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赛事保险的发展战略研究

2010-02-15盛菊霞

浙江体育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保险经纪保险业保险公司

盛菊霞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0 前 言

现代保险业伴随着人类己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为保险业的重要分支,体育保险业已成为这些国家体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内体育赛事的职业化和商业化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体育保险、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后的保险,不容置疑地摆在了国内保险人的面前。然而,在我国体育保险目前还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主要由于没有专门的体育保险公司和体育保险经纪公司,专门为体育活动、体育赛事设计的保险产品极其缺少,由于缺乏相应的数据,仅有的体育保险产品定价也不够合理,国内保险公司体育保险经验不足,仅有几家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曾涉足体育保险业务,体育保险领域的专业高级人才比较缺乏。这不仅与做大做强保险业的目标不相匹配,而且也与金牌大国、体育强国的国际地位,与蓬勃发展的体育经济极不相称。因此加速体育保险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体育界和保险界人士的共同呼声。

1 我国体育保险业市场分析

1.1 我国体育保险业的需求分析

保险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购买且有能力购买的保险商品的数量。这个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消费者有购买的意愿;第二,消费者有购买保险的能力。一般的需求通常表现为物质方面,如我们对食品、对衣服的需求。保险需求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即当遭受损失后,被保险人将得到保险机构的经济补偿;而且表现在精神方面,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大量的危险,这些危险会给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于是,人们便产生了对安全的需求,当保险出现后,安全需求便转化为保险需求,即当买了保险后,被保险人认为危险已被转嫁出去,心理上便产生一种安全感。我国体育保险业的主体由我国的体育分类所决定的,而我国体育运动由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三大部分组成。这3类体育运动对体育保险都有巨大的需求。我国还存在大量的体育人口,特别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使我国的体育人口急剧增加。据统计,包括在校学生以及武装力量等当然体育人口在内,2002年我国体育人口男性占82.13%、1.86亿人次;女性占57.87%、1.54亿人次。如此众多的体育人口在体育活动面临着意外伤害、责任和财产等风险,因此,学校体育人员和群众体育人员也构成体育保险需求的一个方面。

1.2 我国保险业的供给分析

目前,国内开展体育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屈指可数。只有太平洋保险公司和中国人保、新华人寿、平安保险等几家,保费收入除了太保都不高。从体育保险角度看,最有经验的是太平洋保险公司。我国有着巨大的潜在体育保险需求,但可选择险种有限、覆盖面窄,不能形成有效的保险组合,在体育保险的供给方面与保险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相当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体育比赛的特殊性,现有的一般保险产品由于险种设计简单、相应条款不明确,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并形成有效的供给,造成了供需矛盾。

2 国外体育保险业的发展启示

2.1 体育保险的发展要依托健全的保险市场

现代体育运动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国际重大体育赛事越来越多,比赛规模也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是体育领域的风险日益增多,其可能产生的损害后果日趋严重,需要体育保险提供相应的保险保障。体育保险发展的土壤是一个健全的保险市场,这个保险市场既包括原保险市场也包括再保险市场,市场的主角就是专业的体育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而且随着体育运动的全球化,运动风险的国际化,更加需要一批大型的跨国保险公司为全球体育运动的发展分散风险,分摊损失。奥运会是人类社会体育运动的巅峰制作,体育运动的风险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一个健全的保险市场为其提供体育保险就等于是为奥运会系上了安全带。HISCOX是目前国际保险市场上最具权威的奥运会保险首席承保人,是承保注销和停办保险业务的公认专家。英国太阳联合保险公司、汉诺威再保险公司和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等,也都曾参与并担当奥运会首席承保人。

2.2 体育保险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中介组织

专业的中介组织,尤其是保险经纪人的作用在体育保险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点在英国体育保险的发展中得到了印证。体育保险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极高的专业性、技术性。由于体育保险风险繁多,涉及方方面面的经济利益,因此需要专业的中介组织来提供周详的承保方案。国际上历届奥运会的体育保险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历届夏、冬季奥运会都有两个专业组织为奥运会组委会进行服务。一个是奥运会风险专家控制与管理委员会,另一个是提供奥运会专门保险方案的保险经纪公司。国际上诸如美国 MARSH、美国AON、英国 WILL ISH和法国高士华保险经纪公司等都是具有丰富体育保险经纪经验的经纪人。MARSH公司还设有专门的体育保险部门,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分别驻有数十员工,与国际奥委会合作密切。专业的保险经纪公司为组委会提供专门的保险方案,一般来说,其保险金额都不会低于1亿美圆,例如《奥林匹克大家庭计划》或《针对夏/冬季奥运会的保险计划》。

2.3 体育保险应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

体育保险的国际实践告诉我们,体育保险本质上属于商业保险,因此要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灵活运用各种商业手段积极开展体育保险,以实现保险双方的双赢,从而实现体育保险的社会效益最大化。近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是靠政府拨款,而是靠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取广告费、出售纪念币和门票来经营并且盈利。近几届奥运承保人也均是按市场化经营原则为奥运会提供保险支持,参与到奥运经济之中去的。吸收利用商业机构赞助,是历届奥运会组织者重要的资金和服务来源之一。体育保险赞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在保险竞争中形成“便宜有好货”的奥运保险方式,而且愈来愈成为奥运会主办者的市场化运作奥运保险的重要手段。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主办者通过体育保险赞助模式,仅支付了1 000万澳元保险费(相当于 570万美元)给澳大利亚安宝保险集团等两家保险公司,便取得了与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相似的保险保障,而亚特兰大奥运会却为此支付了2 520万美元保险费。同时奥运会的特许使用权,使安宝保险集团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带来了无限的保险商机,通过保险赞助的“公益效果”,促进了公司整体的品牌“效益”。

2.4 体育保险的立法是体育保险发展的保证

人类在通过体育运动无畏地挑战生理与心理极限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强大的,但是在面对体育运动中各种风险的时候,人类又是弱小的,运动事故更是让生命不堪一击。如何在追求刺激的同时保护生命,一直都是从事体育运动的人们所向往的。既然危险的发生不可避免,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将损失减至最小,体育保险作为分散风险、分摊损失的有效手段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反应了人类原始的竞技运动进入了更加文明的时代。将体育保险作为一种强制立法,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小的保护。任何新事物的诞生和发展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而法律可以为其扫清障碍,开辟其发展之路。任何事物,只有首先得到了法律的承认,才能获得全社会广泛的认同和重视。无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保险观念之强,其发展速度之快也得益于此。随着体育保险从幼稚步入成熟,体育保险要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所以它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和保证。体育保险实质是一种商业契约,既然是商业化的东西,体育保险的实际运作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利益之争,而这时利益的天平必须有法律的砝码才能真正平衡。

3 中国体育保险发展的战略分析

3.1 中国体育保险发展面临的机遇

如今我国已经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赛事保险已不只是梦中的蓝图,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现实感,它时时刻刻牵动着国内各大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敏感的神经:2001年9月,国内第一家本土保险经纪公司——北京江泰保险经纪公司承揽了2002年发射的奥运气象卫星的保险经纪业务;2001年11月人保成立“奥运保险工作指导小组”,此后便一直与北京奥委会保持密切联系,至今人保已拿下北京奥运会“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管理人责任险”、“国家游泳中心建工险”等几张保单,进入了奥运实体工程保险;2002年4月,华泰保险公司拿下了北京奥运保险第一单,全面承包北京市快速轨道城市铁路工程——西直门至东直门段的安装工程及第三者责任险,涉及保额为人民币27亿元保额,揭开了奥运项目保险的序幕;2002年9月,被誉为“奥运一号工程”的首都博物馆建设正式由平安保驾护航,保额为5亿人民币的安装项目保险和1亿元人民币的第三者责任险;2004年6月,华泰承保涵盖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人身及财产损失的公众责任保险,保额8 000万元。国内保险公司之所以热衷赛事保险争夺战,是因为他们谁也无法轻视体育竞技赛事这块大蛋糕,无法对体育保险这个亟待开发的金矿视而不见。赛事经济为中国体育保险带来的发展机遇,不仅体现在它对中国经济的直接推动上,而且体现在它所带来与赛事直接相关的保险需求上;不仅体现在因这些保险需求所产生的巨额保险费收入上,而且体现在赛事高标准、超规模的保险需求能给中国体育保险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要求:

3.2 中国体育保险发展面临的挑战

体育保险在中国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再次突显了非凡的经济内涵——体育保险实在是一个等待挖掘的金矿,它蕴藏无限商机。为了将保险服务于我国体育竞技赛事,比较科学、专业服务于赛事开展,我们应充分认识体育保险所面临的挑战:第一,来自国外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的竞争。目前国内开展体育保险的研究时间短与国外发达成熟的体育保险相比,我国基本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下,保险业也即将全方位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现今,外资保险公司高度重视和看好北京和国内的保险市场。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一方面会给国内保险市场带来新的血液和强大的推动力,提供先进的经营管理及市场运作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对国内保险市场的巨大挑战。第二,来自国内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自身的挑战。办奥运中国没有经验,办奥运会的保险,国内的保险业界更是没有经验,加入 WTO的中国保险业本身就处于“水深火热”中,面对巨大的商机,更有“不适”之感。奥运会的运作方式很复杂,除了一般的可能预想到的事件,还有很多事件,包括技术方面的、经济方面的、政治方面的。年轻的中国保险业没有奥运会的承保经验,不熟悉奥运保险的运作程序和国际惯例,对奥运会各个环节的相关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不足,难以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和保费定价。对于大型综合赛事的综合保险工作,国内保险业很少涉及,这是我们在竞争奥运保险商机的薄弱之处。

3.3 我国体育保险业发展的对策

3.3.1 确定我国体育保险业经营宗旨。体育保险的经营运作应坚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既要为体育事业、产业的发展服务,保驾护航,为运动健儿在赛场上费力拼搏解除后顾之忧,同时更要注重体育保险的市场化、商业性运作。在中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相关的产业,尤其是中国的体育保险产业,也要与时俱进,走出一条“体保”合作的路子。中国的体育运动近年来已经从较为单一的社会化功能向多功能多元化发展,在市场化运作中逐步体现出了一种产业的经济功能。在体育产业化的同时,中国的保险业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两者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产生了一个黄金的交叉点。

3.3.2 规划我国体育保险业发展战略。首先,从创造中国体育保险的市场需求方面来看,要大力培养体育运动参与各方的保险意识,只有加大体育保险宣传力度,扩大体育保险的社会影响,才能使我国体育保险得以走上一条健康发展之路。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出台体育保险的强制立法,强化体育竞赛组织者和体育运动员的体育保险意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要创造中国体育保险市场的需求,无非从两方面下手。一是体育竞赛组织部门。每年我国都要举办百余场赛事,这是一个巨大、亟待开发的市场。二是部分收入较高的运动员,他们是保险公司的潜在客户。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大量的体育赛事引进了商业性的运作方式,赛事组织者负担着赛事准备和进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经济损失。其二,加强体育保险宣传,树立诚信形象,培育和保护体育保险意识。国内保险公司要在力争承保赛事同时,巧借“体育”这块金字招牌,充分利用奥运保险的无形影响,以少花钱多办事为原则,大规模地策划实施保险宣传公关活动。其三,开发建立多元化体育保险资金来源,增强体育保险的市场的有效需求能力。体育运动风险大,单靠运动员自掏腰包难以承受,也使得保险公司面对高风险、高投入的体育保险业务望而却步,我国政府应该加快出台对体育保险的配套政策,增大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体育保险需要很多的体育保险费用,只靠政府和一、两个赞助商是远远满足不了体育保险需求市场的,在短期内多数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不可能依靠自己或国家得到全面的商业保险。

其次,从市场供给方面来看,要开发和创新中国体育保险产品,增强市场供给。关键取决于能否推进保险业市场化改革,能否促进保险产品创新,能否提升保险业服务质量。中国保险业倘若不能及时开发适应赛事需求的保险产品,外资保险公司就一定会取而代之,我们也就失去了一次同国际保险业接轨的良好机遇。增强市场供给,应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开发多种险种,满足未来之需。目前,北京市有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几十家,年保费收入在百亿元以上,但保险的产品结构趋同,业务比较单一,在产品开发和管理水平上同奥运会的要求相差很大。体育保险产品的开发和保险产品结构的转型是中国保险业今后几年必须认真解决和调整的核心之一,也是国内保险公司做好“支持赛事开展,服务赛事平安”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二,经营全球化,产品多元化。没有任何活动可以像体育运动一样超越种族、国家和宗教信仰。因此,具有重大影响的体育赛事往往是国际性的。而这些赛事对于从事体育保险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而言,是其主要利润来源。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从全球视角制定发展战略,不断研究开发适合不同国家、不同体育项目的多元化服务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不断发展。其三,辟建“体育保险试验区”,探索中国体育保险的供给模式。目前各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各地方体育管理部门的财力、物力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不同的体育保险供给模式与之相适应。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地区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在政策上给以倾斜,最终在比较中择优确定最佳模式。

再次,从体育保险人才方面来看,要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升国内保险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任何经营管理行为效用的实现最终都归结于人的因素。加快体育保险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发展我国体育保险的重要环节。应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面对体育保险对相关专业保险从业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国内保险机构必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同时,更应积极引进既懂管理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一定数量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为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积累雄厚的人力资本。其二,成立“全国体育保险研究中心”。体育保险在我国兴起的同时,精通保险和体育专业人才却非常匮乏,这成为发展体育保险事业的制约因素。因此,建议尽快成立“全国体育保险研究中心”,集中体育界、保险界及金融界其它领域的专家重点研究体育产业中的保险保障问题,对全民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中的保险保障问题和有关金融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培养一批体育保险人才,推动体育事业和保险事业的共同发展。

4 结 语

我国第一次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其中许多的保险项目的成功运作为我国体育赛事的保险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发展,从技术领域讲是一个全新领域和空白点的弥补。赛事保险既是一种竞争,也是一种合作,中国的保险公司要把握这个机遇,同时也需要中国境内的一切外资公司或其他保险公司的支持。不能单一地把赛事保险作为公司与公司之间竞争的一块蛋糕,大家你分一块,我分一块,合作更重要。既然面对国际保险巨头的挑战,我们已处于弱势,那么与其惊呼“狼来了”,不如“与狼共舞”,而后者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因此,加强国内外保险公司、中外保险经纪人之间和国际再保险市场合作,对做好赛事工作,发展我国的体育保险至关重要。

[1] S.S.Huebner,Kenneth Black Jr,Bernald Webb.财产和责任保险[M].陈欣,等译.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孙祁祥,等.中国保险业矛盾、挑战与对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 丁英俊,等.体育保险在我国的缘起与发展策略[J].体育学刊,2002(1).

[4] 刘兴润.中国体育保险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5] 沉静.体育保险亟待突出重围[J].金融与保险,2001(10).

[6] 李佳川.第29届北京奥运会带给我国保险行业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体育科技,2005(3).

[7] 彭雪梅.垄断与竟争:中国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J].当代财经,2001(2).

猜你喜欢

保险经纪保险业保险公司
扩散风险模型下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最优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保险经纪服务迎需求增长期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上海市主要保险经纪公司业务统计表(2019)
上海市各主要保险中介公司人员结构表(2019)(续)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上海市主要保险经纪公司业务统计表(2018)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