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2010-02-17罗伟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高职教学模式

罗伟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1)

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罗伟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1)

现行教学模式的弊端

改革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有话职说

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没有比读书更持久的满足。——蒙台居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培养目标的专业性、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等特色十分鲜明,但现行教学模式仍然沿袭中专的教学模式。因此,改革教学模式是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关键。本文对高职院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

工作过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G712

A

1672-5727(2010)02-0135-02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培养目标的专业性、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等特色十分鲜明。科学技术总是在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按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掌握了现有设备的操作和工艺知识,一旦改变工作环境就难以立即适应新要求,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体系设置不科学,教学模式压抑学生个性发展多数高职院校是由过去的重点中专升格而来的,对高职教育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依旧按学历教育的传统思路办学,专业教学计划套用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只不过是象征性地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流于形式,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考试制度及其所强化的标准答案也不能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难以发展。

实践教学环节课时不足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知行结合。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削减实践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表面上能达到理论和实践教学对半开,但实际上实践教学包括劳动、军训等在内,而真正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的课时并不足,达不到培养目标要求。同时,教学脱离社会实际的倾向十分突出,学生缺少对实际问题的真切体验。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由于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少、内容多,目前,主要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习惯于按现行计划系统讲授知识和由笔试所强化的标准答案知识,基本上都是“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完全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近年来,高职院校也采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得到了改善,但课件大都是照搬教材,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我院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学科研究基地课题《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实施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XJK08BJD005)的阶段性成果在德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思路引导下,依托铁路局、南车集团、地铁等行业企业,依据轨道类专业岗位作业特征,充分调研分析,与行业企业合作,按工作过程导向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引入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按照“一二三四”标准化流程,探索本土化课程体系开发,创新并实施了“车间组织”的教学模式,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要求,实现学校、学生、教师、企业四方共同受益、共同提升。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探索本土化的教学实施,持续完善以岗位技能为基础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学习和借鉴德国先进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由政府通过政策、经费、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支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创新政府引导、企业深度参与、示范校建设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边开发,边实践,边完善,边总结。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开始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改革,将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教学,形成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均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使学生在掌握专业能力的同时不断强化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工作过程的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学生在掌握一类专业能力的同时,具备了转行、转岗、适应其他工作岗位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相结合,促进专业设置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提升充分利用行业优势进行校企合作,成立了有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设置、入校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制、课程体系开发、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新技术讲座、教学评估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从传统教室到理论实践一体化场地,课程改革全面走向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把课程教学搬进了理论实践一体化场地,开始采用模块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体验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这样的课程改革,不但使学生在学校能够掌握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更具备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这一变化,使得专业课程教学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学生通过观察、自学、操作、反馈,实现了从了解认知到掌握精髓的升华。

创新实施了“车间组织”的教学模式,落实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德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是行动导向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采用小班教学。中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学校班级人数较多。要实施行动导向课程,可采用“车间组织”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班组,让学生身为准员工体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解决班级人数多造成的管理困难,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教师充当车间主任、技术主管的职责,学生在多层身份的教师指导下,自主、互助地完成学习任务。

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改革,融六步法、四步法、引导文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于课程教学,实现了行动导向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强化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

采用双闭环赏识激励型的评价方式,突出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课程采用双闭环方式,即“实施+自查”与“任务+评价”双闭环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自我诊断、自我发现、自我提高。采用“加分”的欣赏式激励取代“减分”的惩罚式评价方式,突出过程考核,以学生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作为衡量标准,使学生提高自信、提升兴趣。

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共同改革,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我院承接过轨道交通技术等“订单式”培训及岗前、在岗、转岗等员工培训。近年来,随着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相关技能型人才需求大大增加。我院与企业合作,新增了铁路局、地铁运营公司的“订单式”委托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学习、锻炼,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学到一些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如成本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等,在就业前就能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成为企业的准员工。

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特征相结合,促使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特点体现在人才培养定位与职业能力培养上。为了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我院确立了“一条主线,二个加强,三个突出,四个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突出实践性,突出先进性;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能力与技能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

推行顶岗实习,真正实现操作技能实岗培养,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我院将顶岗实习作为核心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企业制定了长期的顶岗实习合作战略,学校、企业、学生及家长三方互相签订协议,明确三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及实习期间的管理责任。通过顶岗实习,构建了社会、企业、学校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同时,通过顶岗实习,使专业标准与课程体系设置更贴近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培养过程与企业对一线人员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学生毕业就能上岗,真正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实施基于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下的柔性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高职扩招导致教学资源一时不足,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可采用“大小学期制”:将原来的一个学期分为两个阶段安排教学,并通过串、并行排课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并行排课方式,把一些专业性强又便于学生知识体系形成的课程集中在一段时间讲授,集中安排为一周或两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块课。这样,讲解理论的同时又安排了实践教学,课堂搬到了实训车间,使学生感觉上课不再那么乏味,学习效果自然更好。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各类教学资源,解决了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

[1]王增杰.项目教学法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07,(24).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典型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黄荣怀.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创新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罗伟(1979—),男,湖南株洲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技术、动车组技术。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