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计学原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2009-12-30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孙 欣

摘要:《统计学原理》是财经类学校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谈一点教学中如何激发的财经类学生学习统计学兴趣的体会。

关键词:统计学原理;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 A

《统计学原理》是财经类学校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然而很多财经类的学生认为统计就是一大堆索然无味的数据、抽象、枯燥公式,对这门课程大都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诱发学生的学习《统计学》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这需要教师以“趣”引路,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1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每堂课的开始语,对每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导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⒈1讲好第一堂课导语。

第一堂课开篇语(导语)是至关重要,主要强调学习统计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全期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说明统计学应用领域广泛,二是强调统计学知识是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采撷大量有趣的事例,从日常生活到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从国外统计学专业发展到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1.2以问题导入。

在上课开始,如果教师有目的地设下悬念,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去探讨、思考, 各抒己见,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揭示下文打下铺垫。

1.3以社会现象导入。

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经济现象说起,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教“指数”这章时,先给学生介绍我国现阶段物价变动以及股票市场波动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物价指数及股票市场指数这一术语,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间接对学生进行了国情教育。

1.4以实物导入。

通过学生对实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第二章统计图之前,教师把课前搜集的各种统计图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在观察中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5以统计调查导入。

许多专业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就会变得清晰易懂。因此,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布置学生对全班同学的月生活费进行调查,在教“平均指标的计算”时, 利用各位学生的统计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整

理、统计分析。这样,学生丝毫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并且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利用统计软件,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统计学软件都很成熟,通过菜单点击,就很轻松实现统计方法的功能。学生往往对此感兴趣。教师在讲完一种统计方法过后,就示范使用统计软件,例如Excel、SPSS等。比如,再讲完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统计知识后,可以使用SPSS软件,点击“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菜单演示。再例如,假设检验比较枯燥、复杂,很多方法通过软件SPSS“Analyze”菜单里面的功能就可以轻松实现。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让学生有成功感,这样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兴趣,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对编程感兴趣,可以使用SAS、R语言软件等。

3所选案例应尽量与学生专业相关,激发学习兴趣

财经类大学设置各种专业,如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学生一般来说对自己的专业要感兴趣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所上的学生专业,所选用的案例与学生专业相关,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财务管理专业,选择的案例尽量涉及财务数据、投资数据;对于管理学专业,选择的案例尽量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经济效益数据;而市场营销领域中,搜集相关市场数据等等。因此,在统计课教学中注意处理好统计理论与相应专业应用的关系,结合实际讲解理论;对不同的专业,并结合财务会计、经营管理和市场过程中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如:成本变动分析、产品销售利润分析、时间数列分析法、指数法在市场调查中的应用、产品寿命周期分析等,并培养学生撰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能力,变抽象教学为形象、具体的教学,使学生将学与用结合起来。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4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4.1让学生上台讲课。

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重点、典型的问题,讲的是理论,将一些普通的、浅显的问题,以及理论的运用留给学生讲。对于讲解正确、流利的学生,教师给予肯定,从而激发其学习劲头。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2适时鼓励学生。

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一旦找到正确答案,学生也会有成就感,这时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肯定,如点头示意,微笑,或用简短的语句加以称赞、鼓励等。统计习题作为统计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整体思考能力,同时也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可根据学生的所完成的情况,适时进行正面评价。如,对学得好的学生可用激励性的批语,对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可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这不仅催发学生进一步努为学习的动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4.3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很多大学生不仅仅满足于动手做做题,或操作软件,他们更希望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可以布置一些与专业或现实有联系的题目,要求以他们自己调查的数据为基础来分析。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每当学生学习获得成功后都应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保证学生自始自终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总之,要提高统计学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应从多方面入手,采用多种方法。同时,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采取积极、主动、认真的态度才有可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使学生兴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提高统计学课堂教学效果,还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计算机、投影、实例分析等,才能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统计学原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 统计教育,2005(5):25-26.

[2]石绍炳.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统计分析软件》课程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 2009(1):68-69.

[3]侯芳.浅谈如何提高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兴趣[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88-89.

[4]马晓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甘肃科技纵横,2005(1):131-132.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