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道调研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2010-03-20湖北省武汉三中430050徐祖洪

地理教学 2010年23期
关键词:海岸线河口泥沙

湖北省武汉三中(430050) 徐祖洪

一道调研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湖北省武汉三中(430050) 徐祖洪

题目

武汉市2011届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卷第27题,许多学生得分不高,引起师生广泛关注。

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世界上许多大河入海的地方,都会形成一些冲积岛。我国共有400多个冲积岛。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

(1)说明河口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4分)

(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6分)

(3)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4分)

命题立意及题目评价

1. 命题立意 本题的命题立意是考查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大纲版)的“外力作用与地貌”部分或必修1(新课标版)的“河流地貌”部分,内容是近三年地理高考的核心考点,也是难点,要特别引起我们重视。虽然武汉市的2011届高三还没有实行新课改,但该题目却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和考纲精神,既注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突出对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某一地理要素变化过程的考查,能很好考查学生释图能力,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该类题型突出了地理学科特色,符合地理高考走向。

2. 题目评价 该题看似很一般,在必修1课本上就有“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图,书上的题目与本次调研试题有类似之处。但本道试题构思巧妙,给考生的信息源较多,图文结合,设问和所给的答案简洁,流畅,语言精炼,布局合理。要求考生有缜密的心思和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才能回答好该题答案。

解析

第(1)问的解题思路:关于河口冲积岛的概念,在“材料一”中就有描述,河口冲积岛形成与流水沉积作用有关,其形成的另一种作用是海水的顶托作用。绝大部分考生只能答出“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几乎没有考生能答出“海水的顶托作用”。其实,关于“海水的顶托作用”在必修1教材上有表述。可惜很多教师没有研读过该教材,对此今后应当引起重视,在讲解旧教材同时,请不要忽视新版教材,毕竟地理高考渗透着新课标理念。第(2)问的解题思路:本小题侧重对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考查,是全套试卷中得分低最低的题目。许多学生只能得2分,不少学生得0分。绝大部分学生理不清读图头绪,难以形成整体的思维过程,无从入手。究其原因是学生不能把题目要求与图中有关信息一一对应,没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来说,就是没看出图中距今2000~3000年海岸线与现代海岸线有何不同,不明白古沙洲的生消过程与海岸线变迁的内在联系。不能动态地看出图中海岸线的变化。本题解答关键在于能够读出图中距今2000~3000年海岸线的位置与现代海岸线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其实,只要把“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分拆成如上图的图1、图2,古沙洲的生消过程就一目了然了。另外,解题时还要运用到地转偏向力原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等。

在考后课堂上讲评该题时,若条件允许的话,制成动画课件,教学更加直观,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3)问解题思路:解题关键是要弄清海岸线向近海移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说明该地的入海河流带来的泥沙减少,而来沙量的减少与中上游地区植被增多,水土流失减少以及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截留部分泥沙有密切关系。

本题参考答案:(1)流水沉积作用(2分);海水的顶托作用(2分)。(2)河口地区由于落差小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导致大量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古沙洲(2分)。受地转偏力影响,北岸沉积速度快(2分)。泥沙继续沉积,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古沙洲逐渐与大陆相连(2分)。(3)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少(2分);三峡大坝等截留部分泥沙(2分)。

几点启示

1.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及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从本次调研测试来看,许多学生对本题涉及地转偏向力原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和河流综合整治,外力作用与地貌貌等有关知识不熟悉,导致失分较多。因此,平时一定要求学生把握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原理和规律,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系统地理清知识的整体结构。

2.重视加强对学生读图、释图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高考题的图表设计,明显呈两种趋势:一是愈来愈复杂化;二是愈来愈简单化。不管是哪一种趋势,地理高考都突出考查地理图表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平时要尽量让学生多见识各类地图,对地理图表进行归类,归纳各类图表的判读方法和步骤,形成模式。

3.重视地理过程变化的分析。描述地理变化过程,尤其是描述和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变化过程是近几年地理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和方式之一。对该类题目的回答,不仅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读图释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该类题目平常并不多见,考生见后常常会无从下手,教师可利用一些典型高考题,如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33题进行专题训练,效果会很好。对于该类试题的解题思路一般可分三步走,首先要明确所要描述的过程是哪一种。其次是将该形成过程进行细化,分解。再次还要充分应用与题目相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全面、联系地看问题,逐一表述出来。

4.重视地理综合题(非选择)的解题技巧训练。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时,要在题干上的关键词做标记,要注意修饰词以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要根据题目要求在材料或图表中提取与题目要求相关的地理信息,并且要与题目要求作一一对比分析筛选,推断出正确答案。最后,形成书面表达,对此语言要精炼,条理要清楚,要用地理术语,要逻辑严密,要有逻辑推理过程。

猜你喜欢

海岸线河口泥沙
泥沙做的父亲
新疆多泥沙河流水库泥沙处理措施
土壤团聚体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
河口,我们的家
特殊的河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