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三图”指导提高初中学生读图能力

2010-03-20湖北省枣阳市吴店一中441414万存强

地理教学 2010年23期
关键词:图例珠江读图

湖北省枣阳市吴店一中(441414) 万存强

加强“三图”指导提高初中学生读图能力

湖北省枣阳市吴店一中(441414) 万存强

一、加强识图指导,掌握读图基本技能

一是加强地图三要素的学习指导。读图最基本技能是熟练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地图三要素,通过对比例尺学习,指导学生量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掌握比例尺的大小和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地图方向的判定,初学者总是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来描述地图的方位,陷入这种错误的认图习惯,很难进行纠正。而对地图判别方向有三种情况,在范围较小,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一般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首先将指向标平移到要定方向的中心位置,再通过旋转地图的方法将地图进行旋转,直到指向标箭头指向正上方,再面对箭头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法确定方向。范围大的地图和地球仪上的地图,一般都有经纬网,这时按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的方法定方向。

图例被称为地图的语言,图例又分为文字图例、数字图例和代表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对地图语言的认识,重点对常用图例符号的识记,最好的方法是多看地图,遇见不认识的符号,及时查常用图例附表,进行单个强化记忆。掌握了地图的三要素,再进行识图,便不再那么业余了,识图方面专业素质提高很多。

二是加强对地图的分类指导。地图根据功用可分为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旅游图等,应该分类进行指导识图。例如地形图中的等高线地形图,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五种地形部位的判定就有很强的规律性,这时教师应将素描图和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对照,将这些规律总结出来,讲解并画图演示给学生。山脊和山谷的区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山脊是等高线由高处向地处凸起,而山谷就与此相反,是由低处向高处凸起的地形部位,陡崖则是等高线重叠的地形部位。气候图中的世界气温分布图和降水分布图也有很强的规律性,这样分类对学生进行指导,能使学生的识图能力迅速得到提高。

三是加强综合图的分解和单一图的叠加指导。将综合图进行分解,便成为多个单一图,进行单一图训练指导,这样将问题简便化,化繁琐为简单,最后单一图进行叠加便成为综合图。例如中国地形图,可将此图分解为山脉图和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图进行单一图训练、讲解,然后再进行叠加训练。中国矿产图可以分解成煤矿图、铁矿图、石油图和有色金属矿图,先进行单一图训练,这样化繁为简,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同时为了便于综合复习地理知识,也可将中国地形图、政区图、甚至铁路交通图、河流湖泊图进行叠加,这样使一张地图包含更大的知识量,也很便于学习分区地理知识。

二、加强填图指导,熟练主题要素空间位置

一是确定要填充的主题要素。不管是地形图还是政区图、气候图,根据要掌握的地理知识,都能有选择地区分出你要学习掌握的地理要素,这些地理要素便是要强化训练的内容。比如中国政区图的填图训练,训练的主题要素应该就是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中国地形图,训练的主题要素应该就是不同走向的山脉和中国主要的高原、平原和盆地。铁路交通图,那便是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铁路干线名称、起止点城市和他们相交汇的铁路枢纽。只有确定主题要素,才能分别设计出不同的填充图进行反复的填图训练,从而掌握住这些主题要素的位置和名称。

二是注重填图的技巧训练。填充地图时首先按类别,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训练,例如中国政区图,可以先填省名,再填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可以按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顺时针方向将34个省级单位填写一遍。中国地形图,填山脉名称时可以按东西走向由北向南填写,再将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由西向东一列一列的填写,然后再填写其他走向山脉,并且每次重复填写都要按这样的顺序。这样按方位填写,既可以准确地记住其位置,又不至于将这些省区或地形区漏填。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先对照地图填写,当已能掌握大部分时,再填写时就要背着图进行填充,这样就能容易找出自己哪些已经掌握,哪些还未掌握。

三是注重同类地理事物的线索。填充地图时,每拿出一条线索,都能牵出同类的地理事物来,例如在地图上填写大洲大洋名称时,可以按东西半球的分布这条线索,也可找出赤道穿过的大洲大洋线索,还可将其放在地球五带上进行。中国地形图中的山脉位置,可以找三级阶梯分界线山脉线索,也可将中国主要地形分界线山脉为线索,还可将省与省分界的山脉为线索,或者按走向为线索。每项地图填充都可以找到这样的线索,只要动脑筋,是可以将地理主题要素进行归类填写的。

三、加强绘图指导,注重图文紧密结合

绘制地图,虽然不是初中生学好地理的必修必备能力,但能抓住地图的主要特点,进行对地图简要的绘制并穿插部分文字,对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绘制地图时,一是抓住事物特征绘制简图。绘制简图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比如在乒乓球上绘制经纬网地图,学生便能很快掌握什么是经线,什么是纬线以及经度、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用途就能很快掌握。比如绘制七大洲轮廓图,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并填注名称,便能很快掌握七大洲的轮廓和位置。还比如根据特征徒手画我国部分省的轮廓,黑龙江省像一只狐狸或大白鹅,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山东省像展翅预飞的鸽子,广东省像大象的头,青海省像小白兔,陕西省像半蹲的兵马俑等等。

二是绘制地图注重图文相结合。自己绘制地图,功用价值要大于审美价值,不要过分强调注重地图美观,主要注重学习落实地理知识。例如,绘制黄河水系图,首先徒手画一个巨大的“几”字,然后再在“几”字图上,标注发源地、注入海洋名称,上中下游分界点城市,再绘上游和中游的两对支流,最后还可将干流流经的地形区名称,上中游的水利枢纽工程,下游地上河段标出来,包括被称为“塞上江南”的两个小平原都一一相标,这样使图像和文字完美进行结合,便于将识记的地理知识落实在有形的地图上,变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

三是加强对地理模型和小范围地图的绘制。例如利用乒乓球制作经纬网地球仪,用四个地球仪和一个小灯泡演示地球的公转,观察太阳光热在地球上的分布变化,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形图等。这些小制作、小演示,制作和操作简单,却形象直观,更能把握课文内容,提高相关地图的读图能力。还可组织学生收集相关数据,绘制本校的简易地图,公园、小区的地图,这对提高读图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为2005年数据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_________。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l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______倍(取整数)。

解析(1)从表格数据分析着手,影响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流域内的降水量,可看出珠江流域降水丰富。

(2)解题不可无根据的妄加推测,比较淮河、珠江水资源利用率的高低,从水库库容与径流量的比值可得知淮河远高于珠江。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台风影响,因此时雨带已推移至华北、东北地区;冬季常受咸潮威胁,是因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

(4)淮河处于我国降水的过渡地带,北岸支流多而长,7、8月份进入汛期且多暴雨。

(5)径流总量越多净化稀释能力越强、耕地面积越少污染量越少,受污染的程度越小,淮河耕地面积是珠江的2.5倍,径流量约是珠江的五分之一,计算可知。

答案

(1)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

(2)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量的比值高

(3)台风影响 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

(4)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5)13

猜你喜欢

图例珠江读图
梦牵珠江
珠江新城夜璀璨
“漫”游珠江
找拼图
犬狗的画法(六)
如何让学生巧用图例解决数学问题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