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企业职工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宁波高新区为例

2010-02-15马莉芳

浙江体育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宁波市高新区体育锻炼

马莉芳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宁波315175)

高新企业职工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宁波高新区为例

马莉芳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宁波315175)

探索在经济快速增长下职工体育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方法,揭示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体育锻炼的特点与规律,制定高新企业职工体育的发展对策,填补宁波市高新企业职工体育的空白。文章对高新企业职工体育的管理体制、组织运行和职工的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高新企业职工体育的开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增长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高新技术企业;职工;职工体育;现状;对策

Abstract:In o rder to exp lo re app rop riate app roaches of o rganization,management and running of staff spo rts under the circumstanceof rapidly-grow ing economy,reveal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p rincip les inmarket-oriented economy system,draw up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of staff spo rts in the high-tech enterp rises and fill in the gaps in the field of staff spo rts among high-tech firm s of Ningbo city.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follow ing aspects:the management system,organizational operation,staff’s awareness and behaviors of sports,w hich is of p rofound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aff spo rts among high-tech enterp rises and even the increase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Key words:high-tech enterp rises;staff;staff sports;current situation;strategy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融合了三资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企业性质,在企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特别强调持续研究,因此这类企业对于职工的素质要求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而健康的身体条件则是这些高学历职工综合素质的物质基础,因此高新技术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造成现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新技术企业职工缺乏体育运动。体育是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最积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身体活动已被证实为是健康行为,有利于提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力量练习为例,经常参加力量练习,通过新陈代谢过程的加强、血液循环的改善及血液的充分供应,能改善脑部供血状况,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耐受性,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人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力量练习也能够缓解焦虑和排除抑郁,有利于人的心理宣泄,促进自我概念的改进,形成健康人格。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新技术企业职工体育既是职工福利的一部分,又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研究高新企业的职工体育在于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而且能丰富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也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科技创新基地,先后引进科技研发机构145家;集聚各类企业2 000多家;建成了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浙大科创中心等总面积达25万m2的高水准“孵化器”,引进各类科技人才2.8万人。因此,对于宁波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职工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制定高新技术企业职工体育的发展对策,对于高新企业职工体育的开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增长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145家高新企业。随机抽查30名体育管理人员(工会干事)和1 200名职工,其中男性为748人,女性为482人;研究生392人,大学632人,大专306人;已婚者757人,未婚者473人。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对宁波市高新区企业体育管理层发放30张调查问卷,回收30张,回收率100%;职工发放1 200张,回收1 060张,回收率88%。

2.2.2 问卷的效度检验。采用逻辑分析检验法,对问卷做出“非常适合、比较适合、一般、不太适合、不适合”五级程度的定性评价。

2.2.3 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对同一调查对象的一部分进行再检验,计算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r=0.882,P< 0.01,说明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2.4 专家访谈法。在进行论文的调查研究之前、研究过程中,走访了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2.2.5 文献资料法。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查阅了有关职工体育等方面的书籍8余部,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有效检索、分析和利用。

2.2.6 数理统计法。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在计算机上运用excel表格进行函数分析处理,并与国内有关职工体育现状比较分析。

3.2 企业组织职工体育活动场所开展现状

宁波高新区企业职工体育活动场所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以企业自有场地设施为主,结合租借、合作、使用公共设施等方式增加职工体育活动场所的数量和类型,从而增加了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和机会。

宁波市30家企业内部建立体育活动场地情况如下:篮球场6片、足球场2片、乒乓球台28张、网球场1片、台球台6张、健身器材18套。

在被调查的30家企业中,选择本企业体育活动的有9家占75%,选择租借场地有8家企业占67%,选择公共体育设施有6家企业占50%,有4家企业占33%与高校体育场馆达成合作,企业租借体育场和社区地的各有3家,占25%。组织体育活动前几位是:乒乓球(91%)、羽毛球(91%)、篮球(65%),足球(52%)。此外,台球、保龄球和瑜伽也是经常组织的活动(各占26%);组织体育比赛前五位是:乒乓球(91%)、羽毛球(91%)、篮球足球和登山(各占52%)。此外,台球、保龄球和游泳是经常组织的比赛(各占13%);开展体育活动数量为:开展2项活动有2家占17%,开展3项有2家占17%,开展4项有3家占25%,开展5项有1家占8%,开展6项的有一家占8%。

3.3 企业职工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和项目分布状况

宁波市高新区职工体育锻炼组织形式及项目呈现小型、分散的特点。在调查中,选择“和朋友同事一起锻炼”占67%,“个人锻炼”占53%,选择“俱乐部锻炼”占50%,选择“参加单位组织锻炼”占47%,选择“和家人一起锻炼”占40%,选择“社区组织的锻炼”占16%。男职工喜欢参与锻炼的体育项目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和游泳等,女职工喜欢参与锻炼的体育项目为羽毛球、散步慢跑、乒乓球、健身操、瑜伽等。职工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比较高,但体育人口比例很低,占总比例的12.4%,低于全国体育人口比例6个百分点。

3.4 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现状

在宁波市高新区被调查的30家企业管理机构设置中,有28家企业体育由工会管理,有2家企业专门设立了体育部门。被调查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对开展职工体育的态度表示非常支持的占75%,支持的占25%。调查表明,高新企业虽然对职工体育持普遍支持的态度,但在实践中绝大部分企业仍未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形成系统的体育管理制度。

3.5 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现状

调查从两个方面研究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现状:态度调查,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占51%,非常愿意的和不太感兴趣分别占22%和20%,不感兴趣的占7%;动机调查,强健身体、保持体型分别占92%和87%,娱乐消遣占64%,社会交往和缓解身心紧张、疲劳分别占58%和50%。以上数据表明,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基本上是积极的,而动机则主要是强身健体及心理需要,但对体育锻炼不太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比例仍高达27%,说明该部分职工缺乏主动锻炼的主体意识。

3.6 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现状

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一周1~2次占43%,3次以上占23%,一个月1~3次的占24%,一个季度1~2次、少于一年10次和说不清的占2%。每次活动的时间:30min以内和30~60min各占45%,60min以上占10%。强度在全身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对企业的影响

进行调查研究时将体育对企业的影响分为11个方面:丰富企业文化、增强员工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及降低缺勤率、增强企业凝聚力、增强员工间友谊、丰富业余生活、提高企业知名度、发挥职工特长、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交流平台、促进上下交流、其他。由管理者和职工分别选择其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5个方面,得出的结论是:管理者选择的前五位分别是丰富企业文化占92%、增强员工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及降低缺勤率占84%、增强企业凝聚力占78%、增强员工间友谊占75%、丰富业余生活占50%。职工选择前五位是:丰富企业文化占90%、增强员工间友谊占88%、丰富业余生活80%、增强企业凝聚力75%、增强员工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及降低缺勤率70%。由此可见,虽然管理者和职工选择结果的排名顺序有所不同,但都一致认可体育对于企业在上述五个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微微发热的占33%,全身微出汗的占31%,中等出汗的占25%,出大汗的占11%。调查得出职工进行体育锻炼的程度和效度并不理想,大部分职工的体育锻炼行为缺乏科学方法及相关健康知识的指导。

3.7 职工的体育消费现状

从职工每月体育消费数据为:23%的员工每月体育消费20~50元,有7%的人每月体育消费低于20元。职工购买体育服装、鞋和器材占77%,另外还包括购买体育期刊杂志占9%和观赏体育比赛占5%,体育锻炼的场所消费占43%。

以上数据足以表明企业职工对于体育的消费支出是非常低的,除了消费观念和体育锻炼观念的因素以外,最主要的因素是体育锻炼属高消费,因为体育锻炼需要专业的器械和专门的场地,个人也需要配备相应的运动装备,这在职工有限的工资收入中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支出,因而大部分职工不愿意更没有能力为高昂的体育消费买单。

4 结 论

4.1 宁波市高新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体育认知度很高,表现出对职工体育的开展非常地支持。但在体育管理队伍中以男性为主,性别差异大。

4.2 宁波市高新区企业的体育组织管理制度较规范,体育管理部门设置完善,并定期开展适合职工参与的体育活动。4.3 宁波市高新区企业组织的体育活动内容比较单一,未呈现出多元化,体育活动的场所、器材数量有限,不能满足职工需求,同时对职工的体育与健康的保健知识的宣传不够。

4.4 宁波市高新区企业职工体育开展的经费投入较低,且来源单一,主要为企业拨款,只有少数企业经费来源较丰富,但经费总额比较少。

4.5 宁波市高新区企业员工对体育的认知态度是积极的。但与调查中符合体育人口的比例相比大相径庭,与实际的体育行为方面存在背离现象。

4.6 宁波市高新区企业职工的锻炼行为特征是以一周锻炼1~2次为主,每次活动60min以内,以轻度和中等强度。宁波市高新企业的体育人口比例非常低。

4.7 宁波市高新区企业职工闲暇时间睡觉为多是职工经常加班,导致精神压力大,身心疲惫。

4.8 宁波市高新区企业职工的体育消费较低,消费意识弱,以购买体育服装等实体消费为主,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行动消费少。

5 对 策

5.1 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把职工体育作为企业人力资本进行投资

职工体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就是它能提高“人力资本”。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只有提高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效益。职工体育可以看作是人力资源投资。这种投资转化为健康资本存量,主要表现为健康、无疾病状态和寿命的延长,而良好的健康状态本身就创造价值,成为重要的人力资本要素。可以看出,职工体育对提升人力资本具有重要作用。

5.2 走进社区,促进职工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

职工体育与社区体育具有明显的依赖性,二者联姻,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具体表现在:①职工体育活动社区化。企业俱乐部可根据企业区域的特点,与区、街道文体工作“联姻”,延伸工作手臂,拓展工作领域,运用社会力量加强企业职工体育工作,注重文体工作的渗透性,把企业文化引向社会,以增强企业工作的凝聚、弥散功能,而且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反作用于企业的经济建设,进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加企业体育工作的附加值。②体育场地、设施社区化。由于企业场地、设施的限制,单纯以企业的财力、物力来承办运动会或自建灯光球场、游泳池等设施显然是难以承受的。为此,企业工会可以“借鸡生蛋”,借社区的裁判、场地等优势做大自己的“蛋糕”。

5.3 完善企业管理体制,灵活开展职工体育工作

宁波市高新区管理层应把职工体育工作摆到企业大局工作中去统筹,从而为职工体育寻找新的工作思路,寻找最佳切入点、着力点和支撑点,并通过体育纽带把增强职工体质和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要做到两个转变:一是要转变工作职能,由单纯地组织开展职工体育活动转变为直接或间接地维护职工合法参与体育锻炼的权益,为提高广大职工健康水平服务。重视场地设施的建设,加大对体育的投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场地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健身需求。二是转变活动方式,吸引更多的职工参加体育锻炼,实现“人人关心体育,人人参与体育”。在内容上,以休闲、娱乐性质的活动为主。另外,部分场馆对外开放,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承办体育竞赛等来盈利,以此增加体育经费来源。

5.4 强化职工体育锻炼意识

体育锻炼是自觉自愿的行为,特别是当它成为职工业余生活的组成部分时更是如此。在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中,精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建立起牢固的主体体育意识,才会有强烈的体育动机和持续的体育行为。企业应该从重视健康的角度对职工加强宣传引导,提供条件并鼓励、引导职工积极投人健身、锻炼中去。

5.5 改善职工锻炼行为

多年来科学知识普及的不足和健康意识的淡薄,使人们对健康理念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健康来自于科学的锻炼。甚至还有人认为无论什么方式运动都有利于健康,只要运动量越大、越激烈、出汗越多、运动后越疲劳就越有益于健康。其实,并非所有的体育活动都适合任何人,因为体育活动需要科学的指导和运用,特别是要正确运用体育锻炼的手段和方法。只有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保持健康的心态、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改善人的亚健康状态。企业可以聘请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定期地举办体育与健康知识讲座。

5.6 提高职工体育消费意识

首先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职工的消费观念,除了职工在主观方面上的努力外,国家和社会对体育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如体育器材、场所的合理价格,体育设施、体育产品的有效开发,体育健身服务质量的快速提高等,这些无疑将对加速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和商业化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aff Sports in High-tech Enterprises——Taking Ningbo High-tech Industrial Zone as an Examp le

MA Li-fang

(Ningbo Dahongying University,Ningbo 315175,China)

G812.41

A

1004-3624(2010)04-0045-03

2010-03-30

马莉芳(1960-),女,山东人,副教授,主要研究社会体育和运动损伤.

猜你喜欢

宁波市高新区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遂宁高新区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
宁波市采取“三学”“三访”“三个结合”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