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应用体会

2010-02-10倪文联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3期
关键词:疝环内环耻骨

倪文联 谢 斌 陈 良

江苏省太仓市浏河人民医院(215431)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腹股沟疝的发病率有增无减。腹横筋膜的缺损是腹股沟疝发病的根本原因。因此,疝修补的关键是如何修复腹横筋膜的缺损,这是防止和减少疝复发的主要问题。其中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为解决上诉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经。江苏省太仓市浏河人民医院从2002年至今开展该项手术6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2例,其中男51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6岁,腹股沟斜疝54例,其中1例为双侧,直疝5例,股疝3例,发病病程1个月~20年。

1.2 应用材料

意大利赫美公司提供的赫美系列补片及南通华利康公司提供的华利普聚丙稀网塞及补片。该两款补片质地柔和、伸展性好,便于我们对网塞作包埋式处理。

1.3 手术方法

全组均采用硬麻外麻醉,选择切口与其他腹股沟疝同,注意勿损伤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不切开提睾肌,直接钝性分离精索至内环口、耻骨结节以外2cm,在精索前内侧找到疝囊,将疝囊高位游离止疝囊颈,见到腹膜外脂肪,如为小疝囊可不作切开,如疝囊巨大可横断,近端建成一小疝囊,将网塞充填疝囊使其内翻腹腔,网塞底部外瓣与内环周围腹横筋膜缝合固定数针,如内环过大,可将内环周围腹横筋膜缝合数针以缩小内环,以不影响精索血供为限,再将分离精索时提睾肌两断面于精索后方间断缝合加强后壁,靠近内环处连同该处腹横筋膜一并缝合,使其对网塞有向下加压作用,然后在精索后方置入成型网片(可适当修剪),为确保补片平整,先缝合固定于耻骨结节处,再将网片沿精索方向拉平,补片周围于联合肌腱、腹股沟韧带缝合固定,网孔处与内环周围腹横筋膜缝合数针固定,余下步骤同其他疝手术。遇直疝,找到疝囊后,直接置入网塞使疝囊内翻腹腔,网塞底部外瓣与疝环周围腹横筋膜缝合固定数针(如疝环过小,可适当修剪网塞),再间断缝合疝环处腹横筋膜,使其完全包埋网塞,本组5例均包埋成功,且无张力,其余步骤同上法。股疝,找到疝囊填如网塞后,内侧网片与耻骨上支骨膜固定封闭股环(注意勿损伤、压迫股静脉),余下步骤同上。双侧疝可同时修补。

2 结 果

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切口痛除1例双侧疝较剧,持续2个月后愈外,其余均较轻。无切口感染、无复发病例。2例合并睾丸水肿,其中1例合并同侧精索静脉曲张。

无阴囊血肿。

3 讨 论

3.1 术中注意事项

3.1.1 严格无菌操作、严密止血,谨防感染、血肿,注意保护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处理内、外环部位时避免压迫精索,固定补片务必先固定耻骨结节处,巨大疝囊不必强行分离,可中间离断,近端疝囊缝合关闭,使其内翻腹腔,不应高位结扎,否则网塞难以完全送入腹腔。术后常规抬高阴囊、沙袋压迫24h。

3.1.2 精索必须充分游离至内环、耻骨结节外2cm,可切除部分内环周围提睾肌,以充分显露内环处腹横筋膜,方便网塞外瓣缝合在内环周围腹横筋膜上,网孔处与内环周围腹横筋膜缝合数针固定。

3.2 手术优点

3.2.1 复发率低,应用内环周围腹横筋膜修补内环、提睾肌修补后壁,直疝应用埋入法置入网塞,对网塞起到向下加压作用,有效的预防了疝的复发。

3.2.2 简化了疝修补的步骤,不必强求高位结扎,无须对腹股沟管作精细的解剖,减少了阴囊血肿等并发症,技术要求不高,适宜在基层开展。

[1] 张应天.规范腹外疝的手术治疗[J].腹部外科,1999,12(6):241-242.

[2] 高之阳.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J].腹部外科,1999,12(6):234.

[3] 骆衍新.无张力疝修补技术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学,2008,28(4):26.

[4] 田广健,赵亮,张杰.定型补片不缝合无张力修补技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9,24(8):449.

猜你喜欢

疝环内环耻骨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分析
正常妊娠期耻骨联合间隙宽度变化临床观察
耻骨联合分离的痛,您了解多少?
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
穴贴耻骨联合痛点治腰痛
腹腔镜下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缩窄内环口治疗小儿及青少年腹股沟斜疝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