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的需要理论及其历史地位

2010-03-20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生产力

赵 琰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的需要理论及其历史地位

赵 琰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人的需要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的需要理论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具有以下地位:人的需要是历史主体的内在属性;人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是阶级矛盾产生的原因;人的需要是推动人类自由解放的因素。

人的需要;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主体;生产力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的人的需要理论进行了相当多的探讨,有的学者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指出“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种种需要所进行的劳动创造活动,是形成和发展生产力的直接动力”[1];有的学者从人的需要理论的价值地位考察,认为人的需要“是唯物史观与人的本质理论的首要范畴”[2]。本文从人类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这一角度来探讨人的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这对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的需要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不是一般的、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力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3]106。如果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那么他根本没有‘任何’需要”[4]404-405。同时,这里的“人”,也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和社会发生密切联系的人,“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5]这里所说的人的需要,“就是人同外部环境之间的一定联系的必要性,是人们对某种对象的渴求和欲望。”[6]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从落后的、较低级的社会形态向先进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与历史唯心主义的不同在于,它是在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上阐明现实生活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交往关系作为理解社会发展的前提,从而认识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不是精神因素,而是现实的人和他们的活动。因此,马克思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7]。所谓目的,就是人们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想要得到的结果[8],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施蒂纳时借用胃和吃饭的关系,精辟地阐述了需要和人的活动的关系,指出“若不是同时为了胃而吃饭,是不可能吃饭的”[9]286,“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9]286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的交替和变更,以及奴隶与奴隶主、农民与封建地主、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无不是被压迫人民为了争取自由和解放而进行的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在考察了人类历史后,又进一步指出:“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他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呈现出‘历史’。”[10]81因此,人的需要和历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没有人的需要就没有历史的发展,“人的需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因”[1]。所以说,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满足人的需要,同时又产生新的需要的进化史。

二、人的需要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一)人的需要是历史主体的内在属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现实的社会和现实的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进步之处在于其提出了“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个人的存在。”[10]67这种有生命的人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的存在物”所具有的属性[3]105。“人们正如任何动物一样,他们首先要吃、喝等等,也就是说,并不‘处在’某一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4]405另一方面,社会属性是指人“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一般地是生活在社会中”[10]82。这两种属性都与人的需要有关。

自然属性是人生存需要的前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对人的历史活动考察后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中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10]79

社会属性体现了人们要求融入社会、追求幸福的需要。在现实生活面前,人不是处于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之中,而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现实的人。因此,人们的一些需要不可能通过单个人的活动来实现,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这种需要又必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依赖于人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的需求才能实现,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实现自身对幸福和理想的追求。

(二)人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表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关系。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人的需要同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连,人的需要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作为生产力中的劳动者——人,是生产力中首要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起点首先是由人的自身生存需要引起的,它是一切生产力的起点。“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0]67人的历史也由此开始。

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看,人的需要不断推动着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实现其生产需求的程度。当社会生产、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水平,与此相应的生产关系从制度上能够保证劳动者的合理需要时,方可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资料的作用,才能促进生产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反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能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劳动者的需要受到压制,生产力必然受阻,甚至,造成严重的阶级对立和斗争,促使社会变革。在历史上,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每一次的变更都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种历史进程,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满足了人们争取人身自由和物质利益的需求;反过来,人的需求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1],就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摧毁了奴隶对奴隶主人身依附关系和农民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依附关系,使农民成为独立无产者,实现了法律形式上的自由与平等的需求。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是用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平等,它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追求自由解放的积极性,其社会制度已经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只有社会主义制度,劳动者一跃成了生产资料和社会的主人,实行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劳动产品分配原则,才能使劳动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的和文化的需要得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为生产力高度发展创造了更广泛的前景。

从消费的角度来看,由于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和变动性,生产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没有止境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0]79“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内心的图像、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12]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因素,人的需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人们为了满足新的需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开始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提高自身素质,促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们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满足。决定了在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生产活动不断更新。

(三)人的需要是阶级矛盾产生的原因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摩莱里说过一句话:“如果人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方面并没有遇到任何阻碍,那么他在每一次获得满足以后,就会回复自己最初的无所谓状态,而只在感到新的需求刺激的时候,他才会重新摆脱这种状态;如果需求可以轻易得到满足,那他也就无须超越动物本能的知识了。”[13]马克思将这一思想放入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去分析,更为精辟地阐述了人的需要是阶级矛盾产生的原因。他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56,也就是说“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10]71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0]71。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的低下,使人不得不通过共同的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关系的分化和对立提供了可能性。“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在人们的需要和人们借以获得满足的活动形式增加了,同时又进一步发展了以后,……在生产的过程中,在占有物的过程中,经常相互之间和同这些物之间保持着劳动的联系,并且也很快必须为了这些物而同其他的人进行斗争。”[4]405这种斗争是人为了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进行的,就是在物的私人占有之间而进行的斗争。而“个人利益总是违反个人的意志而发展成阶级利益,发展为共同利益,后者脱离单独的个人而获得独立性,并在独立化过程中取得普遍利益的形式。”[9]273这种普遍的利益形式在现实的生活中就表现为不同的阶级利益。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还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究其原因,都是为了自己阶级本身的利益,为了满足自己阶级的需要而展开的。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14]

事实上,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斗争,无论是宗教之间的斗争,还是工人运动的斗争,都有着其相同之处——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斗争。这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展开的斗争,只是斗争的方式不同。16世纪的宗教战争首先也是为着十分明确的阶级的物质利益而进行的。但是这种斗争是披着宗教的外衣来进行的,如果说各阶级的利益、需要和要求还隐蔽在宗教外衣之下,那么,这并没有改变事情的实质。“在宗教狂热的背后,每次都隐藏着实实在在的现世的利益。”[1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需要是有其阶级性的,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需要。在社会矛盾产生与解决的过程中,阶级斗争实质上也就是不同阶级的利益的冲突,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需要。通过斗争,人类在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中发挥能力,并追求更多的物质需要。

(四)人的需要是推动人类自由解放的因素

人类的自由解放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最终目标,同样也是人的需要的最高追求。历史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作为历史的主体——现实的个人的发展过程,而人的发展最终也取决于人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生产生活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0]67-68这一论述明确了历史的发展是围绕着历史主体的生存、发展和个性的完善而展开的。而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背后的动因就是人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也就是人的需要被满足的程度。

人的需要的满足同人的自身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马克思把人在历史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对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6]。生产力的发展,不但创造着日益丰富的物质资料,而且也使人摆脱了贫困和依赖的状态。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衣食住行在质和量方面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根本不可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甚至不可能提出全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因为,在人的基本需要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那就只会有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0]86更不用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了。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即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要的时候,为争夺生活资源的斗争就会充斥整个社会,少数人的发展必然以损害和牺牲多数人的发展为代价。在基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对一个食不果腹的穷人来讲民主和自由,无疑是雾里看花。只有随着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和物质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才会得到充分满足,争夺生活资源的斗争才会变得多余,个人的发展以牺牲别人的发展为代价的历史将会终结,从而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一种状态。

三、结 语

总之,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人的需要作为一个客观的、隐性的维度贯穿唯物史观的始终,成为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线索。它既是引起人类历史活动的原始动因,又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历史终极目标的条件。正是源于人的需要,整个人类历史就成为了人类进行生存性活动的历史,这是一个不断自我扬弃的过程。也正是在人的需要的推动下,促使着人类生活的社会由简单向复杂、由线性向多维、由低级向高级、由蒙昧向文明的跃迁与提升。

[1] 苑一博. 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J]. 内蒙古大学学报, 2002, (5): 83-89.

[2] 胡建, 李永刚. 马克思“需要”范畴的价值地位辨析[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1, (1): 17-20.

[3]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

[4] 马克思. 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C]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9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3.

[5]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C]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41.

[6] 袁贵仁. 人的哲学[M]. 北京: 工人出版社, 1988: 92.

[7] 马克思, 恩格斯. 神圣家族[C]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7:118-119.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 商务出版社, 2005: 838.

[9] 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C]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0.

[10] 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C]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11]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C]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277.

[12]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C]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9.

[13] 摩莱里. 自然法典[M]. 黄建华, 姜亚洲,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21.

[14] 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C]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739.

[15] 恩格斯. 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C]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458.

[16]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C]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0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08.

Study on Theory of Human Needs and Its Historical Po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ZHAO Yan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China 362021)

Human needs have been seen as a driving force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ory of human needs has its own position in Marx’s theo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uman needs are internal property of historical subject, internal motivation of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cause of class contradiction,and driving force of human freedom and liberation.

Human Nee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istorical Subject; Productivity

(编辑:付昌玲)

B03

A

1674-3555(2010)03-0034-06

10.3875/j.issn.1674-3555.2010.03.006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2009-11-05

赵琰(1973- ),女,河南郑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哲学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