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及成功经验

2010-03-20牟德刚

关键词:领导政治思想

牟德刚

(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3250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及成功经验

牟德刚

(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3250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经历了从恢复发展、改革发展到创新发展的过程。实践证明,高校党的建设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不断加强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和业务骨干队伍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不渝地把维护高校稳定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理论研究。

高等学校;党的建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视发挥党的优势,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经验,对于在新时期加强和改善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一)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始了中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由于高校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是重灾区,党对高校的正确领导遭到严重破坏,学校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机构被冲跨,各级党的干部被打倒,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恢复高考招生后,高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任务就是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迅速拨乱反正。

首先是思想上、政治上的拨乱反正。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方在第一位”[1]。各级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四有”人才[2]700。1980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就完全体现邓小平同志的意图。1981年8月初,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是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的领导[3]30。1985年 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学校中的党组织要从过去那种包揽一切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来;要团结广大师生大力支持校长履行职权。保证和监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和国家教育计划的实现;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广大师生,激励他们立志为祖国的富强奋发进取,建功立业,保证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使学校真正成为抵御资本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3]62在这个阶段,开设和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建设一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

其次是组织上的拨乱反正。一是在组织上确立了高校的领导体制。1978年10月,《高教十六条》规定:“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国家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学校的经常工作。”“高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后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一定要经过党委讨论。党委讨论后,由校长负责组织执行。”1980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对调整与加强高等学校的领导班子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建设年富力强的领导班子,陆续提拔优秀中青年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文化水平,争取两年时间内使各校60%以上的领导成员达到大专毕业或相当于大专毕业的文化水平。二是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4]18。1980年邓小平指出:“工厂、公司、院、校、所的各级党组织,要管好所有的党员,做好群众工作,使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组织真正成为各个企事业单位的骨干,真正成为教育和监督所有党员的组织,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执行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2]700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是完善校党委、系党总支和党支部,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重视对大学生的培养,并重视吸收、发展教师、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到党内来,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执行。三是进行党员专项教育,提高党员素质[4]37。党的十二大召开之后,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强对党员进行十二大纲领和新党章的教育。高校成立了业余党校,对党员进行党课教育,开展了“做合格党员、合格干部”的活动。

我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在这一阶段得恢复和发展,使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得到加强,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实效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急剧的变化对部分师生的思想带来冲击;西方的腐朽思想随着国门开放侵入校园,资产阶级自由化造成了政治思想战线的软弱混乱,使高校党建工作处于一时的困难境地。1986年9月,在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但当时的中央个别领导未能对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给予应有的重视,最终导致1989年春夏的政治风波的发生。

(二)改革发展阶段(1989–200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地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1989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下决心解决好当前党的建设中的迫切问题,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的思想教育、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八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4]85。1990年 4月,第一次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期间,中央领导同与会的部分代表座谈时强调,高校党委应认识自己的重大责任,要使高校始终在党的领导之下,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任务[4]96。会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了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通知》精神,从 1990年以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委(教育部)党组每年联合召开一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部署高校党建工作。在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文件,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出版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从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高校处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大环境中,党的建设工作面临新的任务。高校党的建设如何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趋利避害,应对、化解和消除负面效应,尤其是如何正确处理好党的建设与学校改革发展的关系、党务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关系,如何改革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党务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新路子,如何在新的条件下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是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能否坚持正确方向、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5]。为此,高等学校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师生员工的头脑,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后几年中,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199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年9月)等为依据,借助于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贯彻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高校各级党组织始终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要求:“办好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并且提出“高等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6]在此基础上,1991年5月17日,中组部、中共国家教委党组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通知》,从高校领导班子的配备,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培训和考核及领导等方面对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作出了具体规定。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党组于1995年1月13日又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的考核,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对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的领导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定和措施对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199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领导体制、党组织的设置和职责、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将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切实保证了党对高校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立健全党委负责、协调各方的维护高校稳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996年《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出台,要求大力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注重在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4]173。通过贯彻这一《条例》,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随后通过“三讲”①1996年,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 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这次为期3年的教育活动, 发扬了延安整风运动的精神, 采取自上而下, 分期分批进行, 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式, 使全体党员, 尤其使领导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党风教育,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育活动,高校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两课”教师队伍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随着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党风廉政责任制进一步贯彻落实,反腐败三项任务取得新进展。

(三)创新发展阶段(2003年以后)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②高校扩招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面临着发展任务繁重、教育质量竞争更趋激烈的严峻挑战。绝大多数高校出现多种学制、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的情况;高校二级学院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后的产生领导体制问题;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推行与部分经济发达省市高教园区的发展带来服务和管理方面问题。高校各个方面的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仅牵涉到高校的利益调整,而且触动了每个师生、各级领导干部的利益。为适应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需要,高校党组织的作用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这对高校党委的领导水平与能力提出了的新的挑战,对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需要,着力抓住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个根本,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重点,积极推进党的建设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党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2003年 12月,中央颁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提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同年,出版了《江泽民文选》,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制定(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颁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通过(2004–200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制定和实施;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了系统全面的论述。根据十七大的要求,2008年至2009年在全国分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切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证。

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要求高校党建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本质要求,确保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高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头脑,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贯彻落实。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一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3]371。《意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工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在党的思想理论不断与时俱进的同时,高校党的建设也把不断创新当作推进各项工作的一个法宝,2005年下半年在高校普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更激发了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创新热情,不仅掀起了理论学习研究的热潮,而且在实践创新方面不断有新思路、新举措,如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制度,创新了学习的方法,改进了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建立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新机制等等。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号召,高校在学习十七大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破解影响高校科学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高校围绕着“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的主旨,开展高校党建、保证中心任务完成方面充分发挥了积极性、创造性。在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前提下,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深化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快推进高校党务公开,重点在院系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进行党员直接选举的探索,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院系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院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要经过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决定;规定高校院系实行党政交叉任职、共同负责制。一些地区对高校进行党建达标评优活动,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等等,这些好经验和做法在全国逐步推广开来。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要求,高校党的建设通过完善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把支部建在教研室、学科团队、学生班级和公寓,保证所有的党员都在组织中,都参加组织生活。进一步在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努力实现大学生班级“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

制度建设对党的建设具有保证作用。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针对高校党建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2003年 7月 17日,教政法[2003]3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其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14号)、《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教党[2007]11号)等一系列关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法规、文件。在2006年的第15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还印发了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根据中央精神,各地高校党建领导部门制定了许多地方性的指导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制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此期间,第12到17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相继举办,分别重点研讨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领导班子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谐校园建设和高校基层的组织建设等问题,使高校党的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鼓舞了干劲。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经验

在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30年来高校党的建设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第一,必须始终围绕高校的改革发展,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第二,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完善高校领导体制;第三,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四,必须坚持把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作为重点任务,不断提高领导高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第五,必须着力维护高校稳定,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第六,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根据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他在科学总结国际国内历史经验基础上明确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政治保证,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并特别强调党的领导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全党要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要警惕和反对一切削弱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错误思想和行为。1989年发源于高校的政治风波留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就是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把学校置于党的全面领导之下才有可能。尽管随着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的变化及高校的发展与改革,党的领导的内容、方式、方法会有所变化,但是党在高校的领导核心地位绝不能变,否则就会偏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是我们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

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在高校管理体制上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践证明,这一领导体制,符合我国的国情和高校的实际,有利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和高校党的建设,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利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这种领导体制既体现了党的领导原则和集体领导原则,又符合现代管理科学的分工负责的要求,既有利于加强党委的集中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也有利于发挥行政指挥作用,使二者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领导整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党委和行政两方面积极性。所以,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加强高校党建,从体制上讲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高校“党委领导”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自觉坚持和维护党委在高校的领导地位,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使高校党委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质特征,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中心环节,只有抓住了这个中心,才能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

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思想认知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开放性、迅捷性特点,积极探索网上引导的有效方式。”[7]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创新工作载体,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宿舍、进社团,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创新。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弘扬高品位的校园精神;继续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了解社会、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党建的关键

一是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目标,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高校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注重制度创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解决班子自身问题的能力;同时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注重改善领导班子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着力提高高校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增强党对高校的领导能力。二是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各高校普遍实施了干部竞聘制度,制定了一系列干部选拔、任用考核、教育、培训、轮岗等富有成效的制度与办法。极大地调动了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教学科研的骨干,为党在高校的领导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全体教职员上的共同职责,其主体是学校各级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中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尤其重要,建设一支奉献精神强、善于与大学生沟通交流、能成为大学生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四)始终坚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高校始终根据战略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建设中心,促进社会进步等各项工作。改革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有效手段。通过深化改革,学校的综合实力得以增强,学校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整体质量得以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正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利于高校和社会的稳定。通过服务大局,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初步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五)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主要是院(系)党组织]是党在高校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高校党的工作承上启下的纽带。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了大量的创新和尝试。如把基层党组织工作与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和教书育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把“支部建在班上”,保证所有的大学生党员都在组织中,都参加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大学生党支部的作用,完善学生党支部联系大学生的机制,使其成为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班级核心。积极慎重的做好组织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等等。高校基层组织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师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通过党员发展工作,为党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通过群众工作,教育群众相信党、相信社会主义;通过服务群众,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不断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使党的工作扎根于群众之中而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充分发挥高校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调动广大党员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中坚作用和模范带头,顺利完成高校各项工作任务,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六)始终坚持把维护高校稳定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保持高校、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高等学校是社会思想动态的晴雨表,每在改革的关键阶段,高等学校师生的思想情绪是否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自 90年代初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亚洲金融危机、抗洪抢险,以及2008年以来的雪灾和汶川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非典”和近些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都给高校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高校党委的全面领导、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师生既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责任感,又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高校系统也连续保持了20年的发展和稳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七)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高校党建的理论研究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的思想路线,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党的十七大赋予了高等教育以重大的历史使命:一是要确保教育公平,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二是要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能力,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要在高校普遍扩张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四是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五是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8]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保证。高校党建只有积极主动地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才能收到实效。大胆创新,不断改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不断推进党建理论研究,为高校党建提供理论支持。

[1]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104.

[2] 中国重要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3]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 新时期党的建设大事记(1978.12-2007.10) [M].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5] 张陟遥. 高校党建30年时空语境与特征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09, (1): 25-27.

[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C]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594-596.

[7] 田建国.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J]. 德州学院学报, 2009, (1): 85-89.

[8] 王浩斌. 改革开放 30年高校党的建设及组织工作的基本问题[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4):405-408.

Study on Party Building and 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Chines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MOU Degang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Party building in Chines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as experienced a 3-steps development course, including revitaliz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Practice proves that Party building i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should firmly insist on total leadership of the CPC,always uphold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ontinuously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of cadre team, talent team and business backbone team, closely focus on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to service the public, maximiz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political key role and role of powerful force, fully exert the influence of CPC members’ exemplary vanguard role, work unremittingly in pursuit of keeping stable i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promo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Party building i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Party Building; Reform and Opening-up; Historical Process;Experience

(编辑:朱选华)

D267.6

A

1674-3555(2010)03-0026-08

10.3875/j.issn.1674-3555.2010.03.005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2010-01-19

牟德刚(1959- ),男,山东日照人,教授,学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领导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