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县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措施

2010-02-10李海生

中国动物检疫 2010年1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牧畜禽

李海生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畜牧兽医局,山西阳泉 045200)

现代化畜牧业的涵义,所谓现代化畜牧业,可以细述为:改变传统靠天养畜的旧观念,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工业来装备畜牧业,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管理畜牧业,通过与农业生产系统和资源的最合理配置,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商品率,达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以最低的物质消耗获得最多畜产品的目的,以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把稳定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出政策,强措施常抓不懈,畜牧业和其他涉农产业一样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县的畜牧业也从一个传统的家庭弱小副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基本改变了过去畜牧业单单是养鸡为换盐、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传统模式,而且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上和改善人民膳食的结构上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更好地促进我县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 我县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就我县现状而言,虽然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畜牧生产大多没有摆脱庭院,走出村屯,问题较多。从发展角度看,突出问题是畜牧业饲养品种不优、方法不当,标准不规范,畜牧业商品化、标准化、组织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从安全角度看,突出问题是畜牧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畜禽保险业发展滞后,畜牧业抗御市场波动与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基础设施特别是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差。如果不用发展现代化畜牧业的理念深入思考、科学分析,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给畜牧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1.1 经营形式上还不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由于受小农经济思想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存在着“发展畜牧业就是发展牲畜头数”的思想,广大农民还都是按传统习惯分散、零星养殖,饲养方式仍是户营为主,“小群体”、“一窝蜂”管理粗放,人畜混居,饲草乱堆,粪便满地,导致畜禽发病率高。加之养殖户市场信息闭塞,畜牧科技应用受限,不能及时应用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畜牧产业化进程,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从而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同时,在畜牧业生产经营中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甚少,龙头加工业更是无几,产品不能外销,不能有效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主导产业、产品存在有势无优,有量无质,品牌效益差等问题,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1.2 经济增幅上还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需要

解决“三农”问题,其主要症结是农民增收问题。从我县统计数字看,全县有28.3万农业人口,将近8.6万个农村劳动力,除去从事其它行业的人员,还有近2万的剩余劳动力。要解决28.3万人的增收和近2万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靠单一的44万亩耕地来解决我县农民增收增效举步维艰。因此,我们只有发挥畜牧业这一上连种植,下带加工的中轴产业优势来转化农村经济,以畜牧业的发展来带动种植业、挖掘加工业,产生联动效应。198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8元,其中畜牧业纯收入53元;仅占农民收入的14%;199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70元,其中畜牧业纯收入165元,仅占农民收入的17%;到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00元,比1990年增长147%,其中畜牧业纯收入430元,比1990年增长160%,也仅占农民收入的18%。尽管畜牧业经济的位置日渐显现,但仍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1.3 畜禽产品单调还不能满足居民菜篮子里的需求

1.3.1 从全球人们的膳食结构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对动物性食品的种类、数量、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国肉类产量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排名第一,其中猪肉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禽蛋占世界的42%,是第二产蛋大国美国的3.7倍;奶业上,欧洲占世界第一(47%),其次,美国、加拿大占20%,亚洲占18%。而我国奶类产量仅占世界奶类产量的1.6%,人均奶类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3。据统计,2007年,世界人均每日动物蛋白供给量为93克,发达国家平均112.9克,我国人均每日动物蛋白供给量为69.9克,蛋白供给量低于平均水平。为此,国务院《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分析了目前我国人均动物性营养成份食用量,公开了改善目标,提出了发展畜牧业相应的措施,指出逐步改善膳食构成,向营养型、保健型转化,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人们每天食物中应包含肉类50g-75g,蛋类25g-50g和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这就说明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体质具有重要作用。

1.3.2 从统计数字看全省人们的膳食结构

一是肉类:目前全国人均占有量为47.3公斤,全省人均占有量为20.4公斤;二是蛋类:目前全国人均占有量为17.4公斤,全省人均占有量为13.1公斤;三是奶类:目前全国人均占有量为10.9公斤,全省人均占有量为13.5公斤。可以看出,我省肉、蛋、奶的人均占有量、消费量都还很低。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单从国际牛奶的消费情况看,美国每年人均消费108.1公斤、欧共体每年人均消费96.6公斤、印度每年人均还消费70多公斤,韩国46公斤,而我国人均年消费牛奶才10公斤左右。日本有过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说法。战后日本在30年的时间内人均身高超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认识和需求不断加深。因此,发展畜牧业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产业。

1.3.3 就平定人们膳食现象看发展

走亲访友的变化:馒头—罐头—方便面—鸡蛋、牛奶—(温饱型)。

日常生活的变化:纯食粮、面(饱)—素菜、面(好)—肉蛋奶、面(精)—营养搭配比例合理、维生素等(高)—营养型。

发达国家生活:牛奶、面包……生活质量已经发展到—保健型。

总之,畜禽产品的供给状况是一个国家消费水平、营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全球、全省及我县人们的膳食结构在发生变化,其健康学上由植物蛋白转向动物蛋白,这就看出人类的营养及健康水平需要畜牧业向现代化发展。

2 我县发展现代化畜牧业的优势

2.1 有利条件

2.1.1 资源优势 我县总面积1350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2万人,农村劳动力10.8万个,其中从业人员8.6万个,富余劳动力近2.2万个。耕地面积32万亩,人均1亩,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我县还有“饲料之王”之称。丰富的饲料、饲草资源,其中玉米是畜牧业饲料的主原料,正常年份玉米播种面积在22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可达近500公斤,总产量达1亿公斤以上。用于发展养殖业,出售畜禽产品,增值不可估量。同时,还有可供利用的饲草49万亩,有效牧坡30万亩,全县天然草场总产量达1亿公斤左右,再加上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可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充足丰富的饲料饲草。

2.1.2 交通优势 平定县内石太铁路电器化复线和阳涉铁路呈“T”字型通过,307、207国道和太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阳泉市田园乳业有限公司15公里,西去太原和东去石家庄只有1.5个小时的路程,距首都北京约4—5个小时路程,交通十分便利,我县位于“承东启西”的交通要道,有利于畜产品向中西部市场扩张。

2.1.3 市场优势 据调查全市居民70多万人,年需要消费肉类1400多万公斤、蛋类900多万公斤、奶类940多万公斤。而目前,我市肉蛋奶的年产量仅为820万公斤、400万公斤、450万公斤。40%的肉类,将近60%的蛋类、奶类需要外调。市场前景广阔。同时,我县地处太原和石家庄两大省会城市之间,东西毗邻京、津、唐等畜产品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畜产品需求量较大,加之我县饲料饲草质量高,畜产品品质好,成本低,发展奶肉牛养殖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1.4 技术优势 近年来,全县畜牧科技服务水平逐年提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工作于2007年9月份圆满完成。畜牧兽医队伍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扭转了以前“人散、网破、线断”的局面。

2.1.4.1 国家疫情监测网在我省设立的13个动物疫情测报站之一的平定测报站总建筑面积达312平方米,具备了开展病理解剖、血清学诊断、细菌学检验、寄生虫检查等综合功能。

2.1.4.2 旧关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于2001年建站以来,在站容站貌、人员素质、内部管理、工作实绩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全省一流水平,为杜绝疫情传播,把好山西东大门作出了重要贡献。

2.1.4.3 在乡镇站建设方面,分别在冠山、张庄、东回、柏井、巨城五个镇设立了5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品种改良等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2.1.4.4 全县聘用了15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聘用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每人每月补助100元,由县财政统一解决。全县形成了县级有局、乡镇有站、村有防疫员的三级畜牧科技服务体系。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2 政策契机

畜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畜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强调要大力发展畜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农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生猪良种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山西省委、省政府将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提出今后5年大力实施“规模健康养殖工程”,重点扶持标准化养殖小区及畜产品示范基地县,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阳泉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全力实施“3+2”农业产业化富民工程(即做强畜牧业、干果业、蔬菜三大优势产业,发展生态林业、小杂粮两大潜力产业),并配套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平定县财政每年拿出150万元用于扶持养殖业发展。这些均为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政策,有着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

2.3 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农村经济,立足农民增收,围绕建设“全省畜产品优势基地县”这一目标,着力推行“规模健康养殖”,发展现代化畜牧业。

2.3.1 畜牧业生产 在区域布局上:按着外环带以发展肉牛、羊、兔草食家畜为主,中环带以发展猪、鸡食粮型畜禽为主,内环带重点发展奶业、加工龙头企业的“三个环带”区域布局,各有重点,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在养殖结构上:全力实施“511”规模健康养殖工程(500个规模养殖户,100个规模养殖场,10个高标准养殖示范园区);在生产总量上:坚持以建设养鸡区、养猪区、奶牛养殖区三大特色区域”为突破口,力争到“十一五”末,实现“123”奋斗目标(即主要畜禽养鸡要达到存栏100万只,养猪要达到饲养量20万头,奶牛养殖要达到饲养量3000头的规模)。全县畜牧业总收入要达到4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元。

2.3.2 重点工程

2.3.2.1 规模健康养殖工程:重点巩固、提高西回金泉禽业有限公司和康盛养殖有限公司两个10万只规模养鸡场,使其扩栏增量,上档升级,并在现有4个万头猪场达产达效的基础上,培植新的规模企业。力争两个猪场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达到年出栏商品猪1万头。稳定巩固4个百头规模的奶、肉牛示范园区的生产。

2.3.2.2 畜禽良种工程:华亿、余康、康盛是全省注册的种畜禽场,要着力提升养殖改良率,大力推广奶牛性控、肉牛冷冻改良、猪的人工改良、优种鸡选育改良技术,逐步加大全县的改良辐射面。

2.3.2.3 草地建设工程:实施中央草食畜棚圈建设项目,积极配合封山禁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广饲料玉米、青贮、黄贮、微贮等新技术。培植种草、贮草、圈养为一体的草畜结合示范养殖典型。

2.3.2.4 畜禽安全保障工程:以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发展健康畜牧业为根本目标,重点加强边界站建设、屠宰检疫、市场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3 我县发展现代化畜牧业的措施

3.1 转变饲养方式 建设畜牧产业基地

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进程。要加快畜牧小区和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发展。按照“发展、规范、创新”的原则和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要求,重点加快各类畜牧小区和规模场建设,创新生态养殖模式。规范畜牧小区生产标准,突出抓好畜牧小区畜禽良种、饲料供应、动物防疫、养殖技术、无公害生产、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环保设施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鼓励畜禽养殖小区进行股份制和合作制改造。支持规模养殖场按现代化的要求,对现有养殖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立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积极引导大中型工商企业从事畜禽养殖业,建立产品加工原料基地,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化程度,提升对农户的带动能力。

3.2 优化饲养品种 建设畜禽良繁体系

重点加强畜禽原种场和资源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扶持畜禽良种企业的发展,建立优良的畜禽种业基地。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既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畜牧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它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畜牧要发展,品种是关键。一定提高畜禽种质资源保护能力、自主育种能力、良种生产能力和质量检测能力,加强良种体系建设,采用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发展优良品种,不断提高良种的覆盖率。

多年来,我县始终把畜禽品种改良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配套政策,完善体系,健全机制,强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先后率先实施了奶肉牛人工输精改良、高产奶牛胚胎移植、奶牛性控精液改良、猪人工授精改良等技术,不仅填补了阳泉市的空白,而且使广大养殖户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全县形成了较完善的畜禽引、改、育、繁网络。比如,华亿瘦肉型种猪场通过实施猪人工改良,不仅大大减少了公猪的饲养量,节约了成本,而且通过人工改良后的仔猪,品种优良,成活率高,直接提升了经济效益。我县已被确定为2009年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

3.3 培育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畜牧产业

培育壮大产业龙头,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是做大做强畜牧产业链的有效途径。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在面向市场建基地,扎根基地育龙头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大胆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大胆选用投资制、合同制等模式,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改造力度,引导大型企业联合、重组中小型企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经营,改变我县畜牧产业龙头不强的现状。目前,全县基本上形成了以新组建的华润和原有的华明、冠森三大奶牛养殖企业为龙头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要加大产业招商力度,一方面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大型养殖项目,尤其是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我县;另一方面要抓住国家增加对畜牧业基础设施投资的良好机遇,做大做强畜牧产业链。

3.4 完善畜禽保险 减少农民养殖风险

认真落实对畜牧业已有的保险政策,确保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保费补贴足额到位。引导和鼓励规模养殖户拓展保险范围,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只有畜禽养殖保险才能从根本上将饲养者保护起来。由于参加了保险,一旦发生疫病,农民不能将病死畜禽随意乱扔或买卖,取而代之的是及时上报,求得保险理赔,这种行为的改变对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现及扑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扶持畜牧业保险,既降低了政府的风险,又使广大养殖户有了安全感。今后要进一步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牛、羊等大牲畜保险,探索禽、兔等规模养殖场保险业务。逐步建立“政府+公司+专业合作社”等多方投入的信用担保公司,建立合理的市场风险防范基金,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3.5 严格畜禽免疫 建立有效防疫体系

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实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必须把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防疫工作。要进一步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科学编制免疫计划,完善免疫制度,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建立完善免疫档案,全面推进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公共财政机制,将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体系和镇乡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经费及日常运转费用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增加投入,解决村级防疫员工作补助,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保障动物疫病的监测、防疫、控制、扑杀经费。逐步建成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3.6 建立监督体系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建立完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制度。加大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的执法监管;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行备案制度,强化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的认证认定,逐步增加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品认证数量,提高无公害畜产品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检疫监管,严格实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格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对主要畜禽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强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要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建立并完善畜禽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牧畜禽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