心下、乳上、脐上下、两手大指高节处、当顶、耳垂、两手虎口等处。

本书中记载三十八种小儿惊风症,多以灸法治之,其中不乏热性病。灸法可以治疗许多种火热疾病,已为临床所证实,如红眼病、皮肤痛肿、疔疮、下肢丹毒、菌痢等。但针灸临床至今仍有热症忌灸的错误理论,周楣声教授选用“流行性出血热”作为“热证贵灸”突破口。流行性出血热与中医中的瘟疫、瘟痧更为相符,具有一派火热证候,能用灸法将其降伏,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

除书中记载灸法外,临床也可火针代灸,祛风解表,泄热止痛。也可用三棱针点刺手足诸井穴,亦有泄热解表之功,并可防止热毒入营。

其中烂风惊症是一个特例,“今有小儿遍身火起浮烂,治用:可将黄柏煎水,待温洗刷即消散,忌久油火”,用外洗的方法治疗。

猜你喜欢

合璧灸法急症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夜间急症多 千万别忽视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大小合璧,微宏互彰
东西合璧 融古通今——邹涛艺事赏析
御製四體合璧《重修正定隆興大佛寺記》碑——章嘉國師、文本及多語體翻譯
清代帝后御赐多语合璧匾额的制作及悬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