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猪蛔虫病感染诊断与防治措施

2010-02-10罗冬生王喜军刘国华

中国动物检疫 2010年1期
关键词:蛔虫病蛔虫虫卵

李 熙 ,罗冬生 ,王喜军 ,刘国华

(1.湖南省长沙市动物防疫监督站,湖南长沙 410006;2.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引起猪的一种内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小肠腔内,幼虫主要侵害肝脏和肺脏。本病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感染普遍,呈世界性流行,集约化饲养的猪和散养猪均广泛发生。主要引起仔猪发育不良,生长发育速度可下降30%。严重时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造成死亡[1]。我国猪群的感染率为13%-85.71%[2-10],对养猪业的危害非常严重。被蛔虫寄生的猪主要表现生长发育不良,养成1头育肥猪会浪费饲料18-20kg,晚出栏10-20天,严重的感染者发育停滞,甚至死亡,尤其是仔猪多发,所以猪蛔虫病是仔猪常见多发的重要疾病之一,是造成养猪业损失的最大寄生虫病之一。2009年6月中旬,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某养猪场的13头2月龄架子猪,咳嗽、呼吸、心跳加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磨牙、异嗜、营养不良、消瘦、变为僵猪,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等。确诊为猪蛔虫病,病原为猪蛔虫,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病原体

猪蛔虫是猪体内最大的胃肠道寄生虫,成虫为淡红色或淡黄色,雄虫长 15-25cm,雌虫长 20-40cm[11],寄生于小肠肠腔,以粘膜表层和肠内容物为食。成虫雌雄交配受精产生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28℃-30℃时经10天在卵壳内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13-18天的生长和一次蜕化变成为第二期幼虫,3-5周后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在小肠内孵化,幼虫破壳而出钻入肠粘膜,开始在猪体内移行,多数幼虫钻入肠壁血管,随血循经门静脉到肝脏,少数钻入肠壁淋巴管,随淋巴液到达肠系膜淋巴管,再钻出淋巴结进入腹腔,经肝被膜钻入肝脏。进入肝脏内的幼虫经4-5天,在肝脏内第二次蜕皮,变成为第三期幼虫,随后经血液循环到达肺毛细血管,穿过肺泡壁进入肺泡腔,约在感染后12-14天第三次蜕皮,变为第四期幼虫,随后离开肺泡,经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随粘液到达咽部进入口腔,再被吞咽,经食道、胃返回小肠,进行最后一次蜕化,发育为成虫[12]。从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到发育成为成虫需经2-2.5个月。

2 流行病学

猪蛔虫病的流行与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关系密切,在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恶劣和猪只过于拥挤的猪场,在营养缺乏,特别是饲料中缺少维生素和必须矿物质的情况下,3-5月龄的仔猪最容易大批感染蛔虫,病状也较严重,且常发生死亡。猪感染蛔虫主要是由于采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饮水和饲料。母猪的乳房容易污染虫卵,使仔猪在吸乳时受到感染。猪蛔虫病流行甚广,仔猪蛔虫病尤其多见。主要原因是:蛔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繁殖力强,产卵数多;卵对各种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

3 发病情况

张XX饲养的13头猪,是于2009年4月初从外地购进9-11Kg体重的仔猪,1月龄阉割时全部进行了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的免疫接种,猪群在2月龄以前生长较快,体重头平均达23公斤,3月龄初开始生长明显缓慢,到3月龄底生长停止并迅速消瘦,平体重降至20.3公斤,死亡1头。曾用三楂、健曲、干酵母片等中成药进行开胃健脾和内服过一次泰灭净进行驱虫,但均未获明显效果。

4 临床症状

大量幼虫移行至肺脏时,引起蛔虫性肺炎,表现为咳嗽,呼吸、心跳加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营养不良,消瘦,变为僵猪,少数出现全身性黄疸,虫体阻塞肠道或进入胆管时,表现疝痛。有的猪出现阵发性、强直性痉挛、兴奋等神经症状。

5 病理变化

病死仔猪尸体消瘦,剖检见其肺组织致密,表面大量出血。肺、肝、支气管等处通过幼虫分离法处理后发现幼虫,在小肠内检出十几条蛔虫,肠道卡他性炎症。可见蛔虫钻入胆道引起胆管阻塞,致使胆管出现炎症并破裂,肝脏黄染。

6 实验室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和典型症状,可提示为蛔虫病。为了确诊,对2月龄以上仔猪可采取粪便直接涂片法或饱和盐水浮集法,检出粪便中的猪蛔虫卵来确诊。死亡的病例剖检时,在小肠中发现虫体和相应的病变即可确诊。

7 致病作用

当猪吃下带虫的蚯蚓,或吃进蚯蚓排出的肺线虫幼虫即被感染。幼虫在小肠内钻入肠壁,沿淋巴管和血液进入心脏,再到肺脏,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寄生,发育至性成熟后,雄虫与雌虫交配,雌虫产卵,开始新的生活史周期。由于病原主要寄生在肺部,因此,支气管肺炎为其特征。这是因为幼虫移行所致的肺泡损伤,成虫在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寄生时的机械性与化学性刺激,大量虫卵进入肺泡,虫体代谢物的吸收等,因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8 治疗

首先将病猪脱离病源环境,然后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8毫克肌肉注射,2d后重用1次;青霉素G和鱼腥草每公斤体重分别为2万单位与0.3毫升,混合肌肉注射,连用3天,用大黄苏打0.5g×12片灌服,每日使用一次,连用5d。7天后,除剖解的1头重病猪外,其余的均食欲恢复正常,咳嗽、气喘症状消失。

9 猪蛔虫的防制

9.1 加强粪便管理,避开中间宿主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9.2 彻底消毒,常规药物消毒后,使用火焰喷灯烧烤消毒圈面、围栏和墙壁,最后用生石灰粉撒在床面上消毒,保持一周空闲。

9.3 驱虫。伊维菌素按15毫克/千克体重投服,每天1次,连用3天。

9.4 用盐酸左旋咪唑片 (25毫克/片)研细,拌料喂猪,接每公斤体重用药2O毫克计算;也可将药片研成粉末,加注射用蒸馏水溶解后,作颈部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用药10毫克。

10 结论与讨论

10.1 根据生活史进行防治

猪蛔虫具有生活史简单、繁殖力强与虫卵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的特性,所以猪蛔虫病极易在猪场中造成广泛流行,但掌握了该病流行与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的关系,采用合理的综合防制措施,就能控制和消灭本病。

10.2 驱虫是重要的可靠的防治办法

要根据蛔虫的生活史,选择最佳时机,进行药物治疗,减少猪体内的载虫量和降低外界的虫卵污染率。从仔猪防治抓起,防制仔猪蛔虫病的发生,逐步净化猪群。

10.3 驱虫药的选用是驱虫效果的关键

选择的药物要以高效、广谱、安全为原则。从这次该场使用的左旋咪唑、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药物来看,该药物有用量小、驱虫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价格也适宜,适宜大面积推广。

[1]汪明.兽医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63-265.

[2]赵俊龙,何国声,姚宝安,等.湖北省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综合防控措施研究 [J].湖北农业科学,1998,(4):51-53.

[3]阮正祥,王勤,曾志明,等.贵州省毕节地区猪寄生虫区系调查[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2,10(3):16-18.

[4]荆安,李铭,王领先,等.江津市猪寄生虫区系调查[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2,10(2):24-25.

[5]杨淑清,李大心,夏卫星,等.齐齐哈尔地区猪寄生虫区系调查[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0,8(4):27.

[6]杨光友,蒋增木.四川某规模化猪场猪寄生虫的调查研究 [J].畜禽业,2004,(4):36-37.

[7]谢明权,李国清.现代寄生虫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社,2003:142-170.

[8]潘毅翔,谢光明,钟澜.某猪场猪蛔虫病的调查与防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3,(4):23.

[9]张志刚.一起仔猪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福建畜牧兽医,2008,30(2):32.[10]赵晓彤,吴继阳,王国华.猪蛔虫病的防制[J].养猪,1999,(2):42.

[11]汪明.兽医寄生虫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82.

[12]Fagerholm H P,Nansen P,Roepstorff A,et al.Differentiation of cuticular structures during the growth of the third-stage larva of Ascaris suum(Nematoda,Ascaridoidea)after emerging from the egg[J].J Parasitol,2000,86(3):421-427.

猜你喜欢

蛔虫病蛔虫虫卵
马副蛔虫的中草药防治试验研究
湖南省长沙市野猪源蛔虫分子鉴定
猪蛔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猪蛔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秋季养猪谨防猪蛔虫病
富蕴县阿勒泰羊蠕虫虫卵检查及虫卵特性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人体大片形吸虫虫卵孵育特点
基于MATLAB的虫卵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