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流特征及其命题分析

2010-03-20河南省濮阳市综合高中457000左东奇

地理教学 2010年23期
关键词:输沙量支流径流量

河南省濮阳市综合高中(457000) 左东奇

河流特征及其命题分析

河南省濮阳市综合高中(457000) 左东奇

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以河流为载体,综合考查我国或世界典型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水资源的利用、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水文灾害与相关地质灾害的表现及成因等,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多从区域图、等高线图、气候资料统计图和文字材料等切入,以整个流域或某河段为载体,或直接设问,或把水系水文特征作为隐含条件,进而考查河流影响下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聚落、港口等区位分析,解答问题的关键首在获取和解读信息,正确判断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有的放矢地论证并解决问题。

一、相关知识

1.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 有无结冰期等五个方面,与流域的气候状况最为密切。

(1)径流量:主要取决于流域补给量、流域面积。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较大且降雨量愈大流量愈大;以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水和沼泽水补给为主,流量一般较小。流域面积大,流量一般较大。

(2)水位及其季节变化:与补给量密切相关。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降水多的季节水位高,为洪水(汛)期;降水少的季节水位低,为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明显;而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水位相对平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大,为洪水期;冬季气温低,融水量小,为枯水期。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河流,春季积雪消融,水位上升,称为春汛。以地下水、湖水和沼泽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因其补给量稳定,水位的季节变化小。同等条件下,流域植被覆盖率越高,则水位的变化越小。

(3)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的土质、植被、降水强度和土地利用方式。若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强度大、滥垦陡坡等,则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则含沙量较小。

(4)结冰期:主要与流域最冷月气温有关。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则河流会结冰,并且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结冰期也越长;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则无结冰期。若流域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且河流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则有凌汛现象。

(5)流速:取决于河流的落差。河流落差大,则流速较快;反之,则流速较慢。一般而言,山区峡谷地段流速较快;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流速较慢。就河流某段横剖面而言,河底与河岸附近流速较小,自河面至河底流速先变大后变小,最大流速出现在水深1/10~3/10处。在曲流的凸岸和凹岸,流速与流向皆发生突变,导致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现象,且凸岸一侧河坡度平缓。

2.河流的水系特征

河流干流通常有很多支流汇入,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这就是水系。河流的水系特征包括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类型、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的发育程度)、流域概况(面积、支流排列形式)、水力资源等。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密切。

就水系干流和支流组成的形状而言,主要有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海河五大支流在天津汇合,并经由同一条干流流入海洋,形似芭蕉扇的茎与柄,故称其为扇形水系;长江支流众多并从两岸注入,与干流之间组成的形状如树干与枝桠,故称其为树枝状水系;四川盆地四周地势高,支流从四周向中心汇聚,形成的是向心状水系;淮河的主要支流平行分布在淮河北岸,且几乎与干流垂直,形似木梳,故称其为梳状水系;若平行分布的支流在干流两侧对称分布,形似羽毛,则为羽状水系。属于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梳状水系和羽状水系的河流,若雨季来临,支流同时来水,干流短期内不能有效泄洪,易导致洪涝灾害。流程即河流长度,是指从河流源头到河口的长度。河网密度是水系干支流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即单位面积上的河流长度,它说明水系发育和河流分布的疏密程度。河流的弯曲系数是指某河段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长度的比值,弯曲系数越大,表明河段越弯曲,对航运和排洪不利。

二、命题探究

中国及世界河流众多,无法也无必要一一识记各河水文及水系特征,高考命题以新情境、新材料入题,陌生度高,且已由迁移能力的考查转为创新能力的考查。高考对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的考查或由因溯果或由果导因,或直接设问或只及一点,不一而足。只要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解答试题注重对试题图文表隐含信息的提取,调动和运用影响河流水文、水系特征诸因素之相关知识,有的放矢地对试题论证探究,就能正确破解各种命题。

例1(2010年广东文综第4题)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 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 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解析该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一般规律,涉及侵蚀强度、水深分布、水面及流量变化,可直接结合相关知识逐项分析:A项,在地偏力作用下南北半球河流两岸受流水侵蚀侧重点相反,即便是在北半球,也不一定表现为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如在曲流段河流侵蚀、堆积状态遵循“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的原则,若河流左岸为凹岸则更易遭受侵蚀。B项,河流最深处应靠近流水侵蚀严重一侧而非河床中心。C项,汛期明显的河流水面宽度皆表现为一年中洪水期最大,该项正确。D项,河流各河段流量受补给量、下渗、蒸发量及用水量影响,未必表现为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答案C

例2 (全国文综卷Ⅱ4—5题)图2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2,完成4~5题。

4.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

5.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

解析该题组考查河流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第4题,从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趋势线可看出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并不重叠,即不同步,A项错误;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皆呈下降趋势,B项错误;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与径流量的变化率比较:1950年输沙量约为400(基数),最高输沙量大致在1965年,约700,最低输沙量2005年约100,则1950~2005输沙量变化率约为600/400,1950年径流量基数为1000,净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约为700,则1950~2005径流量变化率约为700/1000,明显可知1950~2005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故C项正确;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并不完全对应,D项错误。

第5题,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皆呈下降趋势,A项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在20年范围内(1984年~2005年)并不明显,更不足于导致径流量与输沙量减少幅度如此之大;B项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拦截滞留泥沙作用明显,说法正确;C项地质灾害对河流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影响并无长期相关性,虽有影响也是短时间的;D项应注意该图所示为河流入海径流量,为地表径流,而流域的水资源总量则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4.C 5.B

例3 (安徽文综卷25—26题)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图7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25~26题。

图7

25.“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

26.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解析该题考查河流水系分布的地质成因及古“陆海”消失的原因。渭河平原是秦岭北坡断裂凹陷形成。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导致涵养水源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河流水量减少或趋于干涸,而水体污染、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与“陆海”消失无直接关系。

答案25. C 26. A

例4(四川文综5—6题)图3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A.风蚀谷

B.冰蚀谷

C.张裂谷

D.断层谷

图3

6.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解析该题组以台湾东部沿海地区水系分布考查地形地貌,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第5题,图中虚线范围西侧支流众多且各河有典型冲积扇生成(以莲花溪段最为明显),可推测在地势自西向东渐低的前提下至虚线西侧陡降,而虚线范围东侧没有支流汇入,且大富以南、回归线附近河流越过虚线东流入海,可排除非张裂所致,至于风蚀、冰蚀皆无法形成这种水系分布状态,故可确定为断裂谷无疑,D项正确。

第6题,莲花溪西侧有众多支流汇入,且有冲积扇发育,而西侧无支流形成,可知其西侧平缓、东侧陡峻,A向正确。大富以南有三条支流呈扇状水系汇入干流,只能就汇入点支流流向推测:汇入点以北地势北高南低而汇入点以南地势南高北低。

答案5、D 6、A

例5 (2010年天津文综卷12题)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2中右江的流向为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

解析该题以分层设色地形图为载体考查河流流向及径流量季节变化。第(1)题,由图例所示海拔可看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则河流流向亦自西北向东南。第(2)题,广西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径流量夏多冬少。

图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图

答案

(1)自西北向东南;右江流域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2)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量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例6 (2010年重庆文综卷39题)孔子学院是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基本任务的非盈利性教育机构。图9是A国孔子学院(堂)分布图,图10是A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示意图。

表1

⑸A国孔子学院拟在图10所示区域的某条河流举办活动以弘扬中国文化,概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图10所示区域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东侧,受暖流及信风影响,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植被覆盖较好,含沙量小;河流短小,流速快;无结冰期。

答案①流量较大,流速较快;②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 ③含沙量小;④无结冰期

例7(2010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29题)表l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

猜你喜欢

输沙量支流径流量
1956年~2015年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分析
20世纪中期以来不同时段黄河年输沙量对水土保持的响应
长江大通站径流量的丰平枯水年划分探讨
广西主要支流柳江治理工程(鹿寨县导江乡段)护岸建筑物型式设计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祖厉河输沙量变化的影响分析
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减沙效果研究
关于辽河干流河道冲淤量沿程变化规律探讨
金沙江支流东川玉碑地遗址
资江流域径流量演变规律研究
基于灰信息的黄河凌期径流量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